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息怒!” 鄭介深知此時此刻顯隆帝已經喪失了理智。 但作為內侍監,作為天子的心腹他不得不在這個時候冒著觸犯天威的風險勸阻顯隆帝。 “以奴婢之見,此時此刻不能捉拿趙洵進京。” “你說什麼?” 顯隆帝有些難以置信的盯著鄭介,良久方是呼出一口氣來。 “奴婢覺得如今不宜捉拿趙洵進京。” “說下去。” 顯隆帝強自壓下心頭的怒火。 “原因有三。其一,趙洵在奏疏中說魏王殿下謀反在先,他為了穩住局勢被迫殺死魏王。這件事肯定是瞞不住的,如果趙洵說謊的話肯定漏洞百出。陛下可以先命人調查事件的真實性。如果真的證明趙洵在說謊的話再抓他也不遲。” 稍頓了頓,鄭介接道:“其次,趙洵此子背後有道門,有書院。道門且不去說。但書院方麵山長肯定是死保他的。如果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是趙洵理虧,山長肯定不會善罷甘休的。” 見顯隆帝默然不語,鄭介猶豫了片刻,還是繼續說道:“這第三個理由,是陛下真的如此做了,那些禦史言官們肯定會群情激奮。魏王殿下向來名聲就不好,禦史言官們經常彈劾他在封地內胡作非為,不顧民情外出狩獵,踩踏莊稼雲雲。可以說魏王弄得封地百姓民不聊生。如今魏王被殺,禦史言官們肯定拍手叫好。若是陛下下旨捉拿趙洵,這些禦史言官們肯定會極力進諫。” “他們敢!” 聽到這裡顯隆帝徹底繃不住了。 禦史言官?這些賤骨頭算什麼東西? 平日裡顯隆帝忍著讓著,那是因為他不屑和這些隻會滿嘴噴糞的家夥爭論。 但不屑不代表不能,如今顯隆帝承受喪子之痛,這些禦史言官若是還不知輕重的在他的傷口上撒鹽,顯隆帝便說什麼也忍不了了。 “他們若是敢嚼舌根子,朕便把他們都拖出去廷杖,看看是他們的骨頭硬還是朕的板子硬。” “陛下三思啊,若是您真的這麼做了,那百年之後史書上肯定會濃墨重彩的記上一筆,說您杖殺忠臣啊。” 顯隆帝這下沉默了。 鄭介說的也算是實情。 皇帝最怕的歷來都是史官,因為這涉及的不僅僅有你的身前事還有身後名。 沉默了良久之後顯隆帝方是嘆了一聲道:“罷了,就依著你說的,先派人去調查情況。若是真如趙洵所說,朕便也認了。可若是他敢謊報,朕要誅殺他九族!” 此時此刻,顯隆帝方是顯露出一代帝王的威嚴。 沙洲城內,安西大都護劉霖感覺情況有些不對勁。 雖然城外一直有軍隊駐紮,可是這支軍隊似乎並沒有行動的意思,而是一直隱藏在帳篷裡等待機會。 若是西域胡族和涼州叛軍是在挖掘地道,想要通過地道進入沙洲城中那可糟了。 從現在的種種跡象來看,這種可能性很高。 在經過一番商議之後,劉霖決定派人出城看看。 結果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劉霖派出的斥候發現駐紮在城外的敵軍根本沒有十幾萬,頂多有幾千人。 隻是他們搭起來的帳篷看起來很多而已。 好家夥。 劉霖得到這個情報後大怒。 原來敵軍已經跑路了。 他們一直被蒙在鼓裡,簡直是欺人太甚! 便在這時他接到了一封來自涼州城經由傳送術傳來的信。 寫信的人自稱趙洵,是不良帥馮昊的手下。 劉霖和馮昊曾經在安西共事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後來他們又幾經周折轉移到了沙洲。 整個過程中,馮昊都表現出了一個男人該有的堅守。 這點讓劉霖十分的感動。 若不是馮昊舍生忘死的戰鬥,安西軍是不可能活著回到沙洲的。 馮昊的手下應該也不會差吧? 畢竟好兵都是好將軍教出來的。 劉霖展開信仔細的看,可他越看越驚訝,及至最後已經是目瞪口呆。 “什麼!西域聯軍和沙洲叛軍徑直去了涼州,想要與涼州城的駐軍一起攻打長安。魏王的狼子野心被趙洵發現,趙洵斬殺之阻止了這次叛亂。西域聯軍應該是返回沙洲了,趙洵寫這封信是叫我小心。” 劉霖真的難以相信這一切,堂堂藩王被趙洵給斬了? 不管他願不願意相信,但事實就是如此。 所以眼下的當務之急是趕快整頓軍隊,隨時準備和西遷的西域軍隊進行一場惡戰。 之前受過的屈辱現如今有機會全部找補回來,劉霖如何能不喜。 他最痛恨這些兩麵三刀的雜胡,這一次一定要讓他們連本帶利的還回來。 把信傳送到長安後趙洵的心情很平靜。 他一點也不慌張,因為他知道顯隆帝不敢把他怎麼樣。 除非他把涼州城的軍民全部滅了口。 否則隻要有人作證魏王叛亂,勾結西域胡族欲攻打長安的行為,趙洵就是安全的。 因為他是為國除奸,顯隆帝如果要殺趙洵,就是與天下大義作對,會人心盡失。 即便是皇帝在這個世界上也不能完全做到為所欲為。 他會有很多束縛,隻能在這個束縛內行事。 顯隆帝這廝做了這麼多年的皇帝應該是最明白了,這種時候不會犯蠢。 趙洵並不擔心自己的安危,反倒是有些擔心沙洲。 西域聯軍撤軍後肯定是會一路西行,返回西域的。 他們不可避免的會路過沙洲。 這一次他們會動心思嗎? 畢竟沙洲是連接西域和河西的門戶。 如果能夠拿下沙洲,西域人就相當於是在河西紮進去了一顆釘子。 進可攻退可守,對他們而言這一點十分有利。 趙洵覺得他們是禁不住這種誘惑的。 所以十有八九西域胡人會攻打沙洲城。 所以趙洵第一時間寫了一封信用傳送術送到了沙洲城。 他特地報上了名號,還提起了馮昊的大名。 因為現任安西大都護劉霖和馮昊有舊,趙洵可以借著這層關係讓雙方之間的距離拉近一些。 就是不知道劉霖在看過信後會不會聽信趙洵的話。 最終顯隆帝選擇前去涼州調查魏王之死的人是馮昊。 他思來想去也隻有馮昊最符合這個身份。 畢竟馮昊乃是不良帥,是趙洵的頂頭上司。 而不良人又執掌偵查要案的權力。 涉及藩王之死,其他衙門都不適合插手。 唯有不良人最是穩妥。 可馮昊就鬱悶了。 他怎麼也不會想到趙洵竟然敢斬殺藩王。 還記得出發前他曾經再三叮囑趙洵,不要和魏王發生沖突。 當時趙洵是怎麼回答的? 馮昊仔細回想,便記了起來當初趙洵說的是不會主動和魏王發生沖突。 這句話就耐人尋味了。 什麼叫不會主動發生沖突,這不就是不會先出手發難的意思嘛。 看來趙洵從離開長安的那一刻就意識到了他跟魏王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不可避免要有一場惡戰。 趙洵能做的就是不先出手。而一旦魏王先出手了,趙洵就站在了道義的製高點上。 魏王並不是一個省油的燈,這一點作為不良帥的馮昊十分清楚。 魏王在涼州就藩已經有一年,對涼州兵馬軍隊肯定有很強的控製力。 但馮昊沒有想到魏王膽敢動謀反的心思。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大周雖然國運衰退,但朝廷的實力也不是區區一個藩王能夠比擬的。 涼州地處河西,當地民風尚武,百姓個個驍勇善戰。 可那又如何。 河西人丁稀薄,涼州也是如此。 