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忠義2肩擔,無雙劍向東(1 / 2)

  第590章 忠義兩肩擔,無雙劍向東

  無雙侯府,一處處亭臺樓閣,向著四方延伸而去,洛空轉過幾道回廊,到了母親院中。

  “兄長。”

  院中正端坐著一位身著女官服飾的女子,身姿裊裊婷婷,俏臉白皙,猶如一朵剛剛抽蕊的花般嬌嫩,她端坐在院中石椅上,皓腕若雪,極是美麗,見到洛空,輕身福禮,洛空微微作揖回禮笑道:“母親醒來了嗎?有些事想要商議。”

  “姑母已經醒來,正在後院之中賞花,兄長請隨我來吧。”

  兩人行到後院之中,一位貴婦人正認真的給那些嬌嫩美麗的花朵澆著水,眉心一點聖痕,洛空的母親是一位洛氏女,身邊還有另外一位女官。

  聽到聲音轉過頭來,見到是自己的兒子,便放下手中的活計,一指後院的一處亭中,兩位女官離開,母子二人走到亭中跪坐下。

  無雙侯國已經軍政分治很多年了,無雙侯負責打仗,洛空的母親則執掌政務,這些年來沒有出過差錯。

  知子莫若母,更不要說這麼聰明的女人,洛空一來,她就知道他想要做什麼。

  洛空還在糾結怎麼開口,洛欣直接說道:“勤王詔書下達,你要率領大軍前往中原勤王嗎?

  想好了?”

  聽到母親所言,洛空表情一鬆,先是重重叩首,然後抬起頭說道:“是的,母親。

  無雙侯……

  無雙侯是漢臣。

  家族一千三百年來的聲望來自何處呢?

  難道僅僅是憑借素王血裔的名聲嗎?

  這是一把雙刃劍啊,若是洛氏所作所為能配得上素王血裔的名聲,那自然是雙倍的加持。

  但若是洛氏做不到,那反而會更被世人看不起。

  洛氏在邦周忠誠不朽,這才是聲望的來源啊。

  英文獻侯效忠高皇帝,為了保護韓平王,放棄了輔佐新帝,位極人臣的機會,天下人贊嘆他的品德。

  洛文王攝漢朝大政,廢立皇帝乃至於篡權奪位都輕而易舉,天下人都很清楚,不要說孝文皇帝年幼時,就算是高皇後時,洛文王的權勢還沒有那麼大,都能輕易的篡位。

  呂武英公甚至親口對昭聖王說過,若洛氏願做天子,呂氏會毫不猶豫的拋棄劉氏,天下人難道就不這樣想嗎?

  但是洛文王克己守禮,成為了天下的楷模,自洛文王開始,那個邦周的千年忠臣家族,才在大漢之中有了實體。

  天下人將家族子弟視作道德的化身,無論是盟友還是敵人,都信任洛氏的道德。

  昔年先祖無雙武襄侯,戾帝於他有恩,但他悍然奉天靖難。

  最後帶走了戾帝的子女,還庇護在無雙國之下。

  若是常人恐怕世間已是毀譽參半。

  但是對先祖武襄侯卻鮮少有微詞,甚至還多有人稱贊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

  這難道不是因為先祖的餘澤所庇佑嗎?

  昭忠毅公本不是大漢之臣,但在天下疲敝之時,挺身而出,薨於河洛之間,天下悲愴,昭公國做到這樣足夠了。

  兒子知道洛氏以諸夏為先,但天下人不這樣想,昭公國為了諸夏,不參與漢朝的內亂,很合理,因為昭公國本就不是漢臣。

  但兒子是漢臣,見到漢室疲敝,無能為力,鎮守西域尚且可以瞞過自己,但如何能坐視漢室陷入覆滅的境地呢?

  不忠就是不忠,找再多的理由,難道不是借口嗎?

  若兒子今日接到勤王之令不往東而行,天下會如何想呢?

  原來洛氏的臣子也不會效死,那我們果斷的拋棄掉自己的君主,難道還有錯誤嗎?

  原來忠誠這種東西就是一種笑話,君臣、父子、夫妻之間的忠誠豈不都是笑話了。

  原來所謂的忠義都是一場空。

  那仁義呢?

  那信義呢?

  那所謂的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