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請開始你的表演(1 / 1)

大周不良人 一袖乾坤 3824 字 2024-03-19

“不要擠,不要擠。人人有份,人人有份。先讓婦孺老少排隊領粥,年輕力壯的先到後麵排著去。” 不得不說,金吾衛的執行力還是很強的。 在趙洵下達命令之後,他們立即搬運來了糧食,很快速的在衙門廢墟前搭設了粥棚熬起粥來。 賀州城的百姓們雖然還沒有到餓死的地步,但一個個臉上已經帶有了菜色。 這種情況下,有免費的粥吃,他們絕對是欣喜若狂的。 全州城的百姓一時間朝州衙蜂擁而去。 原本被他們唾棄的地方此時此刻成了香餑餑。 趙洵對於秩序是很看重的,尤其是在這種賒粥的環節。 一旦發生擁擠踩踏,後果不堪設想。 有的時候老百姓為了那麼一口吃的,會做出許多瘋狂的事情。 這無可厚非,因為一切是出於求生的本能。 要怪隻能怪這個賀州刺史不做人子,自己跑的比誰都快,舍棄下了一州百姓。 書院的幾位師兄也熱情的參與到了賒粥環節。 隻不過他們做的更多的是靠真氣來劃分區塊,維持百姓們的排隊秩序。 這種時候單純靠自覺是不可能的,金吾衛一共也就百十來號人,分散下來也控製不了幾萬人。 修行者的優勢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來了。 以真氣為結節劃分界限,對於一般的凡人來說是絕不可能沖破這個界限的。 趙洵感激的沖幾位師兄拱了拱手。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這一路行來,書院的師兄們幫助他實在是太多。 至於恩師吳全義,則是選擇在城中隨便走走。 對此趙洵也沒什麼好說的,畢竟是長輩,又不是朝廷官員,趙洵沒理由要求恩師去做任何事。 恩師幫他是情分,不幫他是本分。 做人不能太自私,要站在他人的立場去思考一下問題。 “明允,你瞧那邊。” 賈興文沖著街道一角指了指,沉聲道。 趙洵順著方向望去,隻見浩浩蕩蕩一群人正朝著州衙的方向行來。 好家夥,這聲勢真可謂之浩大。 趙洵盲猜了一波,應該是賀州城的父母官帶著一乾官吏回來了。 趙洵立刻恢復了威嚴無比的狀態。 無論如何他打定主意好好教訓一番這個不知天高地厚,不計百姓死活的刺史。 卻說約莫幾十息的工夫後,賀州刺史楚豐年帶著青山縣縣令宋良朋等一乾官員來到了趙洵麵前。 那楚豐年推金山倒玉柱納頭便拜,卻是行足了禮數。 一乾賀州官員也是有樣學樣。 趙洵卻是不發一言。 他有心教訓這廝,自然是要盡可能的晾著他。 楚豐年將頭埋在地上,看不到欽差趙洵的表情,見趙洵遲遲未讓他起身也不說話,楚豐年心中十分忐忑。 約莫過了半柱香的工夫,趙洵冷哼一聲道:“本官奉天子旨意下江南查案,所經過之地,官員們皆是出城相迎。卻不知賀州刺史如此大的官威,竟然連朝廷欽差也不放在眼裡。” 趙洵知道如果他一上來就拿楚豐年對百姓置之不顧來說事的話,楚豐年很可能轉移話題或者避重就輕。 但如果趙洵拿他怠慢欽差來說事的話,楚豐年是無論如何也洗脫不了的。 楚豐年作為刺史,慢待欽差。 這件事可大可小。 若是趙洵本身不追究,自然可以一筆帶過。 但若是趙洵追究的話,那就可以上升為楚豐年無視朝廷,無視天子。 他便是有幾個腦袋也不夠砍的。 現在趙洵越發覺得顯隆帝這張虎皮還是有些用處的,尤其是在麵對這些官員的時候。 “欽差大人恕罪,欽差大人恕罪啊。下官便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敢慢待欽差大人啊。此事事出有因,且容下官慢慢道來。” 這一切自然都在趙洵的預料之內,不過他卻不打算讓楚豐年這麼輕易的起來。 “那你就跪著說吧。” “這” 楚豐年沒想到趙洵如此不按照套路出牌,整個人都傻掉了。 “怎麼不服?” 趙洵質問道。 “不敢,下官不敢” 楚豐年確實不服,但不服能怎麼樣?不還得憋著? 難不成他不服就能對著趙洵一通輸出? 至於青山縣縣令宋良朋則是自始至終不發一言,保持著五體投地的姿勢。 反正天塌下來,有楚刺史頂著。 隻要有楚刺史在,他就不用擔心擔責任的問題。 “前不久賀州遭遇了百年難遇的地震,州城建築損毀嚴重,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百姓們的衣食住行都麵臨諸多問題。下官身為賀州父母官,是憂心忡忡,茶飯不思啊。” 楚豐年來之前早已經打好了腹稿,此刻便如同滔滔江水傾瀉而出。 “思來想去,下官覺得吃是最重要的。有道是民以食為天,隻有解決了吃的問題,其他問題才有談論的必要。” 楚豐年頓了一頓,見趙洵仍然沒有發表意見,嘆聲道:“州城中的糧食之前水災的時候已經見了底,所以下官隻好再去鄰近縣城想辦法。恰好青山縣縣令宋良朋說青山縣城中應該還有一些存糧,下官便星夜馳去。” “哦?” 趙洵見楚豐年寫起了小作文講起了故事,心中直是又氣又笑。 拜托啊老哥,你編故事的時候能不能動一動腦子,這邏輯都不能自洽好不? “所以,楚刺史你在青山縣縣衙一待就是半月?糧食可籌集妥當了?” 趙洵的一番發問直切要害。 青山縣本就隸屬於賀州城。 縣城距離州城最多一日就可抵達,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兩日內楚豐年就可以帶著糧食和人返回州城。 可楚豐年在青山縣待了小半個月,當趙洵是傻子嗎。 來之前楚豐年急的就像是熱鍋上的螞蟻,自然沒有仔細考慮這些細節。 如今被趙洵問起,他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該如何作答。 “這” 見楚豐年猶豫不決,縣令宋良朋隻能咬著牙道:“刺史大人,都什麼時候了,您就不要再把責任往自己肩上抗了。都是那些青山縣的鄉紳不做人子,是一點糧食都不願意拿出來賑濟百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