即便滿打滿算湊出一支軍隊,人數也就是在幾萬人頂天了。 靠著幾萬人就想造反? 魏王真是太想當然了。 不過魏王聯合西域聯軍的舉動倒是一步不錯的棋。 西域軍隊至少也有十幾萬,若是能夠借兵西域,湊出一支二十萬的大軍,對長安還是能夠構成一定的威脅的。 至於事情的細節究竟是怎樣的,馮昊現在不得而知,他得親自前往涼州調查一番才能弄清楚。 無論如何,趙洵是馮昊一手提拔起來的。 隻要事情真的像趙洵在奏疏中所說的那樣,馮昊無論如何也要死保趙洵。 顯隆帝肯定不會對此事善罷甘休,但政治有的時候不是僅憑上位者的喜惡,而要講究多方博弈平衡。 馮昊相信隻要他把足夠多的證據擺在顯隆帝的麵前,給他擺事實講道理,此事一定能夠就此揭過。 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要穩住趙洵。 馮昊在離開長安城之前特地寫了一封長信,隨後動用傳送術傳到了涼州。 他相信隻要趙洵看到了這封信,一定能夠明白他的良苦用心。 劍聖魏無忌返回東越之後立即閉關修煉,任是誰來求見也不見。 長安之戰,他元氣大傷,雖然撿回一條命來,但境界至少跌了三成。 若不能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安心閉關修煉,把這跌的三成境界追回來,莫說天下第二的位置不保,甚至有可能一舉跌出前十。 東越不過是彈丸之地,之所以能夠存續至今,就是因為有魏無忌這個天下第二的大劍聖坐鎮。 本以為他和山長之間的差距不會那麼大,可這次長安之行讓魏無忌徹底認識到了雙方之間的差距。 可以說雙方之間的實力差距猶如隔了一條鴻溝一般,完全就不是一個級別。 這不比不知道,一比卻是著實嚇了一跳。 山長的修為境界明顯比當世所有修行者都高了一截,至於其他修行者無非也就是在爭一個第二罷了。 難怪魔宗大祭司非要等南蠻和西域的聯軍抵達長安才肯動手。 實在是因為山長的實力太卓然超群了。 不集合大家的力量,很難對山長造成大的威脅。 最終西域軍隊未能如約而至,東海妖獸國也爽約。 魔宗大祭司無奈之下選擇倉促開戰,事實證明這種情況下他們完全就不是大周軍隊以及書院的對手。 山長隻一個人就能分別擊潰魏無忌和魔宗大祭司。 至於那個南蠻巫蠱師,更是一個扶不上墻的爛泥。 魏無忌好氣,他氣自己的實力不如人,更氣聽信了魔宗大祭司的鬼話。 若是山長中立的話他們這次長安之戰還是有勝算的。但隻要山長明確的站在大周這邊,他們就沒有任何獲勝的可能。 韜光養晦,努力修煉內功才是王道。 至少短時間內魏無忌不會再去觸碰長安方麵的黴頭了。 傷不起,真的傷不起。 再來一次他能否活著回來都不好說,一旦他死了或者是身受重傷,整個東越國和東越劍閣都會樹倒猢猻散,自此覆滅。 要想挑戰長安,挑戰書院,唯一的辦法就是使得自己變強。 魏無忌發誓,這輩子他一定會再回到長安城的。 他再回到長安城的那一刻就是讓書院和大周皇族連本帶利還回來的時刻。 北方蠻族退回草原的過程要比想象中的順利。 因為他們回到草原必經之路上的一個重要據點——朔州方麵並沒有給予他們太大的阻力。 這當然是因為大周皇帝聽信讒言,認為朔州節度使王忠益養寇自重,通敵叛國。 被仇恨沖昏頭腦的大周天子下旨將王忠益淩遲處死在長安。 一時間朔州軍群龍無首,自然沒有了狙擊北方蠻族的想法。 這一次作戰的結果對北方蠻族來說隻能說是差強人意。 雖然他們劫掠到了大量的金銀、糧食,可還是很難解決草原乾旱的問題。 哪怕是魔宗大祭司也不可能影響老天爺的決定。 祈雨這種事情隻能是盡人事聽天命。 老天爺死活不下雨,便是大祭司也沒有辦法。 長時間的乾旱會讓牧草枯死。 接下來牛羊就會因為沒有充足的食物而變得消瘦,最後也會活活餓死。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牲畜能否挨過這個冬天都是兩說。 但至少劫掠來的食物可以讓草原人活下去。牲畜死了,人活下來就還還有希望。 總比牲畜餓死,人也餓死要好的多。 魔宗大祭司算錯了一次,但他知道草原人和中原人之間的戰鬥遠遠沒有結束,接下來他還有一次機會,那次才是真正決定雙方命數的時刻。 趙洵接到馮昊用傳送術送來的親筆信的那一刻,心情是無比沉重的。 因為他很清楚,這件事鬧大了。 原本以為他一切占理,顯隆帝就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可現在看來他顯然低估了顯隆帝的無恥。 明明是魏王理虧,趙洵斬殺之也是為了平定魏王的叛亂。 可顯隆帝卻有倒打一耙的意思。 唯一的好消息是這次前來涼州調查的官員不是旁人,正是趙洵的頂頭上司馮昊。 馮昊和趙洵之間的關係不用多說,趙洵是馮昊一手提拔起來的,說是他的嫡係都不為過。 隻要趙洵沒有謀反,馮昊都肯定會死保他。 所以這次調查對趙洵是有利的。 馮昊乃是二品修行者,前來涼州應該不會太久。 趙洵如今要做的就是盡可能的搜集對自己有利的證據,並防止屆時有人忽然跳出來澆他一盆臟水。 涼州的叛亂基本已經得到了平定,那些謀反的軍官被斬殺後普通士兵們基本上已經沒有了反叛的心思,他們之前的編製被趙洵打亂後重新編營。 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叛亂再起。 士兵們彼此之間互相不認識,就不可能暗通款曲。 當然,還是要多留一個心眼的。 趙洵請書院的六師兄盧光鬥在各個營房中布下了一道符。 這樣一旦有人有異動趙洵就能第一時間的感應到。 未雨綢繆,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趙洵此刻是一點也不敢放鬆。 至少在馮昊抵達涼州之前他不希望再出現什麼幺蛾子了。 終南山,浩然書院。 山長和竹林劍仙姚言坐在二層樓裡對弈。 雙方不知已經這樣對弈過幾百盤了。 互有勝負,誰也不能完全壓製對方。 論修行境界,山長是當之無愧的舉世第一人。 可要說棋藝能和山長比試一番的人可不止一個。 “山長,你說皇帝會對趙洵不利嗎?” 落子之後,姚言有些發虛的問道。 “你是擔心鶯鶯吧。” 山長淡淡笑道:“放心好了,他們會沒事的。” 被山長說中心事後,竹林劍仙姚言麵色陡然一紅。 “咳咳,山長真的是料事如神,佩服,佩服。” “好了,你就不要再拍我的馬屁了。” 山長捋著胡須悠悠道:“其實我也沒想到小七十二會斬殺魏王,但是這個魏王確實做的太過分了,是該好好教訓一番。小七十二雖然用力過猛,不過倒是有老夫當年的幾分風采。” 聽到這裡姚言算是徹底放心了。 山長如此淡定,說明皇帝並不能把趙洵怎麼樣。 皇帝不能威脅到趙洵,自然也就不可能威脅到鶯鶯。 “但是這件事遠遠沒有結束。這次北方蠻族之所以南下,之所以號召了這麼多的同盟一起來長安,其實是因為魔宗大祭司算到了黑暗之門會在近期開啟。” 