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賈文和畫策獻計(2 / 2)

  無雙侯甚至還會裹挾著烏孫王而來,他要從涼州過境,同為勤王大軍,到時候以誰為首呢?

  還是明公您要甩開無雙侯,甚至直接火並。”

  無雙侯國是當今天下列侯國中的異類,是權勢最大的諸夏國度。

  一隻手鎮壓著人口遠超自己的烏孫國,一隻手防備著西域最強同時還沒有徹底臣服的大宛國、康居國、大夏國,還要鎮壓西域其他國家。

  無雙侯常年不是在平叛,就是在平叛的路上,還要防備西域北方的胡人,源源不斷的胡人從東方被武力強大的燕國驅趕到西方。

  整個西域的財富和人口都在一次次的戰爭中湮滅,否則人口不會僅僅局限於兩百萬,早就沖著四百萬、五百萬去了,這裡可是比歷史上更加肥沃的土地,能供養更多的人口。

  想到這些,董卓徹底繃不住了,無雙侯來了,他除了聽話還能做什麼?

  無雙侯是整個大漢朝唯一的萬戶侯,掛的是驍騎將軍銜,還在四征將軍之上。

  驍騎將軍和護羌將軍之間的距離,大概比東海到昆侖的距離還要遠吧。

  除非雙方之間翻臉,那董卓還是有信心的,西涼鐵騎是真的很強,麵對勞師遠征的西域大軍,而且他也是能左右開弓的猛將,他有信心和無雙侯一較高下。

  但他是大漢忠良啊!

  哪裡有勤王軍和勤王軍打起來的道理?

  但聽無雙侯的,那更不可能,他董卓奮鬥了這麼多年,可不是給別人做嫁衣的。

  這次董卓是真的繃不住,直接問道:“先生還請獻計吧,卓已經知曉處境了。”

  賈詡做了一番心理建設,然後說道:“為今之計,就要明公掐著無雙侯進入涼州的時間,然後迅速的率領大軍南下征討羌人部落,實際上卻是要和羌人部落合流。

  詡認為這件事對明公來說,不算是難事。

  羌人本就出自諸夏源流,漢羌雖有不同,但天下人不會在意,隻要明公許諾日後給羌人沃土,這些羌人就會像當年幫助周人一樣的協助明公。

  僅僅上百萬的熟羌,就能拉出十萬大軍,這些羌人騎兵作為西涼鐵騎的輔兵,明公您會一躍成為天下最大的諸侯之一。

  無雙侯不可能留在涼州等待明公平定羌人,他一定會一路向東,司隸諸人同樣會前往勤王,這時明公您再東向,就再也不會有人阻止您。

  到了那個時候也不要直接進入洛陽。

  您是大漢忠良,要謹記不能帶兵進入,就讓那些居心叵測之人去帶兵進入吧。

  您隻需要將大軍屯駐在河東,旦夕之間就能下洛陽,到了那個時候,誰又是明公您的對手呢?”

  董卓眼前一亮,順著賈詡所描繪的那一幅藍圖,他當然明白賈詡就是要讓他坐山觀虎鬥。

  因為勤王這件事,他不急,總有別人急。

  他是大漢忠良沒有,但可能沒有其他人更忠良,有的人心中懷著振作漢室的心理,一定會奮勇爭先,還有像無雙侯這種把榮譽看的比生命更重的,自然是相當的著急。

  這都是可以利用的點。

  想到這裡,董卓隻感覺天地一片廣闊,剛剛升起的那些煩惱都煙消雲散了。

  怪不得文優說這個賈文和有大才,真是又有計謀又毒辣,簡直一點都看不出家學是王道孟儒。

  董卓自然不知道對於頂級的天才來說,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正練之後再逆練,這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賈詡就是這樣的頂級天才。

  他的智謀天賦,數遍當今天下也沒有幾個人能及得上,甚至在歷史長河上,都能排得上號。

  “先生真是大才啊,若能入卓的麾下,與文優共事,何愁不能成就大業呢?

  待卓成為三公,定為先生拜為九卿,方能一展先生之才啊。”

  董卓想要拉攏賈詡,但是賈詡依舊不為所動,於是淡淡拒絕,董卓有些生氣,但見到李儒,還是強行壓了下來。

  隻要人還在,那就跑不了。

  賈詡心中有自己的人選,那個人就快來了。

  ————

  賈詡字文和,武威姑臧人,其先賈誼賈丞相也。

  詡少有智,父母俱亡,寡言,然所言必中,族人常異之,遂集家資養詡。

  李儒與詡友,知詡有通天之才,為董卓請,詡不動,往復數年,詡入董卓府,拜為上賓,詡自此有聲名。——《漢末英雄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