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國、山原國、九江國等諸侯國暗藏心機,猶如黃雀在後,一舉擊敗了恒國,司徒傑也在這場混戰中死在了囚徒營中,此事一出,天下震動,局勢動蕩不安。 元翊,作為當朝皇帝,麵對如此變故,果斷廢黜了司徒般若的皇後之位,不給其餘諸侯國清君側的借口,試圖穩定朝局。但是諸侯國早已經決心造反又怎麼是,廢後能夠解決的!他深知,此時唯有尋求外力支援,方能扭轉乾坤。於是,他急忙修書一封,利用蒼鷹衛送往宇文閔處,請求其帶兵勤王。 宇文閔收到書信後,眉頭緊鎖。他明白元翊的處境,也深知自己肩負的重任。然而,他並未被焦急沖昏頭腦,而是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仔細分析局勢。 “恒國雖敗,但餘威猶在。越國、山原國、九江國雖號稱五十萬大軍,但實則兵力不足一半。此戰,我們必須謹慎行事。”宇文閔對身邊的謀士說道。 謀士點頭稱是,繼續分析道:“天陽城固若金湯,但若我們貿然前往救援,必會遭到敵人的埋伏。如今之計,唯有攻打越國、山原國、九江國的都城,方能解圍。” 宇文閔聽後,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他深知,這是一場關乎天下命運的較量,必須謹慎行事。 於是,他開始著手準備攻打三國都城的計劃。他秘密調動兵馬,挑選精兵強將,準備一舉拿下三國都城。同時,他還派出細作,潛入三國境內,收集情報,為攻打都城做好充分的準備。 夜色如墨,星光點點。一支精銳的軍隊在夜色中悄然前行,他們的目的地是九江國的國都——鄴城。這支軍隊的首領,正是新晉封的折沖都尉項龍,而他的得力助手,則是況氏三兄弟,他們被封為三大百夫長,與項龍並肩作戰,共同謀劃。 “都尉,根據細作傳來的消息,鄴城的守軍約有五千人,其中精銳之士不過千人,其餘皆是新兵。”況家老大,作為百夫長之首,率先開口,他的聲音低沉而堅定,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項龍點了點頭,眉頭微皺,似乎在思考對策。“五千守軍,雖然數量上我們不占優勢,但,但是我們兵士素質可不是一樣!這一千多人乃是羽林衛中的精英!在潛入諸侯軍隊滅殺司徒傑時,項龍就做好了兩手準備這邊由況氏三兄弟帶領一千精銳攻城! 鄴城城墻堅固,易守難攻。我們必須想出一個萬全之策,才能一舉拿下鄴城。”況二接過話茬,他的眼中閃爍著銳利的光芒。“都尉,依我看,我們可以利用細作在城內製造混亂,然後趁機發動攻擊。” “此計雖妙,但風險極大。”況三提醒道,“細作在城內行動,一旦被發現,後果不堪設想。” 項龍沉思片刻,緩緩開口:“況二所言有理,但我們必須確保細作的安全。同時,我們還需要製定詳細的攻城計劃,確保萬無一失。” “都尉,我有一計。”況大眼中閃過一絲精光,“我們可以分兵兩路,一路正麵攻城,吸引守軍的注意力;另一路則暗中潛入城內,與細作裡應外合,打開城門。 項龍聽後,眼中閃過一絲贊賞之色。“此計甚妙!況大,你立刻挑選精兵強將,負責暗中潛入城內的任務。況二、況三,你們二人則隨我正麵攻城,務必牽製住守軍的主力。” 況氏三兄弟齊聲應諾,立刻開始忙碌起來。他們挑選精銳之士,準備攻城器械,同時與細作聯係,確保裡應外合的計劃能夠順利實施。 夜色漸深,軍隊繼續前行。項龍站在隊伍的最前方,望著遠方燈火通明的鄴城,心中湧起一股豪情。他知道,這場戰鬥將是他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考驗,也是他建功立業的關鍵一戰。 隨著軍隊的接近,鄴城的輪廓越來越清晰。項龍下令全軍停止前進,開始布置攻城任務。他親自指揮正麵攻城的隊伍,而況氏三兄弟則率領精兵強將,悄無聲息地向城墻靠近。 戰鬥一觸即發。正麵攻城的隊伍發起了猛烈的攻勢,守軍被牽製得無法動彈。而況氏三兄弟則趁著混亂,成功潛入了城內。 在城內的細作配合下,況氏三兄弟迅速打開了城門。項龍見狀,立刻下令全軍沖鋒。一時間,喊殺聲震天動地,守軍被打得節節敗退。 正麵攻城的隊伍由況二和況三率領,他們率領著精銳之士,發起了猛烈的攻勢。他們抬著巨大的撞木,一次又一次地撞擊著城門,同時也不斷地向城墻上投擲著巨石和火把。