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都來了,亂成一鍋粥(二合一)
  怎麼辦?
  這三個人不知道怎麼辦,但是學習還是會的,當初六兄弟結義,為的不就是守望相助?
  張燕被封為左將軍,趙弘被封為右將軍,管亥被封為後將軍,都是正經的漢廷高官。
  卜才沉聲道:“他袁氏能等袁紹、袁術兄弟,難道我們就沒有兄弟嗎?
  董卓再是張狂,難不成還敢和太平軍拚一場嗎?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出來混要講背景,要講勢力,單打獨鬥那是不行的。
  你看洛氏那麼猛,難道是憑借那幾千人的敢戰士嗎?
  還不是一呼百應,各路諸侯以及豪強都願意跟著洛氏混。
  我們太平軍雖然底蘊不深,但現在天下實力最強的就是我們太平軍舊部了。
  速速給兄長們寫信,告知這洛陽的情況,這董卓就算是進的城來,也不能忽視我們的言語。
  反正我們的目標就是在時局中占據一定的地位,又不是準備成為那種權臣。
  況且這董卓有一句話說的好,到底誰能瞧得起我們?
  那些公卿和太後真的就對我們放心嗎?
  若是真的放心,為什麼還要重新組建羽林衛和虎賁衛,還準備重新組建三河五校,這不就是不信任我們?
  就讓他們狗咬狗去,隻要手裡有兵,董卓他也得好好給我們封官。”
  周倉和廖化兩人聞言頗為認同,唯一的擔憂就是,“這個董卓送來的信裡對靈帝頗為尊敬啊。
  靈帝雖然是自殺的,但是萬一他覺得是我們逼迫的那該怎麼辦呢?”
  聽到這句話,卜才直接笑出聲來道:“他要真是個忠臣,能那麼快就對道主改口嗎?
  況且他一個邊郡武人懂什麼叫忠義!
  不過就是借著靈帝這個死人來壓何太後罷了,為了廢除掉現在的皇帝,讓天下人承認他立的那個才是真正的皇帝。”
  卜才三人雖然是太平道,但是太平道是非常推崇忠義的,和朝廷公卿相處短短時間之內,對邊郡武人就有了些許的偏見和歧視,言語之間開始嘲笑起來。
  三人議定計劃,心中頓時豁然開朗。
  洛陽城外,董卓神色之間帶著焦急,他望了望穩坐釣魚臺的李儒,還是沒忍住問道:“文優,你的計劃可行嗎?”
  李儒臉上帶著自信的笑容道:“主公不必擔憂,言辭是這個世間最鋒利的武器,人心是這個世間最容易也最不容易操縱的東西。
  而犀利的真相,就是最鋒利的快刀,直直插進人心之中,讓它為我所控。
  先秦時期的那些縱橫家,前往敵國,無論是合縱還是連橫,通常第一句話都是‘如果對您有所損害,外臣難道敢於站在這裡嗎?’
  這就說盡了說客的本質啊。
  儒的數封信,沒有一句是為我軍所想的,都是從他們自身的處境設身處地的分析,其間的情真意切,收信之人怎麼能感受不到呢?
  與我軍合作就是最好的選擇,為什麼不選擇這一條路呢?”
  李儒和賈詡能談到一起,自然是有原因的,李儒是個相當全能的人,在人心算計這塊也非常有一套。
  作為董卓麾下最強的謀士,董卓對李儒基本上是言聽計從,聞言稍微緩解了一下緊張的思緒,然後問道:“文優,你說他們會怎麼做?”
  李儒臉上的笑容收了起來,寒意大熾,冷哼道:“無非就是某些人想要依仗著在外的諸侯,想要和我們對抗罷了。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現在就要看是我們先拿到先手,還是那些被張角攻敗的關東諸侯先到來了。”
  還有一句話李儒沒說,那就是,但凡敢來的諸侯,都是要麼有膽量,要麼有魄力,都不容小覷。
  最關鍵的就是洛氏來不來,又會對失去天子之位的漢室秉持什麼態度,這非常影響他後續的計劃。
  經過李儒的分化,洛陽城中的雜音愈發大了起來,正如他所預料的那樣,他說的都是真相,這些真相不會消失,就算想要一致對外,董卓又不是胡人,怎麼一致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