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六師兄的判斷沒錯的話,大周的文脈就在山長居住的竹樓處。 這說明什麼?山長和文脈互利共生? 還是說山長就是大周的文脈? 不管是哪一種,都足夠震撼人心。 趙洵內心深處如同翻江倒海一般。 若真是這樣,山長豈不就是文宗一脈修行者中的核心? 山長興則文宗興,山長衰則文宗衰。 文宗一脈浮沉全在山長一念之間。 怪不得山長急於找到下凡的文曲星,大概是作為文脈核心感知到了什麼。 趙洵確實和這個時代的人完全不同,說是文曲星下凡也沒任何毛病。 不管山長感知到了什麼,最終選中的人都是趙洵。 這豈不是可以變相說趙洵是天選之子? 趙洵頓時生出一股優越之感。 要真是如此的話他豈不是天賦異稟? 有的時候機緣真的是妙不可言的東西,很難用尋常言語來解釋。 “六師兄…” 趙洵看了一眼六師兄,小心翼翼的提醒道:“你該不會是想進入竹樓一探究竟吧?” 山長居住的竹樓其實並沒有那麼玄妙,平日裡山長也曾在此召見各個入室弟子。 但是山長召見是一回事,自己偷偷摸摸的進去又是另一回事。 雖然山長目前在古崖洞閉關,但以山長的神通,書院中的事情肯定是了如指掌的。 若是六師兄真的帶著他偷偷摸摸的進去,山長知道後肯定會動怒。 不值得,不值得。 “當然不會,我又不傻!” 六師兄翻了記白眼,沒好氣的說道:“走吧,既然已經尋到了文脈所在,也算是達成目的了。” 趙洵點了點頭,和六師兄一道沿著竹林小徑往外走去。 … … 長安城北龍首原皇家禁苑之中,顯隆帝騎著一匹通體雪白的良駒,彎弓搭箭秒瞄準幾十步外的一隻梅花鹿。 梅花鹿似乎察覺到了危險,警覺的環視左右。 顯隆帝不再給梅花鹿反應的機會,蓄足氣力,鬆開弓弦。 但聽嗖的一聲,箭矢破空而出。 弓拉如滿月,箭射似流星! 那梅花鹿極速逃竄,但如何跑得過一支穿雲而出的利矢。 但聽一聲鈍響,箭矢貫穿梅花鹿的脖頸。 梅花鹿隨之倒地,發出一聲嗚咽,掙紮抽搐了一陣便沒了動靜。 “陛下神射,陛下英武!” 伴駕的太常寺卿孫彥毫不遮掩的大拍馬屁,臉上堆滿了諂媚的笑容。 顯隆帝一把將手中弓箭丟給內侍,隨後翻身下馬朝梅花鹿走去,完全沒有理會伴駕的太常寺卿。 他走到梅花鹿前蹲下身子,查看了一番梅花鹿的傷口,隨後滿意的點了點頭。 “不錯,這皮子鞣製一下可以做個大氅。” 被天子冷落的太常寺卿孫彥絲毫沒有泄氣,反而厚著臉皮湊上前來繼續大拍馬屁:“陛下英明神武,實乃大周之幸也。” 顯隆帝這才拍了拍手掌上的灰塵,微微笑道:“孫愛卿,你覺得幾日後的節度使京師會宴朕該如何落子?” 孫彥仔細忖度著顯隆帝的話,皇帝陛下問的是如何落子而不是如何布局,這證明顯隆帝已經布好局了。 大局已定,現在考慮的僅僅是進場問題。 作為天子近臣,最重要的能力不是站的多高看的多遠,而是如何能夠拿捏住天子的心思。 做到這點,就能簡在帝心,享浩蕩天恩。 “自古朝廷與地方利益之爭不斷,究其根本在於兵、財、政。陛下若想永絕後患,不如借著這次酒宴的機會分一分各大節度使手中的權力。” 顯隆帝聽到這裡不由得眼前一亮。 他之所以重用孫彥,可不僅僅是因為此子嘴巴甜會拍馬屁。 而是因為孫彥確實是個有想法有能力的人。 “說下去。” 孫彥喉結微微聳動,繼而恭聲道:“節度使統率之地多是邊關重鎮,概因節度使設置之初是為了抵禦外敵。所以兵權是很難裁撤的。陛下要想動,可以在財權和政權上想辦法。” 顯隆帝聽罷陷入沉思。 不得不說孫彥的這個提議確實有點意思。 一直以來顯隆帝都是通過不斷調任各大節度使的防區來平衡。 但這種方法治標不治本。 要想徹底根除這一弊病,還得從根源製度上想辦法。 其實顯隆帝最想動的就是節度使的兵權。 但是就像孫彥說的那樣,動了節度使的兵權,則邊關不穩。 不管是北方蠻族、南方蠻族還是東越國、乃至魔宗中人都有可能對大周邊關重鎮產生想法。 這是很致命的事情。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步子大了容易扯到蛋,顯隆帝肯定不希望第一步就折戟沉沙。 所以隻能退而求其次在財權和政權上動想法。 財權方麵,節度使可以自己鑄幣,完全不用看朝廷的臉色。 政權方麵,節度使有完全的人事任免權,四品以下的官員可以自行任命。 任命四品以上的官員節度使也隻需要向朝廷報備一下走個流程。 通常來講,朝廷不會拒絕。 所以到底要動哪一個方麵呢? “孫愛卿覺得朕該先動哪一個?” “陛下不妨雙管齊下。” 孫彥早有準備,此刻正好借著機會表現一番。 “如果陛下隻提一點,節度使們完全可以抱團取暖,對抗朝廷。最後很可能是不了了之。但如果陛下要同時削節度使的財權、政務權,節度使內肯定會出現意見分歧。屆時陛下可各個擊破。最終達到削弱節度使的目的。即便節度使依舊強硬,朝廷也可以示弱,隻削一點,算是給了節度使討價還價的空間。” 孫彥這一席話讓顯隆帝很是受用。 不得不說這是一出妙計。 節度使再強也不可能強過朝廷。 隻要讓他們不抱成團,朝廷就處於優勢地位。 朝廷故意提出削減節度使兩項大權,給節度使們留下討價還錢的空間。 若是節度使們強硬則朝廷退讓一步。 若是節度使不強硬,則朝廷兩項皆取。 “孫愛卿此計甚妙。” “多謝陛下誇贊。” 孫彥滿臉堆笑道:“此事若成,陛下可高枕無憂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