山長的語調陡然間變得沉重了不少,繼而嘆息一聲道:“所以他們才敢如此肆無忌憚的在我還在長安的情況下進攻長安城。” 黑暗之門? 姚言對這個詞有些陌生,剛想發問山長便接著說道:“傳說中黑暗之門每五百年會開啟一次。黑暗之門開啟後,來自另一個次元的人便可以通過黑暗之門來到我們的世界。來的人可能是好人,也可能是壞人,可能是神仙也可能是惡魔。” 姚言聞言,心中登時咯噔了一聲。 若真的像山長說的那樣,豈不是長安城危矣? 若是真的有無數魔鬼從黑暗之門穿出來,他們該如何應對? “但是黑暗之門的開啟條件很苛刻。首先必須是在五百年這個大節點上,其次必須有一場盛大的召喚儀式。隻有這些條件都滿足,才有可能打開黑暗之門。而據我所知,這個世界上掌握這個黑暗召喚術的人隻有魔宗大祭司一人。” 姚言聞言麵上露出了喜色:“如此說來倒也是簡單了,隻要我們殺掉了這名魔宗大祭司,豈不就是永絕後患了。至少五百年內不會再有人打開黑暗之門。至於五百年之後的事情,就不是我們能夠管得了的了。” 姚言的這番話倒也是有幾分道理,至今為止,沒有一個修行者能夠活過五百年。 便是強大的山長也不可能一直活下去。 生老病死,這是人不可避免的一個問題。 修行者也不例外。 如果說隻有魔宗大祭司掌握了這個黑暗之門的召喚術,最簡單直接的辦法就是殺死這個魔宗大祭司,永絕後患。 “沒有那麼簡單。” 山長搖了搖頭。 “魔宗大祭司的修為也是超品,雖然比老夫要差一些,可伱要知道超品要想殺死超品,必須是他跟你對決的時候。如果他不想跟你正麵交鋒,一個超品修行者是不可能殺死另一個超品修行者的。” 山長的這番話著實把姚言給弄懵了。 這是什麼意思? 什麼叫做一個超品修行者不可能在非戰鬥狀態下殺死另一個超品修行者? “換句話說,他可以跑。隻要他打算跑,我就不可能第一時間追到他的本體。” 山長嘆息道:“我追到的可能是一個幻象,可能是一具分身,可能隻是一個軀殼。” 他頓了頓道:“我這麼說你明白了嗎。” 這. 姚言當然聽得明白。 好歹他也是高品級修行者,自然明白打不過就跑的道理。 莫說是那幾位超品強者了,便是姚言自己都能做到創造幻象分身,並用這些東西來迷惑對手。 隻要做到了這點,即便是再高再強的修行者也無法在第一時間完成必殺。 這就是山長所說的一個超品修行者無法在非戰鬥狀態下殺死另一個超品修行者吧。 魏無忌也好,魔宗大祭司也罷,甚至是那個南蠻巫蠱師首領,他們都屬於超品修行者。 他們當然也有足夠的能力在短時間內創造出足夠多的分身來迷惑山長。 山長要想分辨出這些分身幻象需要時間,而等到山長分辨出來真假他們又能夠創造出新的分身幻象。 說白了,這就是一個無限循環的過程。 “那我們現在該做些什麼?” “靜觀其變。” 山長給出了一個道家人喜歡采取的方式。 “敵不動我不動。敵人若是沒有發力我們就靜靜等著即可。” 山長似乎很有自信。 “老夫之所以擔心黑暗之門開啟,並不是因為懼怕從黑暗之門走出來的東西。而是因為不知道黑暗之門那邊世界的生物,會是怎樣的一種行事準則。他們的思維會不會與我們迥異?他們的處事習慣會不會和我們不同?真要打起來,老夫覺得不光是這個世界,便是黑暗之門中的那個世界都不會有敵手。” “.” 聽了山長的這番話,姚言是真的服了。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誰能夠目空一切,那一定是山長。 但是山長的狂狂的有道理啊。 因為他就是世間最強者。 其他人綁在一起都不會有山長的統治力。 可以說山長就是這世間的鎮守神。 隻要有山長在他們就不必過於的驚慌。 “我懂了,隻是山長,趙洵和鶯鶯真的不會有事嗎?” 山長聞言白了姚言一眼道:“怎麼,我說的話你不信?” “那倒是沒有。” “若是實在放心不下,你就親自去看一看。這麼大的男人,怎麼做事婆婆媽媽的。” 山長哼了一聲道:“難怪鶯鶯有時候會責怪你。” “.” 若這麼評論他的是旁人,魏無忌早就不乾了。 偏偏這麼說的人是山長,他能怎麼樣? 隻能乖乖的聽著。 “要變天也不會有這麼快,何況還有老夫在。隻要老夫在,這天就塌不了。” 山長霸氣側漏的說道。 劍南道。 錦官城。 南蠻巫蠱師首領在卜算。 麵對著一個龜殼沉思了良久,他方是從神思之中抽離出來。 “大兇之兆啊。” 他剛剛卜算了一卦,從卦象上來看,確實是大兇之兆。 這讓南蠻巫蠱師首領十分的擔憂。 “難道說不久之後大周軍隊就會揮師南下收復劍南道?” 他知道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而是很高。 大周如今的國力雖然遠遠不能跟剛剛立國的時候相比,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還不是區區南蠻十幾萬人的部族能比的。 若是大周皇帝真的下旨動員,很快就能集結起一支幾十萬的大軍。 屆時幾十萬大周軍隊南下,雖然南蠻部族占據了劍門關擁有天險,但真的守得住嗎? 若是劍門關守不住,那錦官城肯定也是守不住的。 劍門關是他們最後的機會,一旦劍門失守,錦官城失守就也隻是時間問題。 作為南蠻部族的首領,作為一名巫蠱師,他知道現在自己肩負了十幾萬族人的性命。 是死守到底,還是趁著大周軍隊還沒有南下及時撤離到南方的大山之中? 他的一個決定很可能在短時間內決定很多事情。 他必須要仔細權衡,分析利弊。 “或許我得問問巫神的意思。” 南蠻巫蠱師掌握了通靈術,能夠和上古巫神進行溝通。 南蠻巫蠱師首領相信值此時機,巫神一定會給予他指引。 經過一段時間的長途跋涉,馮昊抵達了涼州城。 來到城門下的時候他著實吃了一驚。 隻見涼州的城墻上懸掛了不少的頭顱。 這些頭顱有的已經風乾,有的則是半腐,有的則是能夠看到骨頭。 馮昊強忍住自己想要嘔吐的惡心感覺,屏住呼吸縱身一躍便輕鬆的進入城中。 對修行者尤其是高等級修行者來說根本不需要從城門進入城中,那是對他們修行能力的侮辱。 馮昊進入城中後直朝趙洵所在的別院而去。 如今不僅趙洵在此,以吳真卿為首的欽差慰問團也全都住在這個別院。 想想也覺得可笑。 這個欽差慰問團本來的目的是為了慰問河西軍,誰曾想卻成為了魏王的送葬隊。 馮昊搖了搖頭邁步進入了別院。 亮出身份說明來意之後,馮昊徑直被帶到了趙洵的住處。 趙洵見馮昊來了,連忙上前拱手見禮道:“屬下不良人趙洵參見馮大人。” 不管如今趙洵的身份如何,不管他的官位高低,總之馮昊是他的領路人。是馮昊把趙洵帶到不良人衙門中的,也是馮昊不斷的給趙洵機會,信任他培養他。 吃水不忘挖井人,趙洵不是忘恩負義的人,所以在馮昊麵前他永遠都是那個服從命令的屬下。 “你的事情我都聽說了,陛下這次叫我來就是調查這件事。” 馮昊環顧一番,確認沒有人在偷聽,遂壓低聲音道:“魏王真的謀反了嗎?” “當然,屬下也是在親眼看到西域聯軍攻到涼州城下才確信了這點。” 趙洵頓了頓道:“當時西域聯軍就和涼州軍混在一起。