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賀策馬上前,望著嚴陣以待的洛氏軍隊,高聲道:“尊貴的洛氏家主,蒙素王上皇的恩典,見到了您,願您萬安萬福,我大夏不曾寇略洛氏,貴人何以率軍而來?”
  洛呈之沉悶的聲音響起,“既然你提起素王,那便回答你的問題,夏夷不兩立,王道不偏安,你們統一草原,侵入西域,燒毀神廟,是一定會進入中原的,與其如此,不如我們先來找伱們,將你們扼殺在萌芽中。”
  慕容賀聞言朗聲笑道:“我大夏不曾想要燒毀神廟,那是神廟大祭司自己所點燃的,所謂夏夷不兩立,貴人可真是多忘之人。
  我學經典時,曾聞貴洛氏之前身乃是周族,周族,西戎之人也,薑姓,羌人也,中山,白狄也,嶺南交州,越夷也,燕國皇帝,我之同源也,俱為貴夏。
  何以今日輕我北人,且君視我之衣冠,察我之言語,觀我之所為,實貴夏而略無夷風,何以竟以夷鄙我哉?”
  洛呈之本以為這會是一場直接的戰爭,卻沒想到竟然會遇到這種事,鮮卑貴族貌似有些不服,講出了一套一套的道理。
  洛呈之相信慕容賀話中的言語是誠心的,他相信慕容賀是誠心誠意的想要成為一個漢人,成為一個素王麾下的諸夏子民。
  這是一種文化上的自信!
  諸夏的文明就是如此的瑰美,諸夏的文明就是如此的璀璨,諸夏的文明就是如同煌煌的大日,在吸引著整個四夷。
  在大漢如日中天的那數百年中,太多的四夷來到長安和洛陽,乃至於昭城,然後就再也不想離開。
  誰也不想回到那個沒有文明的世界。
  誰也不想回到那個黑暗的世界。
  蠻夷的本性就如同野獸,這是因為他們的生存方式就是野獸的弱肉強食,而不是基因骨血有什麼問題。
  隻要現在洛呈之答應慕容賀,慕容賀甚至能立刻跪在鳳凰王旗下,跪在素王神廟前,唱起那最古老的神聖頌曲,而且洛呈之確定慕容賀一定會唱。
  這就是諸夏!
  無論鮮卑現在再如何強大,文明的旗幟始終都在諸夏手中,他們以夏自居,絕不允許自己被稱作蠻夷,那將是最莫大的羞恥。
  但洛呈之環視了一周鮮卑之軍,依舊是那副胡人習氣,搖搖頭開口道:“若是今日你願意投降,我洛氏可為你冠諸夏冕,但這不可能,你不會願意,鮮卑貴族都不會同意。
  你說我為何將你們稱之為夷狄,很簡單,因為你麾下盡是夷狄,莫說你本就胡漢難言,縱然是個漢人君主,麾下盡是夷狄,他也終究不可避免的要走向狄胡之狀。
  你現在喜愛漢的文化,但那是因為你現在不勢單力孤,有朝一日你為了和麾下的士卒親近,為了和你的子民親近,著胡服、言胡語、行胡事,那就是不可避免之事。
  一人為夏不是夏,舉國為夏才是夏,草原上不會有夏,強大的草原上也不會誕生夏的土壤,強大的軍事帝國中不會誕生夏,不打斷你們、不打死強大的鮮卑,夏就永遠不會降臨在這片土地上。”
  洛呈之的聲音並不如何激烈,他甚至可以稱得上平和,就這樣如同溫水般溫潤的將一番話講給慕容賀聽,但慕容賀卻再也沒有辦法保持自己臉上的笑容。
  他是個很聰明很聰明的人,如今鮮卑的強大有他的一份功勞,自然能夠聽得懂洛呈之的話。
  洛氏對一切都洞若觀火,對鮮卑的現狀,對漢人的現狀,甚至認可鮮卑的這種漢化,並且願意承認這種漢化,但不行!
  洛氏認為隻要鮮卑夏國這個強大的國家還在,鮮卑最底層的百姓就不可能漢化,上百萬人聚集在一起,生活在草原上,用遊牧的方式去生存,怎麼可能漢化!
  慕容賀深深吸了一口氣沉聲問道:“貴人是想要擊潰整個大夏,而後將整個鮮卑的族名都徹底抹去,以達到漢化的目的,真是狠啊。”
  洛呈之淡淡問道:“你很在乎鮮卑的族名?”
  慕容賀搖搖頭道:“自然不在乎,在我夏國中,甚至已經有一些貴族,準備主動改為漢姓,我慕容本就是漢姓,倒是不需要改,貴人難道看不出來,我大夏同樣是積極漢化的,百多年後,無論草原中原,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天下俱為漢人,為何就如此的針對我大夏,難道是我們做錯了什麼事?”
  洛呈之緩緩將手中頭盔戴上,語氣終於鏗鏘起來,“胡漢的融合或許是天意,正如在邦周時期,一千年的交融般,但你知道邦周死了多少人嗎?
  由你鮮卑夏國所主導的融合會死多少人,我不知道,但你麾下的這些雜胡,各個都是殺人不眨眼的禽獸,我洛氏決不允許這些人進入中原。
  如果融合是蒼天的意誌,如果天命是不可阻擋的,如果注定要血流滿地,那血腥的代價還是由你們來承擔吧,讓胡人用自己的血,為他們的後裔求得進入文明的機會!”
  這是最後宣言!
  慕容賀沉默。
  戰爭就是這世上最大的矛盾,當矛盾不可調和的時候就會發生戰爭,而洛呈之用最簡短的語言,告訴了慕容賀,為什麼即便鮮卑貴族也抱著漢化的心思,但這一場戰爭還是會發生。
  因為任何的融合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秦國試圖融合六國之人,沒有成功,直接爆炸,漢朝花費了上百年的時間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