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這次是真的開掛了
  “不,我認為接下來的情況恰恰與你估計的相反,偶像經濟非但不會繼續過熱下去,從現在開始就要一直下滑了。”
  徐嘉搖了搖頭,鹿哈官宣戀情這彰顯著偶像的巔峰人氣,但剩下的路就是下坡了。
  “啊,為什麼這麼說?我看公司的蔡徐鯤、肖戰等人通告費又大漲了一波……”苗玉晴有些疑惑地問道。
  “《魔都堡壘》的成績你看到了吧,吳某和舒琦兩個人都沒撐起票房,而且現在但凡是有流量出演的電影和電視劇,有幾個能扛得起票房和收視的?就算是綜藝其實許多項目都覺得性價比不高,很少再邀請了。”
  徐嘉頓了頓,舉出幾個例子:“像公司最近大火的劇,《慶餘年》《人民的名義》全是老戲骨撐起來的,說明什麼?說明觀眾建立起了自己的審美,知道演技對影視作品的重要性了,好的從來都是好的。”
  “告訴楊天真,她的偶像培養計劃可以告一段落了,把精力主要放在藝人的深度培訓上,從我們嘉行出來的藝人,一定要有一個能立得住腳的支撐點,不管是演技也好,唱功也罷,還是綜藝效果,總之得有一樣拿出手的,不需要那種隻靠營銷才能立起來的人。”
  他很清楚嘉行的立身之本就在於觀眾,嘉行所做的一切都建立在質量之上。
  他們出產的作品,或許有人會不喜歡,但絕對不會說差。
  況且公司現在也不需要像那些中小經紀公司一樣,必須靠藝人經濟這部分收入才能撐下去。
  像是樂華,哇唧唧哇這幾個如今比較出名的偶像經紀公司,整個公司都是建立在其中一位或是兩位偶像的收入之上。
  他們無非就是簽一大批練習生,能用最小的資源推出去就算是成功,就跟養蠱似的,最後能生存下來的偶像也見不到出頭之日,隻會淪落為公司的賺錢工具,除非是流量高到頂流的姿態,才有些許可能獲得一定的自主權。
  而他們捧偶像的方式,也不再是作品,是靠營銷和通稿。
  這一套招數,那是楊天真的看門功夫,前者一直想要走偶像經濟,就是因為嘉行在這方麵優勢蠻大,但現在是完全不用想了,徐嘉打算把這個口子給堵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