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淮陰驛(1 / 1)

明代的淮安府管轄九縣二州:即山陽縣、清河縣、安東縣、鹽城縣、桃源縣、沭陽縣、海州、贛榆縣、邳州、宿遷縣、睢寧縣,治所設山陽縣。   淮陰驛作為淮安府的重要事業單位,位於運河邊上,城墻腳下,既便於運輸,又方便進城。按照後世的標準,大概相當於老城區高鐵站旁邊的5星級大酒店,端的是定位高端,實力出眾。   可惜攤上大明朝,來往達官貴人要是公乾,淮陰驛要全額報銷,達官貴人路過非公乾,淮陰驛也不敢不報銷,達官貴人的親朋好友路過,淮陰驛也不能不報銷。雖然大明的政策是驛站隻接待公乾的官員,但是實際操作中,早已經成了各路權貴及其親朋好友公開薅大明羊毛的地方。好在伴隨著驛站製度的敗壞,各路商人給錢也能用上驛站了,多少能彌補一點驛站被薅的羊毛,畢竟地段擺著,吸引力還是有的。隻是商人中有些是達官貴人的白手套,依舊是白嫖驛站。   徐文一路來到驛站,就看到他爹徐鬆正站在驛站門口等著他。徐鬆長得不算高大,但是按照古代標準,勉強還算健壯,否則也不會有勁去扛包。這其實也是驛站工作的一個隱形福利——貴人們好吃好喝白嫖完了,剩飯剩菜總是有一些的,比起平頭百姓家裡吃大米就算日子好,這些帶著葷腥的剩飯剩菜在這時代,那真是極受歡迎。驛丞自然不屑於剩飯剩菜,驛卒們則對於這樣的好貨自然是笑納了,大家分一分,哪怕是骨頭還能熬湯呢。   徐鬆一見到徐文,就快步迎過來,拉著徐文的手一邊往驛站裡走一邊交代任務:“今天碼頭有個大客商要卸貨,我跟你廖叔他們幾個一起去乾活,你跟小廖他們幾個老實聽謝師傅的話,好好乾活,謝師傅高興了指不定額外賞你們碗魚湯喝。”   徐文聽到這,腦海裡的記憶開始浮現,廖叔,叫廖大壯,身高一般般,以前是個衛所兵,當年被征到遼東打仗,被砍了一隻手,後來就返鄉了,衛所嫌棄他隻有一隻手,拉不開弓舉不了盾,就又打發他到驛站當了鋪兵,每日裡並沒有太多事情,有活的時候就跟著大夥一起去碼頭扛包賣力氣。小廖是廖叔兒子,大名廖強,比徐文大兩歲,大概是在驛站裡多吃了兩年剩飯剩菜的緣故,生得又高又壯,腦子一般,是個本分孩子。謝師傅則是驛站的管事兼大廚,整個廚房,謝師傅說了算,正經八百的廚師世家,拿出去,就算比不了禦廚,比起各大酒樓,謝師傅的廚藝也不遑多讓。   “爹你放心去乾活,驛站裡這點活我沒問題的,到時候謝師傅少不了給我碗魚湯喝。”徐文對答如流,彷佛本能一般,徐鬆也不多話,拉著他到了後廚交代給謝師傅就跑去碼頭扛包了。   謝師傅的廚房裡此時已經站著好些個孩子了,大的如廖強,看上去有十三四歲(廖強高又壯,十歲像古人的十三四),小的如徐文,看上去六七歲,都等著謝師傅安排工作。   謝師傅走到大家麵前,對著這群孩子說道:“廖強你們幾個大的一會跟著陳審她們先去把菜洗了,徐文你們幾個小的去把客人早上吃剩的飯碗洗了把大堂的桌椅都擦乾凈,等乾完了這些再過來我這安排中午的活。”安排完工作,謝師傅就找了張椅子坐下,身後自有小徒弟獻殷勤捶背什麼的。   謝師傅這樣安排自也有他的道理,大孩子從洗菜開始學手藝,將來看天賦,指不定就選來當徒弟繼承衣缽,小孩子學這些還太早,不如打發去遠點的地方乾活,免得吵吵嚷嚷讓人頭疼。收拾早上的剩飯剩菜,這些小崽子也能多少吃點好的。   徐文跟著這群小孩子裡外裡把剩飯剩菜收拾完了就又去擦桌子抹凳子,中間抽空喝了碗稀飯,包子是沒有的,大餅倒是還剩些,鹹菜也有客人吃剩的,但是剛穿越來的徐文可以喝稀飯可以吃大餅,但是吃剩菜還有心理關要過,於是他的份額全都便宜了其他小孩子。   “主人,您這樣隻吃稀飯和大餅是不行的,您需要補充鹽和維生素。”腦海中的小智適時地提醒了一下營養均衡的問題。   “下回吧,一時半會地讓我上來就吃剩菜,有點難以接受。”徐文心中還是有點抗拒。   這邊小孩子們乾完了活,時間已經來到了巳時(9點至11點),謝師傅安排洗完了菜的大孩子跟著他的三個土地一起去切菜,他自己則帶著幾個成年廚師處理肉食,又讓徐文和另外一個機靈的孩子在大堂裡跑堂,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達官貴人和商賈們,其他的小孩子則跟著陳嬸她們一起去收拾客房。   