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新人作者,大家多多支持啊,求收藏,求追讀,求一切,謝謝大家!) 待到陳澈打掃完,已經接近傍晚,他正想著晚飯怎麼解決的時候,小院的門被叩響了。 開門,一個穿著粗布短衫的人站在外麵。 “師兄,顧師姐吩咐我領您去膳房。” 這人的神情頗為恭敬,陳澈有些好奇地打量了兩眼。 “我今日才入門,師兄是不是搞錯了。” 這個穿著粗布短衫的弟子臉上看起來還有一絲惶恐: “不不,師兄您是外門弟子,自然是我們雜役弟子的師兄。” 一番交談下來,陳澈也算搞清楚了關係。 這伏龍觀中的弟子大抵可分三種,一種是師父的入室親傳弟子,第二種就是像自己一樣的外門弟子,而剩下的一種則是雜役弟子,說是弟子,其實大多都是從山下請下來的幫工,負責山上的一些雜活。 看著這雜役弟子有些惶恐的表情,陳澈扶了扶下巴。 看起來這觀中有些弟子不是很好相處啊。 任由著他領著,到了膳房,而膳房中早有人已經就坐了。 裡麵布置了幾張桌子,堂裡有七八個人,有男有女,最為引人注目的當有兩個,一個矮胖青年,約莫二十歲的年紀,一雙眼睛被臉上的肉擠得有些變形,一人獨占一桌,看上去人際關係不怎麼樣。 還有一個男子看上去稍稍大一些,這人則相反,有些瘦弱,旁人都是樸素的道袍,這人雖說也穿著道袍,但頭上還簪著一支金簪子,看上去十分晃眼。 見有人進來,裡麵坐著的人紛紛轉頭。 那金簪男子率先起身,哈哈一笑: “剛剛還在聊今日似是來了一個師弟,這不就碰巧了。“ “在下皇甫山,京城皇甫氏,不知師弟姓名,家住何方?” 陳澈自然也是回禮道: “陳澈,福寧人。” 那男子眼珠一轉,露出幾分思索。 “福寧?可是陳國公的陳?” “不是。” “不知師弟如何來此道觀?” “捐銀來的。” 陳澈觀察到,自己說完這話對麵的幾人神色便淡了下去,這金簪男子更是明顯,笑容一收,竟是沒了後文坐了回去。 這陳澈哪還看不明白,自己分明被看不起了,隻是他也不會在意罷了。 反倒是那胖子聽了他話,熱情地朝他招了招手,示意他坐過去。 陳澈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 一坐下,那胖子便自我介紹。 “範大同,也是經商世家。” “陳澈,字白溪。” 這時旁邊那桌似乎又說到什麼趣事引得哈哈大笑,範大同卻是樂嗬嗬安慰陳澈: “你也別在意,他們都是一些權貴子弟,向來看不起我們做買賣的。” 不用眼前的人提醒,他其實也猜的差不多了。 九州大陸,如今由大奉王朝統治著,如今皇權正盛,整個王朝都處於上升階段。 封建王朝自然逃不過門閥世家的傾軋,門第觀念比較重,饒是陳澈有前世帶來的知識和才學,也夠不上頂級世家。 剛剛那個叫皇甫山的家夥,便是來自皇甫家,開國元勛之一的鎮國公,便姓皇甫。 陳澈微微一笑:“沒事,我來這道觀也不是來與人爭強好勝的,師兄也是來這裡求仙的嗎,入門了嗎?” 聽了這話,範大同一臉不理解地看著陳澈。 “別說了,求勞什子仙,來這裡就是受罪來的。” “受罪?” “基本上每年都有人來這裡求仙,但這裡的情況哪家不是門兒清,說是一個修仙之地,但真正能得道的有幾個人,大家都做好滾回去乖乖練武的準備了。” “這裡的修仙法門忒奇怪了,其實各家都有收藏這兒流出去的練氣法門,可若是在家裡修煉,百年來就是無一人得道,偏偏隻有在這道觀修煉個十幾年,才有可能真正步入道途,而有這個修仙天賦的人百裡挑一,而且也沒見進入練氣多厲害,聽說就相當於武者第三境,以咱們的家世,回去天天睡覺十幾年都能煉到這個程度,隻能說修仙性價比太低。” “來這裡的門檻高,來的人非富即貴,大部分人來這裡都是當一年甚至幾月外門弟子就跑了,其實真正修仙的很少,就和衙門裡混個資歷一樣你懂嗎,誰家能到這裡來修個仙,誰家就有排麵,而且這裡可是拉關係的好地方,我被我爹扯來這裡說是要讓我多認識一些人,話是這麼說,可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們這經商世家多被人瞧不起啊!” 