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offer邀請(1 / 1)

“今天軟件班有那個科技展月活動,去現場拍照簽到能夠獲得0.1學分,在早上10點半左右。”   班級群裡班長發了這麼一條消息,看到該消息的李閑鬆開手頭上的筆拿起旁邊放著的手機打開盜夢空間,看看自己現在已經有了多少學分。   5.2分。   嗯,比起愛好參加校園活動的同學來說這已經算是比較少的了,李閑就想著先把這學分賺了。   李閑起身準備去參加活動,不過在離開前還是整理了一下桌麵上放著的數學書和計算機教材到一旁,免得占了位置,畢竟人不在。   從圖書館到科技樓有些遠,李閑走了近乎十多分鐘才勉強抵達,來到這兒人很多,大抵上都是本班或者隔壁班的同學。   停留的時間不長,來到之後先去班長那簽個名,然後再到科技展月中心臺看看新鮮的所謂科技,接著再拍幾張照片留著報名盜夢空間用即可。   李閑就是這麼一套操作流程,不過在最後打卡即將離開的時候,關素琴正好從大門口走了進來,看到李閑也在這裡就笑盈盈的走來,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班主任好。”班長率先開口打了聲招呼。   關素琴簡單回了個禮就來到李閑麵前,這時候眾人才注意到她手頭上拿著一封郵件信,她把郵件信遞到李閑手裡說,   “這個你的,拿好。”   給李閑後關素琴似有什麼急事,她轉身離開了,而很多人的目光也就自然的落到了李閑手上的郵件信上。   這年頭很多人就沒見過這玩意了。   李閑自己也覺得迷糊,他沒有在這麼多人麵前打開這封信,而是拿著返回了圖書館。   “這包裝怎麼神神秘秘的……”看了眼包裝,李閑緩緩把它拆開,隨後從裡邊掏出了一封信,不,準確的來說是一封邀請信。   【你好,李閑,很高興能以這種方式認識你。你一定很奇怪為什麼在這信息化的時代裡我選擇以古老的信件方式給你發出邀請吧?原因很簡單,親自手寫的邀請這會顯得我比較有誠意。】   【我是北河南部數控生產公司董事長,康升。沒錯,就是我們家鄉的那個南部,我後麵調查了之後才知道你也是出自這裡,更重要的是,你還是當初為我公司想出了“內外側曲麵轉軸擺件”的年輕人。】   【所以,我康升,代表整個數控生產公司感謝你。同時,在此想向你發出邀請,請你來我們數控生產公司就職。考慮到你目前還是個學生,我們會為你發出特殊的offer,允許你正常上學並給予一定支持,隻需為我公司出一份力。】   【嗯,用俗話來講就類似兼職的意思,寒暑假你能來公司就行了。不過,近期我想邀請你過來一趟,我看了你在SCI發表的那篇論文,很好,對於我公司目前“CI智能統計缺陷”這一塊問題有著很好的啟發性解決方案。】   【……】   看到這裡李閑就大致明白發生了什麼了,簡單來說就是他前不久發出的SCI論文被老家的數控生產公司董事長看上了,覺得很有啟發,近期想邀請他過去一同幫忙解決問題。   甚至可以的話就最好接受他們的預定長期offer,就讀期間兼職,畢業之後正式就職。   對於前者李閑倒是可以幫上一幫,不過就職的話就算了,李閑還想在外走走。   就是這論文被一個老董看上了是李閑沒想到的……   在李閑收到這份邀請的同時,科技樓8樓,原本安靜坐在這兒處理文件的陳博生收到了一個朋友的電話。   他很快點擊接通。   “老陳,還沒下班啊?”   “沒,這不前幾天才見過麵麼,怎麼又找上門了,怎麼,有事?”   “瞧你這話說的,沒事能找上門嘛。”靳傳誌在電話裡說,“實話實說了吧,我收回前些天我說過的話,那李閑還是很有能力的,發出的SCI論文很不錯。”   “他發出的SCI論文過了?”陳博生心頭一滯。   這回反倒是靳傳誌那邊愣了一下,“怎麼,你一個北河大學的二級領導下邊沒有一個人跟你說的?都幾天前的事了,還引起了我一個老朋友的關注,我猜這會兒李閑已經收到我老朋友那邀請信了吧。”   “邀請?”   “是啊,李閑那孩子寫的三種‘統計模型研究’比較符合北河南部數控生產麵前麵臨的‘CI智能統計缺陷’問題,我也親自看了,的確不錯,唯獨有些缺陷的就是這孩子估計對計算機編程還不太熟悉,寫的算法繁瑣了點,不過邏輯上是沒什麼問題的,後期經過一點潤色就行了。”   “你說的那老朋友該不會是北河南部數控生產公司的老董吧?”陳博生眼中抹起一絲驚訝,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消息帶來了些許震撼。   “不錯,就是他,康升,當年同是在澳大利亞讀博的時候認識的。”靳傳誌說,“好了,我打電話過來也就是想提前告訴你這事,其實我不想打的,不過康升想著我和你有這麼一層關係,希望你能允許那李閑來他們公司,你懂我意思吧?”   陳博生點點頭,“我明白,不過最終的做決權還是在李閑身上。”   “行,那掛了。”   對方掛斷電話後,陳博生就放下手機坐下打開電腦,他倒要看看這李閑發了一篇什麼樣的論文能夠讓一個老董對他發出邀請。   打開SCI官方網址,輸入李閑的有關信息,很快就彈出了一篇論文。   這篇論文比想象中的容易找,原因是,這論文的下方居然有專家在討論!   陳博生大致看了下,專家們的總體意見都是誇贊,並感慨這北河大學居然出了一位如此年輕的大一學生能寫出這樣的論文。   有些則表示他們也沒想到這種“統計模型研究”算法,說是要參照試一試。   被他們的討論吸引了,陳博生視線回歸到李閑的論文上,先是看了一眼標題,嗯,言簡意賅,能總結出主要的研究主題,還附帶一定的吸引屬性。   緊接著,陳博生的視線往下移動……   隨著時間流逝,他發現自己越看越吸引,甚至看通透了李閑這三種模型算法和邏輯,他年輕那會就是專攻這一方麵的,這沒想什麼難度。   難點是,這李閑居然能把這樣的邏輯算法和模型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