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章尾小記(1 / 1)

上一章小記講了唐代最主要的主食,這次趁熱打鐵,說說唐代的主要飲品——酒。   就個人所查資料來看,唐代美酒種類主要可分為穀物釀酒和水果釀酒。其中又有如葡萄酒、劍南燒春等名品流傳千古,與之相比富平石凍春也絕對是盛傳天下的佳釀。   唐·李肇《唐國史補》就有記載美酒名錄,列舉出“酒則有滎陽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凍春,劍南之燒春。”以春字作酒名在唐代為什麼常見,個人查詢後,覺得原因無外乎古風今承。《詩經·豳風·七月》:“為此春酒,以介眉壽。”各類學者大家對於這個詞的注解也多趨同,大概意思就是這經秋後釀製,經冬至春始成,故稱春酒,亦作凍醪。   而關於石凍春品起來到底是何味道這一問題,由於作者本人不好飲酒,也就隻能用淺薄的知識從字裡行間進行推斷。首先唐朝的石凍春屬於什麼方法釀造的,個人沒有考據到有效信息。猜測也就是因為釀製時間以秋天起始,多半是有了存糧,才能釀造,那麼就應是穀物米麥製成的糧食酒。再來便是日本清酒脫胎於中國,受到唐代時期的酒文化影響,清酒工藝接近唐代清酒或黃酒釀法,因此可以參考其味道,相信應是以甘甜為主,帶有少許辛辣爽口。   至於唐·段成式《怯酒贈周繇》詩句所寫“太白東西飛正狂,新芻石凍雜梅香。”個人以此猜想,石凍春等酒類可以加入多元材料形成酎酒(多重補料釀製的酒)也說不定,那麼唐代“雞尾酒”上線。。。。。。似乎也未嘗不可(誤)。   ——以上說明全為個人所查用於創作的資料整理,並非科普,請大家正確理解,若有問題或建議,歡迎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