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公無渡河,公竟渡河!(2 / 2)

  皇甫嵩一步步蠶食包圍著太平軍的活動空間。

  太平軍之中的渠帥們都有些著急了,急急忙忙的去找張角問道:“將軍,我軍被漢軍拖在這裡,實在是形勢不妙。

  漢軍所占據的關隘雖然險要,但隻要我軍數萬布置在前線,就能抵抗。

  剩下的軍隊可以直接強行渡過大河,雖然不若渡口那麼容易,但好過現在這樣被動挨打。

  若是不願意強行渡河,那後撤往冀州以北而去,或者東向聯絡青州或者北上涿郡,攻打幽州,將冀州、幽州、青州、豫州、兗州,連成一片。

  無論哪個選擇都好過現在停滯不前,空空內耗啊。”

  洛霄縱然沒有出現,他也知道現在軍中的氣氛不妙。

  張角麵對眾渠帥的詢問,卻沒有說話,而是緩步走出了大帳,雙手負在身後,望著星空,轉過身來麵對眾人道:“今日從這裡退走了,往後又能退到哪裡呢?

  兗州和豫州攻不下來,難道幽州和冀州就可以嗎?

  現在和漢軍相持在大河之上,不僅僅是我們的事情,還是河南三州之事,我們一退大河以南的揚州、荊州、徐州太平軍,唯一的結局就是被剿滅。

  吾夜觀天象,推演星象,吉時已到,正該率領眾軍渡河。”

  渡河!

  這是皇甫嵩萬萬沒想到的舉動,在他看來,這簡直就是找死,為什麼需要渡口?

  因為渡口才能大規模的通過軍隊。

  而且渡口處的風波是最輕的,通過的安全性會大大增加,還沒有那些隨時會讓船沉沒的暗礁,這都是血的經驗教訓。

  在皇甫嵩看來,這分明就是太平軍在漸漸落入下風,又不願意舍棄河南三州軍隊的無奈之舉。

  對此皇甫嵩的評價是:“賊軍不知取舍之道,目光短淺,自取滅亡。”

  若是張角知道皇甫嵩的評價,恐怕會對皇甫嵩說一句,“伱懂軍事,卻不懂命運啊。”

  太平軍的第一次渡河以失敗而告終。

  大河之上飄蕩著太平軍的屍體,臉上的表情各異,這是一副讓人無比震撼的場景,遠遠勝過戰場上死亡。

  張角微微嘆息,洛霄微微皺著眉頭,沉重的陰霾之氣落在了太平軍之中,渡河失敗對太平軍造成的打擊實在是不小。

  是夜。

  不知何處響起了悠揚的歌聲,那歌聲仿若一個女子在用力的嘶吼著,是先漢時的樂府取材詩——《公無渡河》。

  “公無渡河,公無渡河!”

  “公竟渡河,公竟渡河!”

  女子的聲音仿若在軍營中的每一處響起,聲音之中滿是悲愴之色,無數太平軍都在睡夢之中驚醒,聽著歌曲潸然淚下。

  “墮河而死,當奈公何!”

  墮河而死!

  墮河而死!

  該要怎麼辦啊?

  當然是奮起求活!

  張角都沒想到會有這樣的意外發生,他不願意再和漢軍這樣的僵持下去,所以本來就是想要裝作一副鬥誌渙散的樣子,引漢軍來攻,但是卻沒想到漢軍還給自己打了一手助攻。

  漢軍使用了這樣的手段,按照正常的規律來推斷的話,現在太平軍應該是鬥誌渙散到了極點,甚至應該要開始出現逃亡的現象了。

  但是皇甫嵩卻是不了解了,太平軍別的地方可能不如漢軍,比如戰鬥力方麵,和漢軍的精銳比起來確實是差,但是在堅韌程度方麵,是漢軍所不能比的。

  這是一支太平道武裝起來的軍隊,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是低配版的道軍,最不怕的就是這樣的手段。

  尤其是張角親自率領的情況下。

  張角知道漢軍天亮一定會尋求和太平軍決戰,這同樣是他一直所尋求的機會,他要讓太平軍的一切精神,一切意誌,一切的犧牲,全部都清清楚楚的展現在天下之間。

  給漢軍看看!

  給皇帝和公卿們看看!

  最重要的是,給洛霄看看!

  ————

  時王軍三萬,列三軍,太平軍十萬,亦列三軍。

  王軍隨鼓而進,呼曰:“大漢!萬年!”

  太平軍皆擊擔奮作,聲震四野,摧天破雲,語曰:“渡河!求活!”

  兩軍相擊,半日,鳴金而退,王軍大勝,太平軍小敗。

  嵩喟然嘆之曰:“作歌本意弱誌,聚殲賊軍,然太平軍求活之心甚重,反作繭自縛,隻小勝矣。

  此之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後漢書·太平軍列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