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一章 要磕頭?做夢吧(1 / 1)

五人入城,占林縣沒水災比青山縣要好,街上行人更多,路邊乞丐也較少,大多還是青山過來乞討的。五人先到縣衙,看到衙門口布告墻前圍著多人。走近看到布告,又聽旁邊討論才明白。前日有數十人上山欲剿滅一小股山賊,硬是被山賊殺的大敗,數人被擒。昨日山賊派人投信,要求衙門送錢贖人,被擒人中一人是城中大戶馬員外的二兒子,還有一人是京城來的公子。要求一千兩銀子一人,明天送錢上山,不然就送屍體下山。布告在招攬俠士一同救人。   五人進入縣衙,見大堂中有數人好像在爭論什麼。縣令居中,見有人進來便問道:“你們是何人?”   王錦已收起腰間配飾,對縣令抱拳行禮道:“我兄弟幾個路過貴縣,見布告招攬俠士救人,便自告奮勇前來。”   縣令打量幾人後一笑:“本官占林縣令劉寬。諸位請邊上稍等,我幾人正在商量救人對策。”   此時一個員外打扮的中年人說道:“我已準備好銀兩,二千兩把人贖回來。方員外不要節外生枝”   對麵方員外道:“馬員外,我知你心憂你家老二,但山賊狡詐,你付贖金估計他們便會肆無忌憚殺人。不付贖金還可以與他們周旋。”   馬員外一聽急了:“拿我兒子的命做賭注周旋嗎?別忘了還有京城來的公子!還不知是哪家勛貴呢?”   方員外不急不慌道:“我也是要救人呀,隻是山賊狡詐要計劃得當才好。”   方員外身後有兩位年輕人身著華服,兩位護衛樣子的人站兩側。王錦悄悄對鄭健低語:“後麵兩個年輕人,高個是長石王府老二竇國,矮一點是宏俊侯府老大潘進,他們兩個關係挺好,應該是約著一起。”   竇國和潘進看到王錦,笑嗬嗬走過來道:“王錦,你怎麼也來了,對山賊感興趣?”   王錦答道:“我和兄弟本想去海邊會會海賊,沒想到先遇到了山賊,正好過來湊個熱鬧。”   竇國打量鄭健一眼,問道:“這位是?”   “在下鄭健,陪著王兄一起遊歷”鄭健拱手道。   二人見鄭健如此回答以為是王錦認識的新朋友,沒多做理會。王錦見二人有點無禮,但鄭健毫不在意也沒有多說,問道:“你們怎麼來的?山上被擒的是誰?哪家的?”   竇國和潘進都是輕笑道:“我們昨夜才到,同樣知道此事來幫忙。被擒不知道是哪家的,他到了縣城和那馬家老二就帶人上山剿匪,聽回來人說,山賊一個照麵就跑了大半,幾個跑的慢的被擒,就包括這貨和馬二。”二人忍住沒有大笑。   鄭健心想:這京城勛貴人才濟濟,真當山賊是耗子呢。   “後麵可有計劃”王錦問。   “先等縣令拿主意,我們跟著殺山賊就是,拿了功績就走。”竇國道   “山上的人如何救?”   “不知道,我們不熟山道,進去也是無用。再說那人是誰都不知,救與不救不重要。”竇國道。   潘進皺眉道:“要我說直接帶足人手殺上去,管他人質,多殺山賊就行。山賊殺光也為他們報仇了”,幾人聽了微微一笑。   兩個員外爭論半天,劉縣令最後決定,贖金準備好贖人,隊伍跟在後邊有變化就救人。明天準備妥當就出發。   然後劉縣令與鄭健幾人互相做了介紹。當然王錦隻說是來自北方邊境幽州,與朋友四處遊歷。京考不許透漏京城關係,所以要改個地方。又介紹鄭健,說是自己好友,同是幽州人,在青山縣修河道救眾人被李縣令封護城把總。另外三人是我二人隨從,簡單介紹。其實王錦一直猜鄭健是來自邊軍,更像幽州邊軍因為哪裡人最是高大能戰,問鄭健他卻隻會說記不得。今日索性把幾人都說成是幽州人。   