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2個免費的活招牌(1 / 1)

人生回檔1999 木有文啼 7258 字 2024-03-19

來參觀摩托車的村民是走了一波又來一波,絡繹不絕。   見狀,林新平索性把摩托車從院子裡推到了大門外的門口,讓大夥看個夠。   期間,不時的能聽到王桂芳的嗬斥聲。   “乾啥呢?別爬到車上亂動,手腳怎麼那麼欠呢!”   每當有人問林新平能不能讓他們騎一下摩托車玩玩,還沒等林新平回話,王桂芳就大聲的替他回答了:“有啥好玩的,你們又不會開摩托車,咋,還想拿俺家新買的摩托車去學車啊!”   這種時候,性格潑辣的王桂芳,作用就充分的展現出來了。   有她在,林新平也不用擔心新買的摩托車被村裡那些手欠腳欠的人給搞壞,也沒人敢說他小氣。   畢竟人王桂芳的話,雖然說的嚴厲大聲了點,可人家說的在理哦。   一直到了晚上七八點鐘,天都黑透了,還有人在林新平的家門口流連忘返、   林新平抱著兩個小丫頭坐在摩托車上玩,一幫的淘小子圍著他嘰嘰喳喳。   王桂芳洗完澡出來,看到這一幕便說道:“十七,把車推回院裡,天黑了,一會該睡覺了。”   林新平心知這是王桂芳借此把這幫人給打發了,他也想早點洗個澡完了摟著媳婦睡覺,便哦的應了一聲。   見林新平把車推進了院子裡,又準備關門睡覺了,那些半大小子也不好臉皮那麼厚的跟進來,也就隻能陸陸續續的離開了。   等外人都走光了之後,王桂芳嚴肅的說道:“一輛摩托車那老貴的,十七你可別沖什麼大方,隨隨便便的就把車子借給別人騎,要不到時候他們給騎壞了你找誰賠去?”   “嬸子,你放心好了,我又不傻,往後我還得靠這輛摩托車掙錢呢,怎麼會把它送出去讓別人亂騎。”林新平回道。   王桂芳沉默了一會,然後欲言又止的看著他。   林新平一眼看出她想問什麼,無非就是錢的事。   於是他當即說道:“嬸子,我不會亂來的,你們就再信我一回吧。”   王桂芳聽了,便低下頭抽煙。   有些事,問了也沒用。   這年頭,大家的手上都沒幾個錢,這十七能借到那麼多錢,那也算是他的本事……   至於是借誰的錢,借了多少,以後咋還……   嗨!   走一步看一步吧!   反正她手裡現在是真沒錢了。   俗話說,債多不壓身,欠的錢一多,又沒有人來催債,家裡便對林新平種種的燒錢行為,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到了陽歷的九月二十三,林婉如正式的滿七周歲了。   林新平問她有沒有什麼生日願望,小姑娘表示,希望家裡也能像那個東爺爺家裡一樣,買上一臺大彩電。   這樣,她就不用成天老是惦記去葉遠東家裡看電視了。   葉遠東家的那臺彩電,說是大彩電,其實也才17寸。   是他在縣裡政府上班的小兒子托朋友搞來的,價格很是便宜。   但就這麼一個在一二十年後,恐怕連收破爛都沒人要的東西,在現在的辛安莊村裡,可是蠍子粑粑毒一份的好東西。   林婉如的話剛說完,便遭到了王桂芳這個奶奶的笑話,說她一天到晚的就隻想著看電視。   林婉如作為已經是上了一年級的小學生,理應把心思都放到學習上才對。   至少作為媽媽的何欣,是更加重視這個但女兒的學習情況了。   每天下午林婉如一放學回家,何欣便會陪著她,輔導她做一個小時的作業。   假如今天學校的老師沒有布置作業,何欣還會自己出一些題來讓林婉如來做。   至於白天大女兒忙著上學的時候,在家也什麼事做的何欣,便把自行車推出來練習。   經過了半個來月的努力,何欣總算是學會了蹬自行車。   自那以後,村裡人便經常的看到,林新平上午騎著自行車出去賣豆腐、豆芽、豆腐泡等豆製品。   下午,便騎著摩托車帶著小丫頭,馱著一袋子漚好的農家肥,去他家山頭的那個大果園去給果樹施肥。   