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早上起來要多運動(2 / 2)

  對於國內的羊毛、羊絨等相關的麵料,蔣瓊爾很了解。

  上下的產品線中,就包含了羊絨製品。

  而且全部來自於華夏。

  很少有人知道,華夏是羊絨原料生產大國,歷史也非常的久遠。

  以至於,歐洲的服裝界都很好奇,為什麼全世界至少70%的羊絨原料來自華夏,卻在華夏市場發展的顯得相對緩慢一些。

  其實,羊絨在華夏也有著久遠的歷史。

  發現羊絨獨特魅力的不僅僅是華夏的少數民族,漢人其實自古也非常重視羊絨或者羊毛這種具有保暖禦寒的麵料。

  不似羊毛那麼早,漢服中運用羊絨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

  明代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記載,山羊自唐末從西域傳來,“外毛不甚裘長,內毛細軟,取織絨褐,秦人名曰山羊,以別於綿羊”

  而自山羊傳入華夏後,在華夏的麵料史上便誕生了一種堪比黃金的麵料—蘭絨。

  當時,人們把這種細軟的羊絨稱之為‘內毛’,番語謂之‘孤古絨’。

  直到今日,西北地區的民間,仍有早期一直延續下來的搓絨線的技法。

  而‘蘭絨’走進更多人的視野,還是在明朝時期。

  “一袍費至百金,一匹價十餘兩”指的就是用這種昂貴麵料製成的衣物。

  同時,它的生產工藝也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明朝萬歷皇帝的五彩龍袍上就大量的運用到了‘蘭絨’。

  隻是,隨著時代跟科技的原因,華夏的羊絨麵料發展麵臨的問題卻非常的嚴重。

  在這一點上,和鄂爾多斯、康賽妮有著合作關係的蔣瓊爾要比向陽更有切身的體會。

  總體來說,從羊絨的原料上來講,華夏的羊絨原料在世界上也是排在Top級別的。

  這一點上,華夏並不比其他備受奢侈品大牌追捧的羊絨品種要差。

  而且,華夏的羊絨原材料的價格,更加的具有性價比。

  但之所以國際市場上,華夏的羊絨麵料競爭力不如意大利這種羊絨、羊毛,或者澳大利亞的羊絨、羊毛麵料商,最大的問題是在於,精紡的紡紗上。

  在華夏,精紡羊絨起步相對較晚。

  即便華夏在小山羊絨上也有著1436這樣鼎鼎有名的,完全可以和Loro Piana、Cariaggi相抗衡的精品羊絨,但到羊絨跟羊毛的精紡紡紗、染色和製衣等環節差距就變得很大。

  紡紗技術,這個不用多說,這個隻能靠設備跟技術人員的經驗才能彌補。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簡單的講,精紡可以起到什麼樣作用呢?

  一件200超高支的精紡綿羊毛做出來的衣服,除非是麵料相關從業人員,一般人很難從手感上把它跟羊絨製品的衣服區分開來。

  當然,這樣的衣服價格也是相當的昂貴。

  而對比於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跟人力才能追趕上國外的紡紗技術來說,製衣環節的問題真的隻能說是人為因素了。

  大多數Loro Piana、Cariaggi製作麵料原料其實跟鄂爾多斯、康賽妮一樣用的都是華夏的羊絨原料。

  但即便是同樣品質的紡紗上,別說奢侈品牌,就算是國內的一些品牌,也更願意選擇Loro Piana、Cariaggi是不爭的事實。

  畢竟,在華夏很多人覺得,進口的就是好

  所以當向陽願意嘗試想把華夏的麵料品牌放到H.Y.S這個品牌的供應商名單中,蔣瓊爾當然對此感到欣喜。

  查詢了一下自己的手機通訊錄,她馬上就找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