他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膠不離,甚至是紮營都在一起。” 見趙洵說的斬釘截鐵,馮昊點了點頭道:“你有足夠的證據嗎,人證物證。” 斬殺藩王不論如何不是一件小事。 如果沒有充足的證據證明魏王確實是謀反叛國在先,趙洵就會惹上殺身之禍。 “有的,涼州軍的士兵中有一些認證,書院的師兄師姐們也可以作證。我這裡還有魏王送給西域聯軍統帥和延沃爾的一份手書,上麵加蓋了魏王的大印。” 趙洵做事向來都是滴水不漏,這一次更是細心到了極致。 聽到這裡馮昊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這便好了。魏王殿下的屍首在何處?” “屍體已經裝進了棺材,首級還懸掛在城頭。” 趙洵如實說道。 “胡鬧!” 馮昊聽到這裡又氣又笑道:“速速把魏王的首級取下來與屍體裝在一起送回長安。魏王即便謀反那也是藩王,即便是被去除出宗室名錄那也是隻有陛下才能做的決定。殺人不過頭點地,既然魏王已經伏法,你就不要得理不饒人了。” 大周說到底還是一個人治的時代,趙洵也知道他能做到這個份上已經是極限了。 萬一顯隆帝真的發起瘋了像瘋狗一樣的撕咬,也不是趙洵希望看到的。 “好,屬下這就命人去辦。” 其實趙洵還是針對魏王的首級做過一些處理的。 對一般被斬首的軍官,趙洵直接命人將他們的首級懸掛在了城墻上。 而對於魏王的首級,趙洵命人對其做了一些防腐處理,之後塗抹上了一些生石灰,確保首級不會腐化。 他早已經料到顯隆帝會命人把魏王的屍體和首級送回長安,所以特地做了如此處理。 正所謂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顯隆帝這個不做人子的狗皇帝若不見到魏王的人頭肯定不會死心的。 馮昊作為魏王謀反案的調查人,肯定要盡可能的把證據保留下來,最後再呈遞給顯隆帝。 對此趙洵也不會要求過多,畢竟他也知道馮昊在此案中是十分為難的。 雖然馮昊有心袒護他,但不好做的太過太明顯。 在把魏王的屍體和首級裝到棺材裡後,趙洵也算是鬆了一口氣。 人死燈滅,這件事也算是塵埃落定了。 既然來查探詳情的是馮昊,就證明了顯隆帝不會過多的針對趙洵。隻要不再鬧出什麼幺蛾子,這件事應該就可以翻篇了。 時至今日趙洵總算是出了一口惡氣,顯隆帝父子欺人太甚。 魏王的人頭便算是對顯隆帝的一個警告,告訴他以後不要太過囂張,否則下場和魏王沒有什麼區別。 趙洵是最擅長秋後算賬的,別管你是天王老子還是陸地神仙,該清算的時候一樣都跑不了。 和延沃爾單手挽著馬韁,望著不遠處的沙丘神情很是嚴肅。 自打涼州變故以來,他便決定和群龍無首的涼州軍分道揚鑣。 西域聯軍要想返回西域,首先得沿著河西走廊一路西行。 他們隻有穿過瓜州、沙洲,才能最終出關返回西域。 如此將不可避免的和沙洲軍、安西軍起沖突。 這是和延沃爾眼下不希望看到的。 因為在他看來,眼下的西域聯軍早已經沒有了士氣。 一支沒有士氣、沒有心氣的軍隊何談去戰鬥? 勝利可以掩蓋很多東西,可以讓矛盾淡化,可一旦失利,矛盾就會接踵而至。 眼下尚且不算是太明顯,可一旦這支軍隊受到安西軍、沙洲軍的阻擊,矛盾就會徹底爆發。 所以和延沃爾必須小心翼翼的率領這支軍隊撤離,盡可能的避開安西軍、沙洲軍的伏擊。 隻有他成功的把這支聯軍帶回西域,休養生息一段時間,才能把矛盾徹底緩和。 不然他就將成為西域的罪人,甚至被當做替罪羊拋出來。 和延沃爾知道一個人犯了眾怒是什麼下場。 人和野獸其實本質上沒有太多的區別,都會趨利避害,都會把責任往別人的身上推。 隻不過人有的時候表達的更加冠冕堂皇罷了。 “快到沙洲地界了。” 和延沃爾望著茫茫的沙漠,心情極為復雜。 缺水是他們現在麵臨的最大問題。 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找到水源,接下來他們將麵臨很尷尬很現實的問題。 在沙漠之中缺水比斷糧還要可怕。 人在極度缺水的情況下會出現虛脫,甚至會出現幻覺。 這種情況下,甚至會把自己身旁的袍澤視為敵人。 和延沃爾知道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了。 他派出了數百人去偵查水源,務必要在第一時間找到一個結果。 “稟報大都護,在距離沙洲城外兩百裡處發現了西域叛軍的蹤跡。” 沙洲城中,劉霖的一名親兵單膝跪地,雙手抱拳稟報道。 “好,真的是太好了!” 聽到這個消息劉霖別提有多興奮了。 一直以來他都想要對西域叛軍復仇。 正是西域叛軍的突然倒戈使得他們不得不退出安西都護府,來到沙洲。 也正是因為西域叛軍和涼州叛軍的相互勾結,使得沙洲城中一夜之間燃起了熊熊大火。 若不是他們及時做出應對驅逐了叛軍,怕是現如今沙洲城也已經落入到了敵軍之中。 可以說劉霖和安西軍在西域叛軍手中吃足了苦頭。 劉霖想要報仇,想要讓西域叛軍也嘗一嘗被人算計的滋味。 血債血償,有債必償。 這是劉霖處事的準則。 “傳令下去,全軍出擊,我們要在他們沿線伏擊,這一次一定不能把這些西域雜胡再放跑了。” “遵命!” 親兵立即抱拳領命道。 安西軍的執行力還是相當高的,在劉霖的一番號令後立即集結完畢。 劉霖在誓言中明確表示這一次他們要讓西域叛軍把在他們身上拿到的東西連本帶利的還回來。 所以他們一定要主動出城伏擊。 這樣他們將占據主動,即便西域叛軍想要繞路跑路他們也能夠在第一時間做出應對。 “本將軍已經跟沙洲軍的統帥說過了,他們會駐守在沙洲城中。這樣即便情況有變他們也能夠根據具體的局勢做出針對性的布置。” 稍頓了頓,劉霖繼而接道:“大家都是有血有肉的男兒,都明白知恥而後勇的道理。我們安西軍沒有一個孬種。那些西域叛軍趁人之危奪走了安西都護府的榮耀,我們要不要把它重新奪回來!” “要!” “要!” “要!” “西域叛軍他們人困馬乏,已經是強弩之末。我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給予他們致命一擊。” “殺殺殺!” “報仇,我們要報仇!”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殺了他們報仇!” “是時候展現安西軍真正的力量了!” “這一次必須要狠狠給他們點顏色瞧瞧,叫他們看看誰才是真正的西域霸主!” “我們都聽大都護的,大都護您就吩咐吧。弟兄們一定會遵命照做。” “對啊大都護,您一聲令下,弟兄們莫敢不從!” “弟兄們就等您一聲令下了!” 劉霖見群情激昂,一時間心中十分興奮。 “好,弟兄們都是好樣的,不愧是我安西軍的熱血男兒。” 他雙手向下壓了壓,示意眾將士稍安勿躁。 等將士們安靜了下來,劉霖方是清了清嗓子道:“我們即刻出發,前往沙洲城外伏擊,這一次我們要把失去的東西全部奪回來!” 