劉縣令明白護城把總可不是隨便封的,需品行端正,更要功績不凡,還要有口碑,不然民眾不認可上告一個亂封榮官的罪名罷官跑不了。被封之人品行不端,胡來亂搞被抓被判,縣令更會被恥笑。劉縣令鄭重對鄭健拱手道:“感謝鄭俠士對江東做出的貢獻,今占林縣救人有鄭俠士與諸位英雄必能成功。你們幾人與竇、潘二位少俠都來自幽州可否認識。”王錦說早就認識。劉縣令要在縣衙設席同用午餐,但王錦、竇潘互遞眼色,表示想幾個老鄉絮絮鄉情。   離開縣衙找家酒樓雅間,王錦、鄭健、竇國、潘進四人一桌,其他三人與竇潘護衛,五人一桌。   席間竇國詢問鄭健身份,王錦替鄭健回答說是來自幽州的朋友,路上結識,引為知己。同時正式為鄭健介紹二人,長石王府二公子竇國,宏俊侯府大公子潘進。   鄭健端坐鄭重抱拳道:“見過二位公子,久仰大名。”潘進見鄭健禮數簡單,臉色不悅。鄭健看到潘進不滿,心想:咋了,禮數不對?難道要磕頭?做夢吧”   王錦與竇潘二人,認識多年,但關係一般。知竇國陰狠,潘進魯莽,趕緊問道:“最近京考可有大事。”   “聽說夏王和福王已到了江東,好像都要去對付海賊。此次二王必有一番比拚。王錦你支持哪邊?”竇國問。   “我一向清閑,二王比試咱看著就是,誰贏都行。你們有何想法。”   潘進大咧咧道:“當然幫夏王,夏王是嫡出,夠意思出手大方。”   竇國沉沉道:“從上一次京考到今日,兩王相爭已成明局,咱們這些京城勛貴,沒實力的就算了,被看中的不參與就會成為兩邊的眼中釘。在二王眼中確定不是自己人,而可能是敵人的,勢必看作敵人。我認為早做打算更好。”   王錦做沉思狀。鄭健看王錦沉思,看向竇國詢問:“竇公子,能否講講二王相爭的情況。”   潘進見鄭健竟然在酒桌多話,很是不滿道:“我們三人說話,你插什麼嘴,你可知自己身份?”。   鄭健輕鬆道:“我坐在這裡,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說幾句怎麼了,難道不能說話”   潘進輕蔑道:“這裡坐的都是京城勛貴,你又憑什麼插話”   鄭健看著潘進道:“無論哪朝的勛貴都是靠一身本領、要嗎開疆擴土、要嗎保家衛國,請問潘公子你是保國還是開疆了?”   潘進一直以自己是勛貴,祖宗的功績而自豪,今天聽鄭健一問卻實愣住了,心中熱火騰起。   鄭健見他一臉怒氣,暗中好笑,仗著祖上傳下的功績讓勛貴可享受人生還真當是自己的本事。   潘進一拍桌子對著鄭建道:“你這家夥竟然敢恥笑我”。鄭健假裝正色:“潘公子我可沒有笑你,我笑你什麼了?”   潘進想想好像也沒說什麼,但不想放過鄭健道:“我祖上對朝廷有大功績,豈是你能隨便評論,看你像個武者,今天我倒要看看你的本事。”   王錦見二人爭論,忙道:“潘公子,我們隨意聊聊,一會喝幾杯都就是朋友了”   潘進無視道:“王公子,咱們坐在這裡可不是阿貓阿狗也能同桌的”   王錦一聽就有氣,心道:這是我朋友,什麼阿貓阿狗,這個潘進是有名棒槌,也不必和他較真。剛要說話,就聽竇國道:“王公子,既然潘進想看看鄭公子的本事,就試試吧”竇國看熱鬧不嫌事大,正好也想看看鄭健的本身。   王錦心裡打鼓:不知鄭健武道水平如何,比試無論傷了誰都是麻煩。這個竇國真是可恨,還在一旁添火,擺明要看我和鄭兄弟熱鬧。   潘進跟著問鄭健:“小子你可敢,不敢就去那一桌坐著,一會後麵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