在林新平的後麵,則是跟著一個騎著自行車的美少婦。   小夫妻倆整天同進同出的,看的大家夥莫名的羨慕。   看到林新平這麼的勤奮,慢慢的,就沒有人對他突然富有而感到懷疑和不解了。   大家想的和王桂芳一樣,這林新平花的錢,都是找人借的,但他能借到這麼多錢,那也是人家的本事。   村裡的人家,多多少少的也都是欠著一些外債,你欠我的,我欠他的,他又欠他的……   所以,林新平借錢花也沒啥稀奇的。   你沒看人家現在這麼勤勞能乾的,要是我家裡有錢,他找我來借,我也借給他,畢竟不用擔心勤勞的人還不上錢不是。   到了十月份後,林遠梁動過手術的那個眼睛,情況是越來越好,已經不再發癢刺痛,視力也開始一點點的恢復。   之後,林新平又帶著林遠梁去四九城的那個大醫院復查了一次,宋醫生說,眼睛術後恢復的很好,叮囑他們以後要多注意,不要讓眼睛再二次受傷。   謝過了宋醫生後,從醫院出來,林新平又對林遠梁特別的強調了這個事兒。   “叔,宋醫生的話你可得記住了啊。”   “為了避免以後再出現類似的情況,以後那什麼砍木頭的活,你可不能再去了啊!”   “要不然的話,你想想,就掙的那點錢,夠你在醫院住一天的不?”   聞言,林遠梁嘟囔道:“俺又不是砍木頭把眼睛打壞的……”   “看來你上回砍木頭摔的那一跤還是不疼,或者是你被人背上癮了,還打算再嘗嘗那個滋味?”林新平調侃道。   反正他就是不支持林遠梁去乾什麼砍木頭的活。   “叔啊,你有這時間,還不如幫我照看一下咱家的大果園,不然我還得花錢雇人,這又是何必呢!”   最終,林遠梁被說服了,答應以後專心輔助林新平。   眼瞅著就到了十月的下旬,辛安莊村的村民們,便又開始接二連三的收小麥、玉米、花生等農作物了。   林遠梁家地裡的莊稼也到了收獲的季節。   隨之,一場秋收保衛戰正式打響。   而林新平有了摩托車,運送糧食的效率要高上太多了,基本上他一個人,就能把當天收獲的都運回去。   所以,林遠梁也就不用像以前那麼辛苦,這邊既要收地,那邊還要運回家。   他現在隻管安心的收獲就行了。   這樣一來,林遠梁家秋收的速度便快了很多,照比往年,縮短了一半還多。   秋收結束後,那些田地裡今年的任務也完成了。   因為今年在林新平的提議下,他們家不再繼續種冬小麥了,改到明年開春的春耕整體種植小麥。   而這麼做,也不光是因為林新平的提議,還有就是,雖然華北平原這邊,如果要是忙活的緊了,一年是可以種上兩季的糧食的。(冬小麥和春小麥。)   但一直這麼種的話,這土地也會變得不堪重負。   所以,隔上個一兩年,就讓田地休養生息一下。   就像今年的整個冬季,讓那些已經連著兩個年頭沒停歇過的田地閑置一下,蓄養肥力,好為明天的春種做準備。   隨著秋末的臨近,天氣慢慢的冷了下來。   雖說地處華北平原偏南的辛安莊村,並不像是山海關以北的北方那麼冷,但到了11月中下旬的時候,溫度也會來到零度以下。   要是到了寒冬臘月的時候,那個最低溫度也有零下10度左右了。   所以,隨著溫度的降低,尤其是到了臘月的時候,林新平往他的那個種了好幾十畝果樹的山頭,跑的次數也逐漸的越來越少。   畢竟誰閑的沒事大冬天的給果樹施什麼肥,澆什麼水,真不怕果樹凍死啊!   而又快到了新年,在外麵打工的人也陸陸續續的開始返鄉回村,林新平也利用這個時間抓緊做買賣。   他前些天閑的無聊,跑到縣裡的批發市場進了些什麼發卡、耳環、發箍之類的小飾品。   上午繼續騎自行車走街串巷的賣豆腐什麼的,下午就騎著摩托車去賣這些小飾品。   你還真別說,還真賣出去不少。   因為快過年了,在外打工的男人都回了家,留守在家的媳婦們,這個時候兜裡的經費也充足了起來。   這自家男人回來了,這些婦女們也有心思打扮了,加上手頭寬裕,自然會比平時舍得花錢買些小飾品啥的。   而且,林新平每次出去賣這些小玩意,都把林婉婷這個小丫頭給帶上。   