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眼界
  從律師事務所出來後,沈嶼看了看時間,不到4點,於是決定就沿著馬路上走走。
  雖然海市離永平縣隻有200多公裡,但前世沈嶼來海市的次數還是屈指可數。對於海市,記憶裡最清晰的三個地方,就是老北閘和馬戲城那一塊,武川東路,和外灘那一塊。
  不過這些大都是小學時候的遙遠記憶了。老北閘那一塊是沈父以前討生活的地方,小學幾年級已經記不清了。暑假的時候,沈母帶著沈嶼在這邊的某個招待所住了半個月。而武川東路是沈嶼二爺爺以前住的地方。外灘嘛,也不用說了。
  看到路邊我愛我家的店鋪,沈嶼猶豫了一下,便走了進去。
  沈嶼簡單了解了一番,2010年,經濟逐漸恢復,再加SH市馬上要舉辦世博會,所以房價開始漸漸回暖。剔除老破小,好一點的二手房,成交均價已經突破16000元/㎡。
  有些人已經意識到樓市與資產密不可分,已經開始通過房子來讓資產保值增值。
  麵對一身黑色西裝的孫姓中介熱情的介紹,沈嶼弱弱的問了一句:“我是外地戶口,怎麼樣才能在海市有買房的資格?”
  孫姓中介愣了一下,有些遲疑的回到:“你是錢不夠嗎?”
  聽到中介的回答,沈嶼也不由的愣了一下,問到:“海市不是限購嗎?”
  孫姓中介這才反應過來,連忙笑著回到:“奧,這個政策還沒實行呢!不過你要是想在海市買房的話,這兩年得抓緊了。估摸著也就這兩年,就要開始限購了。”
  出了中介公司,沈嶼無意識的走在路上,陷入了沉思。
  短時間內,沈嶼自然是不會考慮在海市定居,除了不喜歡這個城市的生活節奏外,還因為沈嶼對海市的不了解。
  永平縣就在建康旁邊,所以很多永平縣的人都去建康討生活。那時候在沈嶼家小賣部裡,就能經常聽到某某小區裡的熟客討論小區裡誰誰誰的兒子,女兒又在建康買房了,漲了多少多少之類的話題。
  雖然單論發展,建康連海市的車尾燈都摸不到,而且海市的房子的升值潛力也是十分可觀,但現在在海市如果囤房的話,就有一個問題需要克服!如果囤房,就一定要租出去,就算碰到長年租,也難免出現一些換工作、換城市之類預料之外的狀況,一年總要來海市幾次打理一下相關事務。這方麵,若是在海市沒一個靠得住信得過的代理人,會比較煩心。
  這個代理人沈嶼身邊根本沒有,至於說張九豪什麼的,大家彼此之間也就剛認識,並不熟悉,沈嶼也不好意思開這個口。
  沈嶼想了想,決定還是再等等,畢竟剛投資餓了嘛,身上的錢也不算太夠。現在均價16000,一套100平的房子,怎麼也得160萬。抵押掉建康的兩套房子,估摸著也就80萬不錯了。也就勉強夠兩套房子的首付。
  想到這裡,沈嶼默默的嘆了口氣:“哎,來錢還是太慢啊。”
  找了個商場吃了個晚飯,回到酒店已經靠近7點了,這時候韓霜的電話也正好打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