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曲江詩會(1 / 1)

大周不良人 一袖乾坤 4061 字 2024-03-19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九月十三,已是深秋時節。   長安城曲江池畔,湖岸邊栽種的梧桐樹樹葉已經泛黃,一捧捧、一簇簇,匯聚在一起如同金色的波浪。   秋意漸濃,前來曲江池踏秋的遊人如織,爭相要抓住秋日的尾巴。   而今日,曲江池畔更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因為一年一度的曲江詩會恰在今日舉辦。   長安城有頭有臉的文人墨客皆雲集曲江,誓要比個高下出來。   至於那些富貴家的千金,則在曲江池畔的別院小樓上遠眺,希望可以借此機會尋覓到佳人。   趙洵是在賈興文和旺財的陪伴下來到曲江的。   隻是他沒想到場麵會如此浩大,可謂蔚為壯觀。   前幾日他所作傳奇小說《聶小倩》爆火長安城,連忙趁著熱度又寫了幾篇姊妹篇。   文科生的經驗告訴趙洵,一定要趁著自己人氣火爆的時候多寫文章多賺錢。   過氣的作者不如狗,撲街作者無人權。   趙洵現在爆紅長安大街小巷,自然要抓住機會多多吸金。   憑本事賺錢,不丟人。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蒲鬆齡老爺子求放過。   當然,除了趕稿寫小說,趙洵剩餘的所有時間都用來準備曲江詩會了。   雖說山長他老人家已經通過托夢瘋狂暗示趙洵了,但趙洵還是覺得不到最後一刻,任何事情都是不穩的。   求人不如求己,要想真的拜入山長門下,他一定要在這次曲江詩會上大出風頭,表現出文曲星下凡的實力來。   在這個拚實力不如拚爹的時代,誰的乾爹多誰就能夠走的更遠。   趙洵已經認了袁天罡做義父,又有吳全義這個師父,若是能夠再拜入山長門下,那以後不說在長安城可以橫著走,至少不會被人欺負算計。   “明允兄,別來無恙啊。”   趙洵順著聲音望去,見是長安城有名的紈絝頭子,平南侯世子羅紹元,心中暗叫晦氣。   這個羅紹元在長安城可謂是臭名昭著,吃喝嫖賭樣樣精通,乾啥啥不行,乾飯第一名。   等等,趙洵以前不就是這樣的嗎?   但幸運的是,他遇到了靈魂奪舍,自此人生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十頭牛都拉不回來的那種!   或許羅紹元也是想要做出改變?   浪子回頭金不換,趙洵也應該給到羅紹元機會。   再說伸手不打笑臉人,二人之前本就有交情,沒必要搞得那麼僵。   “啊,原來是紹元賢弟啊。一月不見,紹元賢弟愈發俊秀了。”   不得不說這個羅紹元生了一副好皮囊,趙洵這番誇贊也算是有感而發。   當然了,跟趙洵比起來,羅紹元還是差了不少的。   趙洵與羅紹元一前一後朝曲江池碼頭走去,賈興文和旺財則跟在後麵。   “紹元賢弟怎麼想著來這曲江池了?”   趙洵隨口問道。   “怎麼,隻許你趙明允來,我羅紹元就來不得了?”   趙洵聞言麵不改色,嘴角掛著一抹微笑。   羅紹元打了個哈哈道:“明允兄,跟你開玩笑呢,別當真。實不相瞞,是家裡老頭子讓我來的,說是要讓我跟你多學著點。你來評評理明允兄,前些年我不是一直跟你混的嗎?那時候咱倆可以說是形影不離啊。那個時候老頭子不多說什麼,怎麼,現在你出人頭地了,他就開始教訓我了,這算什麼事啊。”   聽到這裡趙洵心裡鬆了一口氣。   還好,還好,羅紹元還是他認識的那個膏粱子弟。   不多時的工夫一行人便來到碼頭邊一艘畫舫處。   與趙洵上次曲江遊湖登上的那艘畫舫相比,今日的這艘顯然要更大一些。   世人皆知這次曲江詩會的舉辦者背後是浩然書院,排場方麵書院自然不能落於人下,叫人看輕了。   此時,早有人在畫舫前等候,見趙洵一行人來了,恭敬而不失禮數的微微拱手道:“幾位,還請出示請柬。”   雖說曲江詩會是文人鬥法的場合,但還是邀請了長安城中的一些權貴的。   沒辦法,這些人是贊助商,是金主爸爸。   此次詩會所有花費都由他們承擔,讓金主爸爸蹭一蹭熱度,也在情理之中。   毫無疑問,羅家就是金主之一。   羅紹元和趙洵一一拿出請柬,瀟灑登船。   旺財和賈興文就有些尷尬了。   上船之後,趙洵扭身沖賈興文和旺財道:“賈大哥,旺財,你們先沿湖走一走。等詩會結束,我便來找你們。”   ...   ...   進入船艙之後,趙洵不由得感慨古人真會玩。   寬闊的船艙之中,貫穿了一條人工水渠。   水渠用木板在兩側架擋好,保持了一個微微傾斜的角度,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水渠的一側是一個微縮版的水車,水源就是從這裡灌入,流入水渠的。   水渠的另一側是一方人造泄湖。   趙洵不知道這玩意是乾嘛用的,又怕露怯,便壓低聲音沖身旁的羅紹元問道:“紹元賢弟,他們為何要在畫舫裡構建一條人造水渠?”   羅紹元麵露得意之色,心道還有你趙明允不知道的東西。   “明允兄,這是我新造出來的物件,冬日嚴寒,不適合在室外曲水流觴,便可以用這個物件代替。”   趙洵聞言恍然大悟。   原來這就是一個微縮版的曲水流觴擺件啊。   有錢人真會玩。   等等,他不也是有錢人嗎,為啥過的如此寒酸?   要改,這個一定得改。   生活還是得有儀式感啊。   “明允兄,雖然人還沒到齊,但是枯坐在這裡也是無趣的很,不如你便賦詩一首,以助雅興。如何?”   趙洵剛想誇羅紹元兩句,這豬隊友就來這一出,趙洵心中直呼帶不動,帶不動。   但他又不能拂了羅紹元麵子,隻能微微頷首,硬著頭皮踱步吟道:   “長安千萬人,出門各有營。唯我與山長,信馬悠悠行。   行到曲江頭,反照草樹明。南山好顏色,病客有心情。   水禽翻白羽,風荷裊翠莖。何必滄浪去,即此可濯纓。   時景不重來,賞心難再並。坐愁紅塵裡,夕鼓咚咚聲。   歸來經一宿,世慮稍復生。賴聞瑤華唱,再得塵襟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