小丫頭被何欣用好看的衣服和各種小飾品,給打扮的跟個年畫裡的娃娃一樣,叫人一看就喜歡的不得了。   同為母親,這其他的婦女看到了小丫頭這個樣子,也是想照著樣的捯飭自家的孩子。   所以時間一長,小丫頭到成了林新平的一個活廣告加獨家小模特。   而被她吸引所產生購買欲的人可不少。   等到小丫頭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都被那些婦女們快打扮完了,林新平又開始進了些七八歲到十來歲小姑娘用的飾品。   之後,他的模特加活廣告,就又換成了家裡的大丫頭林婉如。   林婉如這會的頭發倒是已經長出來了一大截,但那個發量和長短的程度,怎麼看都像個假小子似的。   於是,為了這個模特更加的吸引人,林新平便給林婉如帶了頂假發,然後讓何欣把大丫頭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可惜的是,這林婉如可不是小丫頭那個三歲小孩了,不太好糊弄。   被迫戴了三天假發,當了幾天免費的廣告模特後,林婉如說啥也不乾了。   哪怕是林新平承諾給她發工錢,林婉如這個小財迷竟然也果斷的拒絕了。   她給出的理由是,當模特行,給工錢是必須的,但不能帶那個假發。   無奈,林婉如這個大丫頭不配合,林新平也隻能痛失一個免費的活招牌。   不過,林新平的移動小攤,在鎮上,尤其是在附近的幾個村子裡,已經是小有名氣了。   所以哪怕是沒有了廣告模特,他每天出去跑上一圈,也能是賣出不少的貨。   畢竟林新平走的是薄利多銷,隻要不虧本,給錢就賣的策略。   再說了,他也沒真打算靠賣這些東西賺錢。   他搞這些事情的意義,主要還是為了掩人耳目,讓他的錢有個光明正大的來歷。   林新平身上的那個神秘係統,每天發布的任務,要獲得獎勵,都是要和女兒們進行互動才行。   可對如今的林新平而言,和家裡兩個丫頭的親昵互動,也早已是家常便飯。   所以,現在獲得獎勵對於他來說,真的是簡單的不能再簡單了。   九月份的時候,他在市裡的大醫院陪著林遠梁住院的時候,他每天都打電話回家和女兒們聊上幾句,互道一下晚安。   是故,盡管他不在家,每天也照樣能完成相應的任務,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獲得獎勵。   就那一個月下來,光是獲的獎勵都快有兩萬塊了,平均下來,一天都差不多有七百塊。   而到了十月份的時候,林新平走到哪都是帶著家裡的小丫頭,晚上又陪著家裡的大丫頭玩鬧,這父女感情也是穩步升溫。   所以那個月,他繼續以差不多每天七百塊的收入,把荷包撐的鼓鼓的。   等到十一月的時候,家裡也開始清閑了下來,山上的那個果樹苗也全都施過了肥,林新平便又開始專心做起了買賣。   而除了賣一些豆製品外,林新平還弄了炸灌腸去賣。   這個灌腸呢,是一種老四九城特有的風味小吃,早在明劉若愚所著《明宮史》中就有記載。   清光緒年間福興居的灌腸在京城小有名氣,福興居的掌櫃被稱為為“灌腸普“,傳說其製作的灌腸為慈禧所喜。   最初的灌腸是用豬大腸灌製進澱粉、碎肉製成的,後來隨著歷史的發展,灌腸的製作工藝發生了變化,改用澱粉加上紅曲和香料灌在豬小腸中成型,而現在超市中能夠買到的灌腸則把紅曲和小腸都省去了,僅僅是用綠豆澱粉加香料灌製成型的一個長長的澱粉腸。   灌腸講究用豬大腸中煉出的油炸製,因此正宗的炸灌腸聞起來總有一股豬大腸的特殊味道,但現在人們出於健康的考慮已經很少用豬大腸油來炸灌腸。   炸灌腸的時候須先將成型的灌腸切片,在餅鐺中炸至兩麵冒泡變脆,即取出澆上拌好的鹽水蒜汁趁燙吃。   林新平賣這個,可是把家裡的兩個小饞貓給高興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