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打擊太大(1 / 1)

清晨。   宿舍沒有一人喊李閑,李閑之所以會醒是因為陽光從窗戶處傾灑進來剛好照到他的臉上。   他覺得臉暖洋洋的。   掀開眼後發現大家都離開了,這時候他才意識到現在已經是早上十點。   好在今天是周末沒課。   不過手機裡彈出來的第一條消息又讓李閑心裡咯噔一下。   【起床了就換上運動服來操場,今天體測。】   這是王子昌發來的消息,也正是因為這條消息李閑才想起班級通知群裡有同樣的一條提示。   “要命的來了……”   李閑磨磨蹭蹭的下床,原因是他不想體測。   能體測但就是不想。   來到凳子上穿鞋的時候,李閑看到電腦又想起他的另外一篇還沒寫好的SCI論文。   看來還不能鬆懈。   數學建模省賽是忙完了但還有這篇SCI,同時是個不小的工作量。   操場上。   因為時間漸漸變暖的原因,一眼看過去都是腿。   這些大學女生們很懂得穿搭,知道自己的長處在哪裡。   比如現在向李閑不斷迎麵走來的這位。   “喏,水。”   魚長清把手裡的礦泉水遞給李閑,李閑不客氣的接過。   但李閑說了一句:“我還沒跑,不宜喝太多。”   “話說你為什麼沒跑啊?你們軟件班要比我們數學班快上半小時呢,我見其他人都跑了。”   魚長清疑惑,這期間用手抹去她額頭上的小汗。   “因為睡過頭了。”   “李閑!”李閑剛剛說完,一旁就跑來王子昌。   王子昌很快停在他麵前說:“班長讓我提醒你待會跟著其他班的測,建議先短跑後長跑,一天搞完,不然下周可能會下雨。”   “你們班測完了嗎?”李閑聽著就扭頭問魚長清。   “我已經測了,但估計還沒,我的一些室友還沒測。”魚長清答。   正說著話,魚長清的舍友們好巧不巧走來。   她們遠遠就注意到了魚長清,先是和魚長清打招呼,可注意到李閑就站在魚長清旁邊後一個個驚訝。   “李閑?”   “我靠好巧,我叫寧霞月,魚兒的室友。”   一位女生熱情的跟李閑打招呼,那樣子恨不得不馬上跟李閑認識。   “你好。”李閑隻是簡單回答一句。   之後其他女生也一一跟他打招呼,可李閑實在記不住她們的名字。   隻是有一點兒疑惑,她們怎麼都叫魚長清“魚兒”?   “好了李閑該去了,數學係剩餘的人不多。”王子昌這時候提醒一句,李閑點點頭和這幾個女生一同去體測。   看著李閑離開的背影,魚長清喃喃說:“我很好奇……”   “嗯?好奇什麼?”   王子昌聽到問。   “好奇李閑體育方麵怎麼樣,在我的印象裡,一般學習好的學霸那方麵都不太行。”   “那你印象或許得改一下了,看著吧。”   ……   “滴——滴——滴——”   這裡是引體向上。   隨著李閑下巴每超過一次檢測線一旁評測的檢測儀就會發出“滴”的一聲。   而這已經是檢測儀發出的第23聲。   也就是說,李閑在正規引體向上早就超過19個拿了滿分。   當然,他或許還能繼續拉幾個,但沒必要。   隻是,這會兒站在李閑身後的魚長清和她的幾個室友們目光微睜。   “厲害……”   引體向上這玩意她們女生不用做,可他們見過很多男生做。   這比較考驗核心與臂力,一般人拉不了滿分。   接下來李閑檢測完基礎項就去參加50米短跑和1000米長跑,兩項下來成績都不錯。   一個六秒半,一個三分半。   徹底打破了魚長清以往對於學霸體育的印象。   ……   晚上,李閑休息過來後又繼續投入到編寫論文當中。   《基於機器學習的大數據時代人工智能統計模型構建與優化》……   這篇論文他還是比較看好的,相對於上次發表的SCI更為的具象化。   “在當今大數據時代,數據的快速增長和復雜性給傳統的數據處理和分析方法帶來了挑戰。   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的迅猛發展為處理大規模數據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使得統計模型的構建和優化變得更加精確和高效。   通過結合人工智能和統計學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數據背後的模式和規律,從而為決策製定和問題解決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李閑最後完善引言,漸漸的,有了一片初稿雛形。   時間流逝。   位於淩京北部的京上大學。   果然和林老師所預判的那樣,北河大學這次並沒有直接放棄競爭,而是匆匆忙忙提交了一個作品。   她不太認為這種急忙結果能夠取得一個太好的成績。   所以,她更多的注意力是在隔壁的京燕大學。   根據當時提交的情況,她隱約知道京燕大學那邊要比他們京上提交得更快。   這就意味著京燕的團隊或許更有把握並早早完成。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就看結果了……”   林老師挨著座椅喃喃。   盡管是學校,作品一旦提交不會有查看權限,隻能等候最後結果下發。   所幸大家所等候的時間不長,終於在第五天的時候,省賽結果公布。   從一開始就關注這方麵的林老師打開官方網址查詢信息。   隨著鼠標越往上越見不到他們京上小隊的名字她就越高興,一直到省二都沒有。   這就意味著他們京上大學很可能就是省一。   “果然!”   下一秒她所領導的隊伍出現在了省一位置,林老師笑了。   隻是再仔細看……   “分數相同,同步位列第二?”   “為什麼不是第一?”   一看京上小隊居然和京燕小隊同位列第二,林老師迅速拉下名單,可當看清楚排在第一位的名字時,她沉默了。   四個字大大方方出現在她麵前——北河大學。   “怎麼會……”   一時間的難以理解湧上心頭,林老師鬆開鼠標,雙手抹下額頭嘆氣。   但想了想又迅速抓回鼠標,點擊北河大學團隊建模數據展示這一項,她要看看到底差在哪。   雖然數學建模獎項是按照比例來頒發的,但淩京省這次主辦官方公布前十名的具體分數。   省一與省一之間也是有著具體差距的。   而北河大學團隊能夠獲得第一,自然證明分數和質量上超越了所有人。   關鍵還是在林老師的見證下匆匆忙忙趕出來的作品,打擊人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