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空心中有不詳的預感,但是又不知道這一絲絲預感來自哪裡,劉辯現在是皇帝,難不成董卓敢於直接弒君不成?
  長安舊宮之中,董卓望著離開的劉辯,轉頭望向李儒,眼中兇相畢露道:“文優,皇帝獨獨與無雙侯交好,這對我們不利啊。
  而且劉辯懦弱,沒有帝王的氣象,怎麼能夠主導天下呢?
  唉。
  無雙侯因為自己的私欲,而使劉辯為帝,這是置天下於不顧啊。
  身為洛氏子卻為了一己私欲,本公乃是大漢忠良,先帝親近,絕對不能坐視不理!
  陳留王聰穎,靈帝雖然是個獨夫,但畢竟是本公的恩主,他想要讓劉協為帝,本公應該完成靈帝的遺願,不若使陳留王為帝。
  文優以為如何?”
  劉辯絕對想不到前一段時間還恭恭敬敬迎立自己上位的董卓,這麼快就想要換掉自己。
  李儒聞言卻搖搖頭道:“主公,暫時不可以。
  洛陽城中還有一個皇子,是靈帝的嫡次子,現在定然已經被那群逆賊迎立為皇帝。
  劉協是個庶子,他的身份壓不過劉合,隻能用劉辯這毫無爭議的嫡長子身份來壓製劉合。
  我們既有靈帝授權,又有綱常法統,這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至於您所擔憂的,臣明白。
  等到將劉合廢掉帝位,伺機除掉,再除掉劉辯即可,那時隻剩下劉協,自然就是他做皇帝了,兩個兄弟死去,一定能教會他怎麼去做。”
  在李儒的口中,殺死皇親乃至於皇帝,就像是吃飯喝水一樣的簡單,在他的眼中,皇帝公卿和圈中的豬狗牛羊沒有區別。
  董卓再次被李儒說服了,漸漸開始生起橫肉的臉上兇光一收道:“那就再讓他活一段時間。
  一定要把無雙侯看好,不要讓他做出什麼對朝廷不利的事情來。
  進入洛陽,執掌天下,漢廷崩摧,張角升天,這是上天在襄助我董卓啊。
  上天所賜予的卻不接受,是一定會帶來禍患的,文優,你我的夢想馬上就要完成了。”
  一直麵無表情,眼神之中帶著陰冷暗沉之色的李儒聞言竟然微微扯起了一個笑容,隻是這笑容略有些陰惻惻的,看的董卓都是一個激靈。
  然後拍了拍李儒的肩膀道:“文優,我們走吧,去洛陽。”
  董卓頗為健壯的身軀走出宮門,李儒緊隨在其後,他望著天上的驕陽,裹了裹身上的錦袍。
  ……
  當西涼鐵騎的前軍踏破河東時,整個洛陽朝廷都如臨大敵起來。
  洛陽宮中。
  何太後與一乾漢室老臣都麵帶寒霜,氣壓低的甚至能凍結人心了。
  本來群臣以為回到洛陽的會是無雙侯,卻沒想到竟然是董卓的西涼軍。
  何太後望著殿中群臣,然後問出了一個略顯怪異的問題,“這個董卓是什麼人?”
  董卓是誰?
  前涼州刺史、護羌將軍,但是何太後卻不知道他是誰,但是殿中眾人卻並不覺得奇怪。
  因為不僅僅是何太後,殿中也有許多不認識董卓的人。
  一個邊郡武人,若不是大變,一輩子都進不了洛陽的邊郡武人。
  在邊境是個人物,但放在洛陽城,卻算不上什麼,誰會去在意呢?
  洛陽城中的官員汲汲所求的是三公九卿以及禁軍諸將,那才是權力的極致。
  但是現在,一個邊郡武人竟然敢馬踏河東,而且毫不掩飾的往洛陽而來了!
  “太後,董卓是一個典型的邊郡武人,他從弱時就一直在涼州廝混,一步步走上了高位。”
  在大漢朝,典型的邊郡武人是一種蔑稱。
  因為邊郡武人作為一個形容詞,其中包含著反復無常的含義,這是整個天下對這些邊郡武人的印象,無論是涼州、並州、幽州還是西域,當然,無雙侯是例外。
  這些邊郡武人的反復無常不是道德上的兩麵三刀,而是發自內心深處的求生之道,是常年在邊境過著刀頭舔血生活後的一種敏銳直覺。
  呂布就是典型的邊郡武人,實際上劉備也算是邊郡武人,換盟友換的也特別勤快,但劉備個人道德水平高,總是盡心盡力之後再換盟友,所以沒人用這個指摘他。
  這句邊郡武人一出,基本上就給董卓的洛陽之路定了性,那就是不能相信董卓。
  “太後,董卓是靈帝所封的假涼州牧、司隸校尉,還輔佐太子,現在董卓既然敢到洛陽,那想必太子辯落在了董卓的手中,若是他用這封旨意,我們應當如何做?”
  話音剛剛落下,就聽到殿外有略顯急促的腳步聲傳來,隻見信使手中高高舉著一封類似於信件的東西,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匆匆走進殿中,然後徑直跪下,大聲道:“皇太後陛下,這是董公所送進來的信件。”
  “什麼?”
  “董卓已經到了?”
  “是董卓的大軍到了,還是他本人到了?”
  這一封信頓時在朝廷之上引起了軒然大波,怎麼會這麼快啊?
  ——-——
  中平元年,靈帝既崩,董卓以太子辯嫡長,逢迎為帝,帝既立,董卓乃自以為太傅,又迫帝賜王侯,帝懦弱不敢製,空乃曰:“非劉不王公若願王,請死,上以忠義王賜之。”
  董卓勃然變色,曰:“君侯欺吾乎?”
  空同勃然曰:“太傅,大漢十六朝先帝,昭聖王、洛文王,爾可比之?
  此二聖皆薨後而王,爾可敢生為王乎?
  豈非篡逆?”
  董卓乃止。——《後漢書·無雙侯世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