沙漠之中忽然起了沙塵暴,這對於西域聯軍來說著實不算是一個好消息。 因為他們很清楚在茫茫沙漠之中爆發沙塵暴意味著什麼。 他們沒有任何可以遮蔽躲避的地方,沙塵暴可以將他們徹底淹沒。 “快,快將馬匹、駱駝圍成一堵墻,躲到這堵墻裡麵去。” 和延沃爾幾乎是聲嘶力竭的下令道。 他很清楚這是唯一對抗沙塵暴的方式。 雖然仍然不可避免的會有人被卷走,但已經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損失。 雖然西域聯軍此刻各方心態已經出現了問題,但是在生死存亡之際他們也知道沒有置氣的必要。 和延沃爾所說的確實是當下最合適的選擇。 他們遵命照做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損失。 很快,十幾萬大軍便將他們能夠用到的所有馬匹、駱駝圍在了一起。 所有人鉆進了這些馬匹、駱駝圍好的空間內以躲避風沙。 沙塵暴肆虐著,天空中幾乎都是一片沙塵,完全看不清楚東西。 這些西域士兵們畏縮在一起,報團取暖。 就連和延沃爾自己都感受到了恐懼。 這是發自內心的恐懼,這是來自於心靈深處的恐懼。 因為他很清楚,如果沙塵暴繼續這樣下去,隻用半天就能夠把他們全部吞沒。 “神啊,請保佑我們吧,不要用這種方式懲罰我們了。” 和延沃爾在心中默默祈禱,祈禱神能夠聽到他的聲音。 但他聽不到神的回應,能夠聽到的隻有沙沙的聲響。穀怎 不知時間過去了多久,沙塵暴終於減弱了。 和延沃爾抬頭看了一眼天,發現他竟然能夠透過烏蒙蒙的顏色看到天了。 呼。 和延沃爾長鬆了一口氣。 不容易,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雖然整個軍隊都幾乎被沙塵暴掩埋,但是他們結成的陣型還是很好的保存了他們的性命。 從沙子堆裡艱難的鉆了出來,西域聯軍以一種最原始的方式跪倒在沙丘上朝著西方的方向磕頭。 在他們看來,他們這一次之所以能夠死裡逃生,就是因為神的庇護保佑。 所以他們在感謝神,感謝神的庇護。 “咳咳,下令清點人數,馬匹、駱駝的數量。看看還剩下多少乾糧和水。” 逃過一劫之後,和延沃爾知道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清點損失和現有的物資。 隻有弄清楚了這點,他才好決定下一步該怎麼做。 繼續盲目的押下去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對他們來說隻有走出了這片戈壁灘,才有返回西域的可能。 如果一直在這片茫茫無際的大沙漠之中打轉,那是不會有前途的。 可是情況和他預料的似乎有些不同。 長時間的錯誤判斷使得他的個人威望出現了極大程度的下降。 幾乎所有聯軍部族都開始對他的決定質疑。 “真的是太過分了,真的是太過分了!” 和延沃爾直是要被氣炸了。 他怎麼也不敢相信,這些士兵們都敢不聽他的。 一定是那些部族的軍官在暗地裡慫恿! “大家聽我說一句。這種時候不是鬧情緒搞分裂的時候。我們要想走出這片大沙漠就必須要一條心。若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那是不可能走出這片大沙漠的。” 和延沃爾盡量讓自己的情緒冷靜下來。 如果他也被激怒,那就真的徹底完了。 他必須要盡可能的保持冷靜。 “我們一直都跟著你走,可結果呢。你一開始建議我們追擊安西軍,我們一路追到了沙洲。人家躲到了城裡,你叫我們在城外圍著。我們傻傻的聽你的話了,可結果呢?傻傻的等了大半個月。後來好不容易來了一個涼州軍,你跟涼州軍首領達成了協議,我們裡應外合本應該順利的拿下涼州軍的。可結果呢?還不是功虧一簣。” “是啊,沙洲城拿不下來,當時大夥兒都建議就此返回西域,可是你還是一意孤行,非要跟著那些涼州軍去什麼涼州。當時你腦子裡也不知道想的是什麼。長安?你知道長安距離這裡有多遠嗎?就算我們真的抵達了長安城外,我們也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到了那時,你覺得我們還有一戰之力嗎?” “對啊,長安據說被北方蠻族和南方蠻族圍攻,連東越劍閣的大劍聖魏無忌都親自進場了。可是結果呢?這麼多人圍攻之下,長安城仍然固若金湯。你憑什麼認為我們就一定能夠拿下長安城?” “你太自負了,太剛愎自用了。作為統帥你隻相信自己的判斷,而完全不把大夥兒意見放在眼裡。我們給出了你那麼多的建議,可結果呢,你有采納哪怕其中的一條嗎?” “大夥兒本來趕走了安西軍,就可以在西域吃香的喝辣的,可是信了你的邪,偏偏要來到這種地方吃土。” 和延沃爾這下徹底人麻了。他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隻說了一句話,這些士兵們就會說這麼多。 他好像捅了一個馬蜂窩一樣,弄得一發不可收拾。 “算了,既然如此,我們也不用再跟他廢話了,他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立功,從來沒有把大夥兒的利益放在心上。既如此,我們不妨一拍兩散。” “對,一拍兩散,就此分了好了。我們各回各家。” 西域聯軍本就是三十六國各自出兵臨時拚湊在一起的。 當初他們之所以可以組成聯軍,就是因為有著共同的利益。 但是現在情況完全不同了。 西域聯軍麵臨絕境,幾乎看不到希望。 這種時候本就鬆散的聯盟更是出現了裂痕。 有的人可以共患難,有的人卻隻能共富貴。 西域聯軍就屬於後者。 麵臨這種局麵,和延沃爾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了。 若是以往他肯定會表現的強勢無比,下令捉拿挑頭的士兵並軍法處置以儆效尤。 可現如今,局麵已經接近失控,若是他再表現的強勢肯定會激起眾怒。 到了那時別說這些親兵了,便是再給他幾千人也無法控製住局麵。憤怒的士兵們肯定會把他手撕了。 “你們,你們這是要做什麼!” 合延沃爾怎麼也不敢相信他也會有眾叛親離的那一天。 可至少從現在看來,事實確實如此。 西域三十六國是一個鬆散的利益聯盟。 他們是因為利益走到一起,自然也可能因為利益而分散。 至少從眼下看來這一天真的到來了。 “不要跟他這這裡多費唇舌,這沒有意義。” “對呀,我們自此天各一方。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我們兩不相乾。” “對!” 合延沃爾的肺都要氣炸了,可他也知道現在沒有什麼更好的解決辦法。 他沒有能夠拴住這些家夥的東西。以前是靠許以重利。現如今沒有了利益,這些家夥自然也就沒有理由跟著他。 “你們可想清楚了,這是在茫茫的沙漠戈壁灘裡,若是我們走散了那可是很危險的。