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書·輿服誌下》有記載說:“進賢冠,古緇布冠也,文儒者之服也。”從這段話中可以得出,漢代關於進賢冠的概念是一種古時的緇布冠樣式,而緇布冠大致上可以理解為黑色布料材質的頭冠,也有“玄冠”的說法,多為文士儒者所戴。 時至唐朝,這種冠式在形式上有所變化,成為百官官服的一種規範。《新唐書·車服誌》就有記:“進賢冠者,文武朝參、三老五更之服也。”根據這句話,應該可以理解為主要還是文武朝服所佩,且由於品級差別的原因,在細節上也會有出入變化。當然,另有看到某些文字字記載對於這句話的描述為“文官朝參”,也就是說隻是文官佩戴,那麼武官的朝服是否就應佩戴相應的武冠?正確與否,由於時間關係這裡不作深究,就請讀者自行判定了。 而作品中的進賢冠,是個人基於資料及一些印象概念的加工,不具備參考價值。更多是出於因為喜歡漢代進賢冠的大氣形製一些,所以稍加引用的魔改。正確的唐代時期的進賢冠樣式也請讀者以史料為準。 ——以上說明全為個人所查用於創作的資料整理,並非科普,請大家正確理解,若有問題或建議,歡迎提出。
第5章·章尾小記(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