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有空要去買把琵琶去(2 / 2)

  一進到車裡,車子還沒啟動,張謀子打了哈欠問道:“小龐,我昨天讓伱幫我查的資料,你準備了麼?”

  “已經安排下去了,不過需要點時間,張老師。”龐麗點點頭。

  《大紅燈籠高高掛》的電影是跟港島一起合拍的。

  華影集團的合拍片公司有版權,港島那邊的年代國際也有版權。

  像張藝謀的另外一部電影《活著》,海外的版權也是通過這家港島的公司進行發行跟銷售的。

  而張謀子讓龐麗查找的資料,主要是他90年代電影的一些存在公司的資料。

  他自己也要回家翻找一些。

  “行,那先讓他們找著,這件事你幫我盯一下。”張謀子說道。

  想著張謀子還要趕回來處理電影的事情,家裡那邊空著也沒人,珍貴的資料還是她去拿的話張謀子才會放心一些,龐麗便問了一嘴:

  “那您家裡那邊,我自己親自.”

  “我到時候會讓人給你寄過來的,我家那麼小怎麼會放得下,都存放在別處了。”沒等她說完,張謀子神色嚴肅的直接出言打斷了龐麗的話。

  “嗯,好的。”

  龐麗點點頭,沒有多言。

  在張謀子身邊這幾年,對於隻有張衛平能去張謀子家這件事,她是了解的。

  而且張謀子的家,確實小。

  起碼,在尋常百姓眼裡,張謀子這樣級別的大導演應該住在豪宅才對。

  “張老師,您說,那個愛馬仕電影公司要搞的藝術中心,是不是就是藝術院線?”

  “這個可不好說。”

  “那您覺得,他們會在國內發展藝術院線嘛?能做起來嘛?”

  “那更不好說了。”張謀子笑了笑。

  藝術影院,或者說藝術院線跟商業院線有著很大的差別。

  最早也是在歐美起源的。

  早在20世紀初就有。

  發展到現在這類院線往往位於城市中心或文化區域,麵積較小,客流量相對較少。

  播放的電影也基本上是獨立製片廠的小眾電影,或文藝片。

  和商業院線這種主流電影院的排片有很大的差別。

  除此外,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藝術院線也會經常舉辦講座、小型展覽等文化活動,為觀眾提供更全麵的藝術體驗。

  這點倒是非常的吸引人。

  就像聖丹斯電影節、洛杉磯電影節這種專門為獨立電影舉辦的電影節一樣,影迷有更多的機會與導演、演員等電影人進行麵對麵的交流。

  要比商業大片的首映禮近距離的多。

  同樣,文藝片的回收成本管道也比商業電影更多。

  這方麵,曾經擔任過歐洲電影節評委會主席的張謀子很了解,所以他昨天一眼就看出來愛馬仕電影投資公司這邊的動作很大。

  還很符合‘愛馬仕’的這個名頭。

  文藝電影在法國的地位非常的崇高,甚至說是法國電影的代表也不為過。

  世界上最成熟的立體、完善的藝術電影院線就在法國。

  每年70%以上的排片交給文藝片的影院多達1024家,全國超過2000塊屏幕(2010年數據)來保證文藝片的票房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