不僅僅有沙塵暴,若是沙洲軍和安西軍再次殺出來了呢?你們有想過這個問題嗎?” “你就別在這裡唬人了。沙洲軍,安西軍?他們距離我們有多遠?何況我們還是繞著沙洲城走的。他們難道是有毛病嗎,好好的不在城裡待著,專門跑出來到沙漠裡吃沙子。你以為所有人都和你一樣愚蠢嗎?” 合延沃爾一時間被嗆的說不出話來,直是不知道該接些什麼好。 他隻能眼睜睜的看著西域各部分散離去。 最後走的一半,留的一半。 十幾萬的聯軍大軍最後隻剩下了七八萬人。 雖然心裡很難受,但是合延沃爾知道現在他必須要鎮靜、堅強起來。 這七八萬人還指望著他呢,他必須振作起來把這些人帶出沙漠,帶回西域去。 “沒有人能夠阻止西域人的回家的願望。沒有人!” 在劉霖的率領下,安西軍及時來到了沙漠邊緣準備伏擊西域軍隊。 令劉霖感到驚訝的是,似乎西域軍隊並不像是他們想象中的那麼多。 “大都護,看敵軍的樣子應該是隻有幾萬人啊,這樣子不像是十幾萬的規模啊。” “確實啊,難道說其中有詐?” 劉霖的統兵經驗十分豐富,根據他的判斷,對方的兵力頂天了也就有七八萬人。而西域聯軍一開始可是有十幾萬人的。 這裡麵就算有水分,也不可能攔腰斬。 這說明要麼在前往涼州或者回到沙洲的過程中出現了變故,西域聯軍瓦解了,要麼就是他們打了一場大戰出現了折損。 不論是哪種情況,對劉霖來說都是個好消息。 安西軍的數量相較於西域聯軍原本是處於劣勢的。 現如今雙方的兵力差距卻沒有那麼大了。 不論怎麼看,這都是極好的。 隻要安西軍能夠趁其不備發動突襲,成功的可能性將極高。 “大都護,您就下令吧,弟兄們一定把這幫雜碎撕成碎片。” “對啊大都護,隻要您一聲令下,我們就把這群雜碎千刀萬剮。” 安西軍最痛恨的就是叛徒。西域聯軍在背後捅了一刀,這個仇他們會記一輩子。 合延沃爾感覺自己要昏迷過去了。 酷熱的毒日頭高高的懸掛在正上方,將人炙烤的猶如一塊肥肉,不斷的出油。 合延沃爾明顯感覺到自己的後背已經濕透,前襟也被汗水浸濕,整個糊在身上,這種黏糊糊的感覺別提有多難受了。 合延沃爾感覺自己是中暑了。 長時間的缺水,加上烈日的炙烤使得他甚至一度出現了幻覺。 仿佛他能夠在茫茫的沙漠之中看到大周軍隊。他似乎能夠看到安西軍的旗幟。 這是怎麼一回事? 好端端的安西軍怎麼可能出現在沙漠中? 這不可能,這一定是他出現了幻覺。 這不可能! 合延沃爾不停的給自己心理暗示。 “將軍小心!” 便在這時親兵的一聲呼喝令合延沃爾反應了過來。 他看到一隻箭矢朝他的麵門射來。 合延沃爾連忙將身子一趴,趴在了馬背上將將躲過了這一擊。 這一箭射的力道十足,若是被射中,合延沃爾肯定是難逃一死。 還好他躲避的及時。 合延沃爾還沒有來得及鬆一口氣,便見一陣箭雨朝他們潑來。 合延沃爾強自深吸了一口氣,努力平復下心情。 “快躲起來,躲起來。” 沙漠之中沙丘就是天然的掩體。 他們隻要第一時間躲到沙丘後麵,就能夠規避掉大部分的箭矢。 很顯然他們是被伏擊了。 而能夠在這裡伏擊他們的多半是安西軍。 馬賊不可能有這麼大的規模,也不可能有這麼多的箭矢。 雖然場麵一度有些慌亂,可合延沃爾畢竟經驗十分老道豐富,還是第一時間做出了應對。 士兵們自然是遵命照做。 那些不聽指揮不服管教的早就跟合延沃爾分道揚鑣了。肯留下來的都是對合延沃爾馬唯命是從的。 即便偶有不滿的,為了活命也隻能隨大流。 大周軍隊的箭矢就像是海浪,一波接著一波。 西域聯軍隻覺得被壓的喘不過氣來。 合延沃爾心中暗暗罵道,安西軍真的是會挑時候。 偏偏是西域聯軍分裂之後他們才來伏擊。 如今正是合延沃爾實力最弱的時候。 這個時候西域聯軍幾乎沒有還手之力。 “耐住性子,千萬不要在這個時候冒頭。” 合延沃爾一而再再而三的強調道。 在他看來眼下是生死存亡的時機,絕對不能冒失。 這個時候一個大意都可能葬送全部軍隊。 “沖鋒!” 劉霖見西域叛軍已經被安西軍的火力完全壓製,便選擇下令進攻。 “遵命!” 安西軍早就憋著一股勁,此刻更是一股腦的開始沖鋒。 西域聯軍此刻占據著地形優勢,但是他們在士氣上處於劣勢。 “頂住,還擊!” 合延沃爾見安西軍竟然敢在這個時候發起沖鋒,心中暗暗一驚。 這種時候不攢射還等什麼? 一波箭雨潑下來,定能叫人潑個透心涼。 合延沃爾很清楚眼下是他阻擊安西軍的最好時機,如果這個時候不能對安西軍造成重創,那麼接下來就艱難了。 安西軍的沖鋒速度顯然超出了西域胡族的意料。 他們的沖鋒速度快如閃電,電光火石之間就沖到了沙丘之上。 而且他們渾身都穿著明光鎧。這種鎧甲在大周軍隊的鎧甲上可以說是覆蓋性最好的一種。 尋常的箭矢根本不可能穿透明光鎧,自然也就傷不到他們分毫。 正是因為有了明光鎧的庇護,可以使得安西軍無所顧忌的發動沖鋒。 他們心中都憋著一口氣要證明自己,要洗刷屈辱。 被西域雜胡欺負,這個仇若是不報他們豈不是白白在世上活了一遭。 以長槍兵、陌刀手為首的安西軍發起了第一波沖鋒,其餘士兵則是跟在他們的身後。 西域胡族哪裡見過這樣的陣仗。這些家夥簡直是不要命了啦。 安西軍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勇猛了? 媽呀。 橫的怕不要命的。 這句話完全沒有毛病。 西域聯軍本就是欺軟怕硬的存在,麵對比他們實力更勝一籌的安西軍,他們便下意識的向後退縮。 “救命,救命啊!” 陣營之中不知是哪個西域胡族士兵先大喊了一聲,接下來其餘士兵紛紛做鳥獸散。 合延沃爾見狀大怒。 未戰先怯,這仗還怎麼打? “軍法隊上前,若有敢臨陣脫逃者,立斬無赦!” “殺殺殺!” 在合延沃爾的嚴格命令下,軍法隊立刻斬殺了十幾人。 鮮紅的血液潑灑在黃沙上,瞬間將黃沙染成了紅色。 這景象自然是讓人觸目驚心的。 那些還企圖逃跑的士兵立刻嚇得不敢動彈。 他們雖然想要逃命,但麵對軍法隊的屠刀還是慫了。 跟安西軍血拚還有一線生機,若是後退則是必死無疑。 所以他們寧肯選擇上前和安西軍血拚一番。 “跟他們拚了!” “對啊,弟兄們跟他們拚了。” “殺一個賺一個,殺兩個賺一雙!” 生死存亡之際,幾乎所有人都使出了渾身氣力。 對他們而言要想死中求活,就得暫且忘記恐懼。 唯有如此他們才有一線希望。 合延沃爾能夠看到安西軍的帥旗。 在那麵帥旗下應該就是他的老對頭劉霖的了。 對劉霖合延沃爾可謂十分的了解。 作為安西大都護,劉霖執掌安西軍兵權七載。 在七年時間內,劉霖做了很多事情。諸如屯田,諸如募兵,諸如修建戍堡。 正是在他的治下,安西軍變得越發的強大,也正是在他的治下,原本已經中斷多年的絲綢之路又變得暢通。 可這對於合延沃爾來說絕對不能算是什麼好消息。 因為安西軍越強勢,西域諸國的日子就越難過。 所以合延沃爾一直在找機會阻擊安西軍,意圖使其重創。 可是他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 直到中原動亂,長安危急。 