第21章:洛氏之中的分歧(2 / 2)

  如果我們隻做輔佐呢?

  百年前,家族立誌要與豪強對抗,如今等待了數十年,才有這麼一個人出現,如果不襄助於他,實在是過不了心中這道坎。

  而且,去歲家族商業收入下降了兩成,因為天下的混亂使通商不便,除了奢侈品之外那些生活必需品又不可能漲價,往後隻會愈發的艱難。

  現在英侯國的商隊已經開始出現流民盜匪攻擊了,再這樣下去,家族的商隊遭到攻擊不過是遲早的事情。

  增加對天下的影響力重新使天下安定下來,這是最要緊的事情啊。

  兒子不需要繼承家族,族中也不缺少兒子一人。

  最是恰當去人世間走一遭,就算是死在亂世之中,那也不過是命數而已,隻要能為天下盡一份力,總好過在這裡看著強。”

  這一番話條理清晰,從自己的本心,到家族所麵對的局勢,論證了一切的必要性,對生死則帶著一種灑脫。

  “如果他不是那個能挽救天下的人呢?”

  聽到父親的話,洛琪一愣,然後斬釘截鐵的說道:“那兒子就更要前往了!

  他掌握了那麼大的權力,若是不能合理的使用,對天下的損害會極大,在他身邊才能控製住事情不向最差滑落啊。”

  坐在兩側的洛氏眾人都望著匍匐在地上的幾人,眼神各有波動,洛琪是昭忠毅公薨逝之後,第一個要出仕的洛氏子,雖然有贊同的,有不贊同的,但眾人都表示理解。

  人本就是復雜的。

  有人認為君主的道德比能力重要,有人認為能力比道德重要,有人喜歡強勢的君主,有人喜歡願意聽從勸諫的君主。

  有人願意為了友人而兩肋插刀,在所不辭。

  王莽具體辦事的能力還沒人知道,但他心懷光明理想,這在許多人看來就足夠了,君主並不需要事事皆通,而且王莽和洛琪是君子之交。

  洛伏這一次沉默了許久,他的長子洛伊輕聲道:“父親,既然阿琪想去,那邊讓他去吧,當年秦末時,昭聖王一代不也使家族子弟各自隨意行動嗎?

  那個時候的天下比現在還要混亂,那個時候的家族還沒有現在這樣的威望,家族子弟既然想要為理想而戰,應當支持他們。

  不僅僅是阿琪,若是有其他子弟想要出昭城,同樣可以舉薦。

  我們洛氏千年以來的美譽,歷代聖人賢才,可不能讓王巨君專美於前啊。”

  洛伊話音一落,室內眾人便齊齊微微垂首作揖,“素王在上!”

  洛伏悠悠嘆道:“素王與你們同在!”

  洛琪聞言大喜,當即就是重重一叩首,欣喜道:“素王在上,琪定不墮家族聲名。”

  等到眾人退出,洛伏望著自己的大兒子道:“你覺得王莽此事能成?”

  洛伊沉吟一番,回想著自己印象中的王莽,對天下的弊病還是比較清楚的,於是說道:“這不是兒子所能知道的,但手攬大政是足以的。

  恐怕不久之後就能聽到他進位丞相的消息。

  成為丞相之後恐怕就要排斥異己,使朝堂聲音一體。

  之後能做到何等的地步,就要看他有何想法和手段了。

  王莽之前的寥寥數語,兒子聽過,他的主要辦法就是將豪強的土地分給缺少土地的貧苦百姓,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讓朝廷達到一家百畝的模式。

  若是要恢復到孝成皇帝時,那還算是簡單。

  若是要恢復到孝宣皇帝時,那就要洛文王那樣的治世能臣復生了。

  若是要恢復到孝文皇帝之時,那就必然失敗。

  步子邁的大可不僅僅是走得快啊。

  不過有阿琪在他身邊的話,應當能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

  ————

  莽進丞相,挾持上下,附順者拔擢,忤逆者流誅,大布爪牙,廣施犬馬。

  有士言其黨同伐異莽去冠稽首,涕泣橫流,請乞骸骨,群臣進曰,曰:“莽有盛德,意圖恢宏,敬上孝順,天下稱道,何以奸言邪語,毀壞社稷之臣?”

  皇太後遂怒,曰:“天下傾頹,賢才主政,爾等不思輔佐,反作邪言,可殺!”

  上亦怒,莽乃復冠愈隆。——《漢書·王莽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