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家不是1個爭辯對錯的地方(1 / 1)

人生回檔1999 木有文啼 3750 字 2024-03-19

何欣正在晾衣服,就見自家的大女兒委屈巴巴,眼眶紅紅的跑了過來。   看到林婉如這個樣子,何欣有些吃驚的說道:“婉如,你怎麼了?”   林婉如委屈的撲到了何欣的身上:“媽媽,明明是妹妹不好,可奶奶就知道罵我,我又沒做錯事。”   “奶奶怎麼罵你了?”何欣摸了摸林婉如的頭,柔聲問道。   “她就會讓我讓著婉婷,憑什麼啊?就因為她比我小嗎?”林婉如顯然是真的想不通其中的道理,就把剛才發生的事通通告訴給了何欣。   何欣靜靜的聽著林婉如的講述,而手上晾衣服的活也沒停下。   等到林婉如說完,何欣也晾好了衣服。   “媽媽,為什麼你們都要讓我讓著妹妹,是不是你們更喜歡妹妹,不喜歡我?”林婉如眼裡含淚,憋著嘴問道。   何欣笑了笑,蹲下身子擦乾凈林婉如臉上的淚水。   “不管是你還是婉婷,都是爸爸媽媽的好孩子,爺爺奶奶的孫女,我們怎麼會隻喜歡婉婷不喜歡你呢!”   林婉如撅著嘴道:“可是每次我和妹妹吵架了,大家都是先罵我,不罵婉婷。”   何欣摸了一下林婉如的頭,認真的說道:“那是因為,就算大家罵婉婷,她也不明白啊。”   “她還小,就算是跟她講道理她也是聽不懂的。”   “但婉如你不一樣,你已經是個懂事的大孩子了,所以大家就隻能跟你講道理。”   林婉如的目光十分困惑:“可是有時候,根本就不是我的錯呀。”   “對呀,所以大家才會拜托你這個姐姐,多讓讓妹妹呀。”何欣耐心的解釋著。   “妹妹還小,她做錯了事,就算是教訓她也沒有用的,就隻能請你這個姐姐多讓讓妹妹,不要和不懂事的妹妹計較,這樣才能盡量避免矛盾。”   聽了何欣的解釋,林婉如似懂非懂的說道:“難道不管對錯,都是大的要讓著小的嗎?”   “難道不是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嗎?”   何欣笑了笑,溫柔的說道:“婉如,家不是一個爭辯對錯的地方。”   “家是一個互相包容,互相諒解的地方。”   “對家人,不能一味的講究對錯,否則很容易傷了彼此,消磨掉家人的感情。”   “就比如有時候,你因為不懂事惹了爺爺奶奶,或者是對爺爺奶奶說話不禮貌,惹得爸爸生氣要打你的時候,爺爺奶奶是不是說,她還小,你跟她較什麼真呢?”   大丫頭林婉如認真的回憶了一下,然後一臉糾結的點頭:“嗯”   見林婉如好像是懂了一些,何欣繼續說道:“如果像你說的,對就是對,錯就是錯,那你惹到了爺爺奶奶,那爺爺奶奶是不是也要揍你一頓才行?”   “可事實上,卻不是這樣的。”   “就算你以後做了什麼錯事,惹了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生氣了,但大家還是一樣會愛你。”   “這就是家人,不管你是對是錯,家人都會包容你。”   “但是,你不能利用家人的包容而一再的犯錯,那樣也會傷了大家的心。”   何欣說到這,停頓了一下,似乎覺得自己講的有些深了,或許孩子還理解不了。   於是她又繞回兩個孩子的矛盾說道:“你和婉婷是姐妹,媽媽知道你也很愛婉婷,上次婉婷被小狗子欺負,你不是還保護了妹妹嗎?”   林婉如低下頭,小聲的嘀咕道:“但有時候婉婷太討厭了,她不僅和我搶東西,還總是害我挨罵,有了她,大家都不像以前那麼喜歡我了。”   何欣把林婉如抱進懷裡,輕輕地拍了拍她的背。   “婉婷出生以後,大家對你的關心或許沒有以前那麼多,不過,絕對不是因為這個而不喜歡你了。”   “而是因為婉婷比你小那麼多,大家不能不多關心她一些。”   “就像以前你也是那麼小的時候,大家也是同樣的時刻關心你,愛護你。”   “就比如現在,爸爸媽媽都是大人了,你看爺爺奶奶他們,也沒有像照顧你們那樣,什麼事都得替我們操心.”   林婉如楞了愣,好像想明白了什麼。   何欣繼續說道:“孩子越是長大,家長越要學會放手。”   “隻有放手,孩子才能成長的更快。”   “可無論何時,長輩們對你們的關心和疼愛,都是不會改變的。”   “隻不過,表達方式不同了。”   說到這裡,何欣笑著和林婉如眨了眨眼睛道:“你放心,等婉婷懂事後,你們再有矛盾,挨罵的就絕對不再是你一個人了。”   林新平抱著小丫頭找了過來,恰好聽到何欣的這番教導,這下他就放心了。   何欣就像是孩子們的人生導師,這方麵,他自嘆不如。   而且他也不打算和自家媳婦爭搶孩子們人生導師的角色。   吃飯時,當天的話題,除了春耕外,還有林婉如開學後要交學費的事。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家裡人都要下地去乾活,就由何欣帶著孩子去學校交學費。   現在才1999年,雖然我們國家從1986年就頒布了《義務教育法》,把義務教育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也就是說,適齡的“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9年的義務教育。   但這個時候,可是不免學費的。   直到後麵的2006年,義務教育法進行了修訂後,才首次明確“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明確國家將義務教育全麵納入財政保障範圍……   這會兒,哪怕是在鄉下的小學,學費也要兩百多塊一年。   對這個時候的農村人來說,一年兩百多塊,都已經是筆不小的開銷了。   何況身處鄉村學校的孩子們,去了學校後,大多數的就是玩耍混日子,真正能沉下心來學習的並不多。   所以很多的孩子,往往小學都沒上完,或者是將將的上完之後,就讓孩子輟學在家,要麼幫著家裡到地裡乾活,要麼等著稍微大一點之後,就讓他們外出打工掙錢。   然而,就在這麼一個大家普遍認為讀書無用論,尤其是認為女孩子遲早要嫁人,上了學沒啥用,就是花錢供出來個大學生,那最後也是淪為別人家的,有些愚昧鄉村裡。   何欣卻堅持著,無論多困難,都要讓孩子去上學。   而且,何欣也從來沒有受到周圍這些人言論的影響。   她始終認為,孩子就是孩子,是不分男女的。   更不曾動搖過供孩子讀書的念頭,從小就鼓勵女兒們要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