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渾身濕漉漉的小東西,艱難地爬出蛹。
艾薩克放大瞳孔,細細觀察後,記錄下第一條數據。
“八天結蛹,三天羽化,失敗品。”
在他的理論中,龍蠅族群的誕生,是建立在巨龍排泄物中所帶有的微量“魔力成分”這個基礎上的,但這絕不意味著龍蠅的後代,就一定是龍蠅。
如果龍蠅的後代一定是龍蠅,恐怕整個世界都要被這種繁衍力極為強大的生物覆蓋了,事實上,龍蠅的後代中,隻有極小的比例,能在羽化的過程中,進化為龍蠅寶寶。
而龍蠅寶寶要健康成長,也同樣需要“魔力成分”的環境,這在很大程度上,就限製了它們族群的規模。
他為什麼一直要“攀著”龍姐?
除了抱大腿,很大程度來說,正也有這方麵的考慮。
失敗品就隻能淘汰了。
畢竟,兩頭幼龍所能提供的“魔力環境”是有限的,沒必要提供給失敗品,雖然長久影響的話,失敗品也可能有微小幾率進化,但科學角度,劃不來!
攝取了一點失敗品的標本,艾薩克一指將它彈飛,全然沒了早前照看時的無微不至。
有了第一個,就有更多個。
接下來的兩天,他的記錄數據越來越多,標本也越來越多。
“八天結蛹,三天羽化,失敗品。”
“八天結蛹,三天羽化,失敗品。”
……
完全一式的記錄,竟然全是失敗品。
但艾薩克並無失望。
他對所有蠅蛹的形成時間,都是有記錄的,他已經注意到,有幾個蠅蛹形成的時間,已經超過三整天了,但它們依然還沒進行到羽化的最後時期。
艾薩克對它們全都標記了一下。
又一天後,隨著一個拖著長長尾巴的小東西,自某個標記蛹中活力十足地爬出,記錄中終於出現了第一條不一樣的數據。
“八天結蛹,羽化五天,龍蠅寶寶。”
艾薩克極其小心地給這小家夥紮了一針,隻攝取了一丁點標本,就將它輕輕地放了回去。
小家夥立即扭動起身軀,翅膀都在震動了,試圖飛起來的樣子。
“不要急,過幾天,就給你打‘催生素’,你想長慢點都不行。”
對第一個“孩子”,艾薩克的眼睛裡充滿“關愛”。
其後兩天,陸陸續續,所有標記蛹都破開了,卻隻出來了三條龍蠅寶寶。
清點數據記錄,015的第一批後代,總計246條卵蟲,隻進化出了四條龍蠅寶寶。
說高,絕對不高,但要說低,卻也不能算太低。
主要還要看,一條雌蠅一生能生產幾次,又相隔多久,能開始下一輪生產。
此外,龍蠅寶寶要多久才能進入杏成熟期,這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當然,這樣的效率,即使說它不低,卻也絕不讓艾薩克滿足的。
時不時貢獻一點自己的血液,他不斷催生著龍蠅寶寶的成長,同時也在關注著015四口子,什麼時候會開始第二批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