合延沃爾看到了機會,組織西域三十六國一道發動了突襲,逼得安西軍撤離了西域。 本以為這會是雙方之間一個十分重要的轉折點,誰曾想隻轉變了短短一瞬。 沒過多久安西軍就又把局勢搬了回來。 而西域聯軍剛剛分裂,安西軍以逸待勞。 此消彼長之間,雙方的戰鬥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但是哪怕在這種情況下,合延沃爾還是得硬著頭皮作戰。 不然怎麼辦呢? 難道洗乾凈脖子等死嗎? “不想被安西軍砍掉腦袋都就給老子用力一些,不想被他們像屠豬殺狗一樣的殺光就給老子拚命!” 合延沃爾很清楚這個時候落敗意味著什麼。 安西軍不會對他們有任何的憐憫,他們也不會留下俘虜來吃掉他們的糧食。 但凡他們戰敗,等待他們的隻有死亡。 安西軍會把他們的首級割下,壘砌起來堆成京觀。 不想丟掉性命,隻有拚死一搏。 “跟他們拚了!” “跟他們拚了呀!” 越是這種艱難的時候,人的求生欲望越能迸發出來。 對這些西域聯軍來說,眼下已經是最為艱難的時刻。 他們十分清楚現在必須拚命了。 “跟他們拚了!” 眼瞅著安西軍的士兵們沖到了最前麵,短兵相接已經不可避免,所有士兵已經亮出了彎刀,和安西軍的士兵們沖作一團。 短兵相接,白刃血戰。 這種時候最考驗的就是勇氣。 誰的勇氣更盛,誰就能在戰鬥中占據絕對的主動。 氣勢更盛的一方可以在一開始就壓製住對手,整個戰鬥周期過程中優勢就會一直保持。 誰都不願意先泄掉這一口氣。 所以他們都是拚盡了全力。 合延沃爾和劉霖在遠處觀察著戰局的變化和發展。 在他們看來,當下的局麵並不像是表現出來的那麼混亂。 士兵們雖然扭打在一起,可是涇渭分明。 袍澤之間也會互相照拂,避免出現被敵軍偷襲的情況。 他們可以毫無顧忌的把自己的後背交給袍澤,因為信任。 安西軍的士兵們最信任的就是袍澤們。 長時間的相處使得他們熟悉夥伴的每一個習慣。 哪怕是一個細微的表情也能夠讓他們秒懂。 “殺雜胡!” “跟他們拚了!” “殺一個賺一個,殺兩個賺一雙!” “殺殺殺!” 西域胡兵們短時間內顯然是被殺破了膽。 安西軍的這三板斧砍下來直是把他們砍的懵了。 陣型一旦被沖散,接下來的就很難在短時間內聚攏。 安西軍麵對的是一支破碎不堪的軍隊。 分割戰場是他們的拿手好戲。 隻要把對方的軍陣分割開來,接下來就進入到了他們最為擅長最為熟悉的階段。 安西軍的沖擊力在這一刻體現的淋漓盡致,根本沒有人能夠在他們的沖鋒下挺過一炷香的時間。 果不其然,如同劉霖預料的那樣,安西軍在一波沖鋒之後,西域聯軍開始出現了大規模的潰散。 他們開始四散逃命。 哪怕是合延沃爾的軍法隊揮動大刀也無法阻止這種潰散。 安西軍太恐怖了,他們的地戰鬥力強大到讓人難以置信。 在這種情況下,血肉之軀的凡人根本不可能阻擋,也隻有死人能夠無懼了。 … … 這場戰鬥幾乎沒有任何的懸念。 安西軍所展現出來的鬥誌和決心不是西域聯軍可比的。 更不用說雙方一個是以逸待勞,一個是困乏不堪。 在戰鬥欲望上就不可同日而語。 在劉霖的指揮下安西軍快速的收拾戰場。 除了有少數西域胡兵慌亂之下鉆到了沙漠裡,幾乎所有胡兵都被斬殺。 這對於安西軍來說無異於是一項重大突破。 他們徹底抹掉了心結,徹底戰勝了自己。 自此之後他們對於西域胡族不會有任何的恐懼。 戰後劉霖下令把這些西域胡兵首級割下來帶回沙洲城去。 按照大周軍隊的規定,軍功是按照首級數來計算的。斬首敵軍的首級數量越多,所累積到的軍功自然也就越多。 安西軍的將士們這次斬首數萬西域胡兵可以稱的上是一場名副其實的大捷了。 有如此多的首級足夠他們所有人來分。 所有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悅。 封爵不封爵的另說,但至少可以獲得真金白銀的賞賜。 這些對他們來說很重要。 大家夥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拚命,所圖的不就是個封妻蔭子嗎? 如果有機會他們一定要告訴家人這個好消息。 … … 涼州城。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取證,馮昊已經確定趙洵可以性命無憂了。 不管是人證還是物證都很豐富,足以證明趙洵斬殺魏王時魏王已經勾結西域胡族叛亂,並且要揚言打到長安做皇帝。 魏王有如此罪名,趙洵斬殺他就沒有任何的問題。 如果顯隆帝要治趙洵的罪,就等於承認魏王的叛亂是合法的。 這是絕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當然具體操作的流程還要再優化一下,確保不會出現什麼差池。 一切安排妥當之後趙洵就可以回到長安了。 … … 趙洵寫了一封信,托恩師青蓮道長護送他全家去終南山小住。 趙家在終南山本就有別業,但此去卻不是為了消遣,而是避難。 雖然趙洵知道顯隆帝百分之九十九都不會胡來,但萬一顯隆帝犯蠢真的做了那百分之一呢? 未雨綢繆,做萬全打算才是最保險的。 至於山長那邊趙洵也寫信打了招呼。 雖說浩然書院一般來說不對世俗之人開放,但凡事都有例外。 顯隆帝這廝不做人子,山長是知道的。 趙洵斬殺魏王山長也是知道的。 兩者聯係到一起,山長自然就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 隻要家人們住進了浩然書院,情況就會很樂觀。 顯隆帝這廝總不可能派人去書院抓人吧? 山長還不得把顯隆帝打成豬頭。 以山長的本領要想出入皇宮就和吃飯喝水一樣簡單。 皇宮禁製? 山長根本就沒有放在眼裡。 顯隆帝心裡隻要有點逼數就不要去觸書院的禁忌,不要碰山長的底線。 否則山長會讓他明白誰才是大周真正的主宰。 準備好一應事宜後趙洵便準備返回長安了。 原本趙洵是想要前去沙洲的,出現了這麼大的變故,隻能暫且作罷。 還別說,出門在外這麼久,趙洵還真的有些想家了。 一想到自家妹子那萌萌的小臉,趙洵便覺得渾身都被治愈了。 … … 長安,成國公府。 成國公看著妻子大包小包的收拾,嘆了一聲道:“少拿點吧,我們不過是去終南山小住,又不是不回來了。有必要拿這麼多的東西嗎?” “老爺,天知道我們這次一去要待多久啊。你說這洵兒也真是的,不管魏王謀反也好,叛國也罷,那也該交給陛下來裁決,他怎麼就自作主張把魏王給殺了呢。現在倒好,我們全家都得躲著。” “哎,你也少說兩句吧。你不在那裡不知道洵兒的處境。洵兒這一年來成長了不少再不是當初那個愣頭青了。我倒是覺得洵兒這麼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你啊…” “對了,丹姝怎麼還沒來?” “我去瞧瞧,說不準又賴床睡回籠覺了。” “都什麼時候了,快把她叫來!” 約莫一炷香的時間後,趙家人百餘口人在花園裡集合完畢。 青蓮道長吳全義掃了一眼沉聲道:“都到齊了吧?” “嗯。