淮陰驛作為運河上的驛站,來往客商多,來往達官貴人也多,像是廖強那樣的孩子雖然年齡更大些,但是因為個性老實,真乾不了這迎來送往的活。徐文雖小,但是人還算機靈,長得也清秀些,在大明這個喜歡神童的時代,機靈漂亮的小孩子即使犯了錯,也更容易被大家原諒。當然,如今徐文那27歲的大腦認知水平,乾起跑堂來,更是不在話下。   巳時二刻,陸陸續續地,運河上的客商或者達官貴人們開始來到驛站,迎來送往拴馬提行李之類正式的活自然有驛卒去乾,徐文就等客商貴人們收拾完行李來吃飯時候點菜傳菜端茶送水即可。   “聽說了嗎,陳侍郎、楊禦史、左禦史都被撤職查辦了。”驛站的一大功能是傳遞朝廷文書,朝廷的消息自然也比其他地方快上一步。   “噓,別那麼大聲,誰知道這驛站裡有沒有那位的耳目呢。”這是個小心謹慎的人,大概升官發財比別人更容易些。   “哼,我還真不怕了那所謂九千歲!”聲音是明顯變小了,內容雖然硬氣,但是用上了九千歲的敬稱還壓低了聲音,真是靈活的氣節。   “聽說我們淮安府也要給九千歲建生祠?”又一個新的聲音加入了這場討論,還是個本地人。   “各地都在建,誰敢不建啊,建了沒啥好處,不建那就是得罪九千歲,淮安府也隻能隨大流。坐著船,要不了半個月就能從北京到淮安府,建慢了,估計東廠的番子就要來抓人了。”一個帶著點無奈的聲音替淮安府知府辯解著。   “去年張皇後龍胎流產,這朝廷是越發混亂了。”這後宮的消息也能流出來,可見朝廷是確實亂糟糟的。   “客氏與魏忠賢沆瀣一氣,不亂才怪。”一個正直的聲音剛說到一半就被攔下。“兄弟少說幾句,驛站不比別處,耳目眾多,奉聖夫人和九千歲的番子時常公乾,必然是要在驛站停駐的。謹言慎行啊!”一個老成的聲音勸誡了一番,正直的年輕人於是也沒有再繼續往下說。   “不說了不說了,這飯點也到了,跟你們說,這淮陰驛的廚師水平是相當不錯的,各位不妨嘗嘗廚師的手藝。”有人岔開話題。   聽到這,跑堂小弟徐文就知道該自己出場了,“各位老爺,各位大人,您想吃點什麼?”   “小朋友,你們這淮陰驛今天都有些什麼吃的呀?”一個中年文士模樣的人和氣地對著徐文問道。   “回這位老爺,我們淮陰驛可以為各位提供燒香菇、胡椒醋鮮蝦、燒鵝、羊頭蹄、鵝肉巴子、鹹鼓芥末羊肚盤、蒜醋白血湯、五味蒸雞、元汁羊骨頭、糊辣醋腰子、蒸鮮魚、五味蒸麵筋、羊肉水晶角兒、絲鵝粉湯、三鮮湯、綠豆棋子麵、椒末羊肉、燒鹿肉、燎肚子、帶凍薑醋魚、生爨牛、花珍珠、炙泥鰍、酢腐、水母匯、油煎雞、炙鴨、一撚針、水煠肉。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如今是十月(農歷十月),天已經冷了,蔬菜不是很多,有大白菜、小白菜、茼蒿。我看您邊上的老夫人年歲不小,建議您選些容易咀嚼的食物。”徐文報完了一串記憶中的菜名,順帶建議了一下就算完成第一階段工作。   “這小哥真是熨帖,還懂得為老身考量。”中年文士邊上的老太太樂嗬嗬地誇獎著徐文。   “這一長串菜名,記下來也不容易,小哥聰慧得很。那就給我來個羊肉水晶角兒、燎肚子、水煠肉、清炒茼蒿、酢腐燉鹿肉、燒香菇吧。”中年文士點完了菜,又轉頭向老夫人問道:“母親,你看這幾個菜可還合口?”   “老身這把年紀,才第一次出來遊玩,你覺得好的,那一定是好的。小哥你說是不是?”   “我們淮陰驛南來北往眾多,不是我吹牛,全國的好菜,我們淮陰驛都能吃到,先生是美食大家,點的菜都是可口的。”徐文識趣得很,小小地吹捧了一下。   .....   “那小神童,我要點胡椒醋鮮蝦、糊辣醋腰子、炙泥鰍。。。”大家都開始陸續點菜。   “小哥,我要點五味蒸雞、元汁羊骨頭。。。。。”   ......   於是,徐文就作為跑堂小哥忙碌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