他們的攻勢兇猛而猛烈,仿佛要將城墻撞出一個缺口。 而暗中潛入的隊伍則由況大親自率領,他們挑選了精兵強將,悄無聲息地向城墻靠近。他們利用夜色和地形的掩護,避開了守軍的巡邏隊伍,成功地潛入了城內。 在城內的細作得知了他們的到來後,立刻開始了行動。他們製造了一係列混亂,使得守軍手忙腳亂,無法顧及到城外的攻勢。同時,他們也暗中打開了城門,為潛入城內的隊伍打開了通道。 然而此時正是關鍵時候九江國國相頓時大喊到:快關城門! 可就在他剛發現不對時,就看到一個渾身散發金光的項龍宛如一頭雄獅般沖在最前,他的身影在戰場上顯得異常高大。他手握長槊,飛奔而來。 就在這一剎那,項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揮起長槊,一道寒光閃過,九江國國相的頭顱便飛向了城頭。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敵軍頓時陷入了慌亂之中,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這位一直坐鎮後方的國相,竟然會這麼輕易地被斬殺。 而此刻,項龍所帶領的百餘騎玄甲軍也展現出了他們的威武之勢。他們身著黑色鐵甲,猶如一片黑雲壓城,讓人望而生畏。他們齊聲大吼,聲音震天響:“皇帝有令,誅殺首犯,其餘軍士盡皆投降!” 這聲音如同雷霆一般,在戰場上回蕩。敵軍聽到這聲音,心中的慌亂更加加劇。他們知道,眼前的這支玄甲軍是不可戰勝的,而他們的首領也已經喪命,繼續抵抗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當正麵攻城的隊伍看到城門大開時,他們立刻發起了沖鋒。士兵們如同離弦的箭一般,沖向了城內。 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攻城的隊伍終於攻下了鄴城。他們歡呼著、雀躍著,慶祝著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而項龍則站在城頭之上,眺望著遠方,心中充滿了豪情與滿足。 這場攻城戰雖然驚心動魄,但項龍卻以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智謀贏得了勝利。他成功地運用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謀以及他的金甲境實力,將守軍玩弄於股掌之間,最終一舉拿下了鄴城。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場戰鬥不僅展現了他的軍事才能,更彰顯了他的膽識與智慧。 攻陷鄴城之後,項龍深知治理與安撫同樣重要。他深知,單純的武力征服並不能長久,唯有以仁政治理,方能贏得民心,穩固統治。 於是,他約法三章,嚴明軍紀。他下令軍隊不得擾民,不得掠奪百姓財物,違者嚴懲不貸。同時,他還設立了軍法處,專門負責處理軍隊中的違法亂紀行為,確保軍紀嚴明,士兵守法。 對於百姓,項龍則施之以恩。他減免了百姓的賦稅,讓他們能夠安居樂業。同時,他還設立了救濟所,為那些因戰亂而失去家園的百姓提供食宿,幫助他們重建家園。他的這些舉措,讓百姓們感受到了溫暖與希望,紛紛稱贊他是一位仁政的將軍。 在治理鄴城的過程中,項龍還注重講王道。他深知,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離不開王道的指引。因此,他大力推行儒家思想,提倡仁義禮智信,讓百姓們明白做人的道理,懂得尊重他人、遵守法紀。 然而,項龍也清楚,鄴城中的貪官汙吏、奸商、世家才是混亂的根本。於是,他利用軍探子深入調查,將這些害群之馬一一揪出,繩之以法。他設立了監察機構,對官員進行定期考核,對於那些貪汙腐敗、魚肉百姓的官員,他絕不姑息,一律嚴懲。 同時,項龍還注意到了原有的九江王王族。他知道,這些人雖然失去了權勢,但他們在百姓中仍有一定的影響力。因此,他決定將他們押解回上穀,交由朝廷處理。這樣一來,既消除了隱患,又顯示了他的公正與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