都到齊了。” 作為一家之主,成國公趙淵這個時候當然要站出來。 對他來說,眼下是趙家生死存亡的時刻,由不得絲毫的大意。 “好,那我要用傳送陣了。” 青蓮道長擔心如果坐馬車出城會被守城的士兵卡住。 尋常時候自然沒有哪個大膽的士兵敢卡成國公一家。 可誰叫趙洵現在冒犯天威了呢。 在案子塵埃落定之前,青蓮道長也不敢確定顯隆帝會作什麼妖。 最保險的方式便是通過傳送陣把趙洵一家轉移到終南山去。 一個個轉移太慢,是以吳全義會畫一個足夠大的傳送陣,一口氣把趙家一家老小全部送走。 這當然不容易,短時間內消耗如此多的真氣,青蓮道長會有半年時間都處於虛弱的狀態。 但是青蓮道長無怨無悔。 誰叫這是在幫他的好徒兒趙洵呢。 這可是他的心頭肉。 “成國公,看到光圈的那一刻你們就都按照順序走進來。” 趙淵點了點頭:“有勞了。” 吳全義見已經交代妥當,便點了點頭:“好了,開始了。” 隻見他開始沉聲念起了口訣。 隨著口訣聲響起,一個光圈果然出現在成國公趙淵的麵前。 趙淵猶豫了片刻,還是邁出了步子。 他雙腳踏進光圈的那一刻,身子便消失了。 接下來趙家的其他人按照預先排好的順序有條不紊的邁入了光圈之中。 吳全義在整個過程中必須要保持光圈一直存在,直到所有人踏進去之後才能取消施法。 這對他來說無疑於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因為他從沒有在短時間內為這麼多人同時度送傳送陣過。 不知不覺間吳全義的汗水已經從額頭冒出滲下,他的體力也在慢慢的流失。 為了維持體力持續保證傳送陣可用,吳全義不得不把真氣從體內逼出。 這是巨大的消耗,但他必須這麼做。 因為一切都是為了趙洵。 … … 當成國公趙淵再次睜開眼時,發現自己身處的是一處洞天福地之中。 這裡山青水秀,又有大片的竹林。 恍惚間趙淵以為自己身處江南水鄉。 隻見一個手中拿簫的俊秀男子主動朝他走來,待走至近前他主動行禮道:“想必您就是成國公趙淵了吧?” 他頓了頓,繼而笑道:“在下姚言,乃是山長的好友,也是令郎的至交。” “唔,原來的姚先生。” 趙淵笑道:“常聽洵兒提起你。” “真的嗎?” 姚言聞言雙眸中射出一抹精光,十分得意道:“令郎都說我些什麼。” “呃,隻是提及一二,具體是什麼記不清楚了。” 趙淵雙手一攤如實說道。 “呃…” 這下場麵一時有些尷尬了。 姚言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隻能清了清嗓子以掩飾尷尬。 “隻有成國公一個到了?” “沒有,陸陸續續還有百十口人。” 趙淵剛剛說罷,就見小蘿莉趙丹姝蹦蹦跳跳的從傳送陣的光圈中走了出來,就像是一隻大白兔。 “哇,爹爹,這裡好漂亮啊。我們就要在這裡小住嗎?” 小蘿莉對眼前的一切都是好奇無比的。 “想不到哥哥讀書的地方就在這裡?” “呃,你喜歡這裡對嗎?” 趙淵寵溺的把趙丹姝摟在懷裡,柔聲道:“喜歡我們就在這裡多待一段時間。” 趙洵給趙淵寫的家信裡明確的告訴趙淵盡可能的在終南山浩然書院多待一段時候。 眼下隻有書院是絕對安全的地方。 隻要待在書院,就可以保證沒有性命之憂。 趙洵在信中說能忍則忍,切莫要因為一些小事而亂了方寸。 凡事等到他回到長安再從長計議。 趙淵對此深以為然。 對顯隆帝的性格趙淵十分了解。 這位陛下心眼端是比針鼻還要小,吃不了一點虧。 如今他的兒子被趙洵殺了,心裡肯定是十分不爽的。 雖然顯隆帝的嘴上可能不說,但暗地裡不一定會使什麼絆子。 暫時的避其鋒芒是當下最合適的選擇。 趙淵也不知道他們要在終南山待多久的時間。 但隻要一日趙洵不回來,他們一日就不會返回長安城。 陸陸續續的趙家的百十口人都通過傳送陣來到了終南山浩然書院。 他們剛剛進入到書院時候的表情和趙淵、趙丹姝如出一轍。 在他們看來這簡直就像是桃花源一般的存在。 姚言見最後吳全義從光圈之中走了出來,便上前拱手打招呼道:“青蓮道長別來無恙啊。” “是竹林劍仙姚先生啊,許久不見。” 長安城的這些頂級修行者大多都認識。更不用說青蓮道長和姚言曾經在江南道的時候並肩作戰過,那情義非比尋常。 說他們二人是過命的交情都絲毫不為過。 當然了,這一切都是因為趙洵。 若不是趙洵他們的關係也不會如此的要好。 “山長應該都知道了吧?” “當然,趙洵已經給山長寫過信了。” 聰明人之間的對話就是這麼的簡單輕鬆加愉快。 很快姚言便帶著一行人往書院內山而去。 書院占據了終南山一整座山坳。 其中有外山,內山之分。 外山主要居住著山長所招收的三千外室弟子。 內山則居住著七十二位入室弟子。 由於趙淵一家身份特殊,又值此特殊時刻,自然是不宜安排在外山的,所以姚言直接帶他們去了內山。 相較於外山,內山的風景顯然更加俊秀。 趙淵一家人看的目瞪口呆。 尤其是小蘿莉趙丹姝,直是看傻了眼。 “爹爹,我要一輩子住在這裡。叫洵哥哥也來住在這裡!” 趙淵直是尷尬極了,一時間不知該說些什麼。 “呃,好,好。” 除了先應承下來,趙淵想不出其他的法子。 “洵兒,你要快些回來啊,咱們一家人一定要平平安安的相見聚在一起。” … … 這是趙淵第一次見到山長,山長的形象跟他想象中多少有些不同。 原本趙淵以為山長應該是一個仙風道骨的老者,可現在看來山長的年紀最多有五十。 “成國公既然到了書院就安心住下。我敢保證沒有人敢來書院打擾你們。” 山長單手負在身後,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很是自信的說道。 山長之所以如此的自信自然是因為實力驚人。 在這個世界上還沒有出現過實力在山長之上的修行者。 換言之山長在世間就是無敵的存在。 “多謝山長。趙洵應該快回來了吧?” 世人都說山長料事如神。 所以趙淵也想借著這個機會好好問一問兒子的行程,看看他走到什麼位置了。 “他剛剛出發,應該還要一些時日。” 山長淡淡道:“如果他騎龍飛行的話時間會大大縮短。” 趙淵心道山長似乎表現的很寡淡,這倒是符合他世外高人的形象。 “你們也都累了先去休息吧。” 趙淵知道山長這是要送客的意思,便很識趣的點了點頭道:“多謝山長招待,改日再來討教。” … … 趙淵一家人居住的地方是清一色的竹樓。 相較於國公府,這多少顯得有些簡陋。 不過用作避難之所已經是足夠了。 危難之際,趙淵等人自然也不會挑肥揀瘦,紛紛拿著細軟搬了進去。 此刻正是盛夏時節,天氣十分炎熱。 可在這竹林掩映中的竹樓竟然是絲毫感受不到炎熱。 趙淵難得能夠好好的陪陪家人,隻覺得這種感覺很是新奇。 仿佛此時此刻他不再是成國公,隻是一個疼愛女兒的父親。 “爹爹,我要風,風再大一些。” 趙丹姝很享受這個過程,趙淵也寵溺的用著團扇用力給女兒扇風。 歲月靜好,若是能夠一直這樣該有多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