說完,範大同還一臉憤然地指著桌子上的十幾道素菜:“你看看,天天吃素,是人過的日子嗎,我來這三個月都餓瘦十幾斤了!” 陳澈有些奇怪,看起來這個道觀和自己想的有些不一樣啊。 為什麼一定要非富即貴的人才能求仙呢? 想了又想,一種猜想浮現在他的腦海。 他懂了! 真正的修仙肯定是需要外界資源的助力! 並不是一個單純靠天賦的道路。 陳澈眼中神采奕奕,他覺得自己肯定沒猜錯。 “幸好山下的那些產業我也沒有拋棄。” “掙錢這事也不能停。” “看來有時間還是要抄一些前世的文章,每隔一段時間寄下山去售賣。” “上次抄了《道德經》,下次抄個什麼好呢......” 回過神來,當陳澈想要吃點東西,卻發現桌上的十幾道素菜已經所剩無幾,範大同又起身去添下一碗飯。 他一個人竟吃了四五個人的量。 陳澈肅然起敬。 此子,大才! …… 第二日。 晚上回到房間。 顧曉清抱著冊子,神情期待。 她下午想了又想,覺得陳澈有些不好忽悠,必須有點創新才行。 她想了又想,卻沒個主意,左思右想,十分煩躁。 然後她忽然意識到,自己這是在用自己的休息時間忙師門任務? 太奇怪了! 怎麼可以在自己的休息時間幫別人乾事? 於是她便看起了自己買來的閑書。 看了一會,她又放下了書。 一想到她明天要是沒做好師父給的任務,她又有些忐忑,總覺得玩得不盡興。 忽然看到自己啃地隻剩皮的包子,再看到旁邊的蠟燭。 “有了!” …… 第二天,顧曉清坐在靜室。 她掏出一個袋子,從裡麵取出幾個不規則的圓球。 雖然是個圓球,但裡麵可暗藏玄機。 實際上,圓球裡麵是空心的,裡麵放了些許蠟和一根引芯。 隻需要用火折子引燃,再關上圓球,從外麵看就是一個隱隱發光的石頭。 她昨日研究了道觀師兄師姐和前輩們編寫的傳法手冊,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便發現了一個問題。 修仙怎麼能缺少資源呢! 她便想出了“靈石”的這一說法。 “靈石,產於靈氣充裕之地,可助修士蘊養自身之靈氣!” 她覺得自己簡直是天才! 她看著自己手中這個閃閃發光的石頭,覺得穩了。 而且她可不是隻有這一招,伏龍觀的練氣功法雖然嚴謹,但卻少了一些逼格。 她昨日翻閱了許多山下閑書,剛好從裡麵找出了一句特別有修仙感覺的一本書。 書名隻有一個字。 《易》 她選出了其中最有氣勢的一句,想必她可以先聲奪人唬住陳澈。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多好的一句,等他上來,我就問他‘何為道’,屆時不管等會他怎麼說,我都可以用這一句反駁他,哈哈,我簡直是天才!” 看了一眼作者。 “白溪客” 嗯,有點熟悉,不過肯定不是什麼名人,那借鑒一下吧。 問題不大! 於是顧曉清很放心地把這句加進了傳法手冊,看著傳法手冊上的新知識,她成就感滿滿。 “師父那天說,我們道觀如此行事還有別的原因,難道是因為歷代祖師都喜歡這種騙人的感覺?” 一瞬間,顧曉清覺得自己好像猜到了什麼,四顧望了望,心虛地縮了縮頭。 調整好心態,她期待著看著門外。 來吧,師弟! 我要開始展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