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張延禮的離開,之前被龍菩薩邀請而來的各部首領,也紛紛告辭。 他們的部落大部分都在城外,此刻,他們需要盡快與部落匯合,遠離此地,等到局勢分明,再現身效忠勝者。 之前的數十年,他們都是這麼乾的,比他們強的勢力換了一茬又一茬,隻有他們,如同草原上的野草,永遠除不乾凈。 而告辭的人群中,有一對父子,還在商量著戰局,不似其他人那般,隻想逃離,對此避之不及。 “吾兒以為龍家如何。” “喪家之犬。” “那張家二公子。” “潛龍在淵,不知深淺。” 那名父親,腳步略有遲疑,不知在想些什麼。 而兒子看到父親停了下來,也駐足停步,未發出任何聲響。 “罷了,為父年事已高,難有決斷。” “我吐穀渾部已有五百餘年,此次回部落,吾將可汗之位傳於汝。” “西投歸義軍,東投回鶻,還是繼續俯首龍家,汝自行決斷。” “切記以族人為念,不可因一己私利置族人於險境。” 這對父子名慕容復、慕容渾,乃肅州退渾一部的可汗和他最得意的兒子。 退渾是原本吐穀渾部,而吐穀渾出自鮮卑慕容部,祖上也曾闊過,昔年從遼東起家,歷經慕容廆、慕容皝、慕容儁三代,建立燕國,與前秦、東晉三分天下。 但最終,慕容儁、慕容恪死後,前燕為前秦所滅。 但前秦王猛死後,苻堅淝水之戰大敗,慕容垂、慕容德先後建立後燕、南燕。 不過這隻是曇花一現,最終為北魏所滅,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與燕國慕容氏短暫的輝煌不同,吐穀渾慕容氏雖然實力不算強大,但自永嘉末年慕容吐穀渾率部從陰山南下經隴山,立國三百餘年,經歷五胡十六國、南北朝、隋,至大唐龍朔三年、高宗李治時期方為吐蕃所滅。 慕容吐穀渾本為慕容廆庶長兄,因與首領慕容廆生嫌隙,率所部1700戶遷徙,穿過草原,從陰山南下,進入祁連山。 後其孫葉延始以祖吐穀渾名為族名,從此不再稱鮮卑,改稱吐穀渾,而同時也改姓吐穀渾,至隋初又改回慕容姓。 龍朔三年(663年),吐穀渾為吐蕃所滅,殘存部眾散在河西、朔方、河東之境,部族分散,又稱“退渾”。 這支仍殘存的吐穀渾一部,部民不過三千,可戰之士不過五百多,在眾多部落中都算弱小的。 但其酋長慕容復體恤民眾,為人長袖善舞,而酋長子慕容渾少有勇名,曾徒手滅群狼,威名在各部落中流傳。 部落和睦,加上吐穀渾人擅牧馬,在眾多小部落中算生活的還可以,鮮有民眾餓死。 如今,他們的部族又遇到了需要選擇的時候了。 但如今其子慕容渾實乃不可多得的勇將,若繼續維持小部落的生存,實難發展。 他左右為難,最終將決定權交由兒子,也算是一種逃避。 “何至如此,父親春秋鼎盛,兒可牽馬執鞭,為父征戰沙場。” 慕容渾連忙拒絕道,情真意切,不似作偽。 與大家族中爭權奪利,骨肉相殘不同,這些掙紮求生的小部落,反而非常團結,因為弱小,團結才能生存,內鬥隻會加速滅亡。 慕容復雖名為復,以光復吐穀渾為念,但他自己都明白,滅了兩百餘年的吐穀渾光復不了,如今吐蕃雖已大亂,但吐穀渾各部離散,更加不堪一擊。 他如今隻是想要保存族人罷了,平日裡更像一個和善的老者,所以不光在本部族中威望崇高,甚至在各部中也名聲甚佳,小有威望。 他最滿意的就是這個兒子,有能力,又有銳氣,或許真能中興吐穀渾,至於復國,希望過於渺茫。 “汝不必多言,為父心意已定。” 說完,快速走向前,而身後的慕容渾緊隨其後,沒有被傳位的興奮,隻有一絲迷茫和沉重的壓力。 不同於這邊慕容吐穀渾部的難以抉擇,其餘逐胡部大部分都早早下了決斷,徹夜逃亡,不再出現。 原本頗有些喧鬧的肅州府城,一下子冷清了不少。 一切果然如張延禮所料,直到第二天晌午,回鶻人才在肅州城的視線內出現,領兵之人正是夜落紇。 而看到人群後,張延禮也登高臺觀測,看回鶻人約摸三千有餘,與情報基本一致,而所部軍容嚴密,看來領軍將領不可小覷,他眉頭皺起,略有些擔憂。 此刻,城外的夜落紇比張延禮更愁,擔憂之心比張延禮更甚。 本來他收買細作,晝伏夜出,想趁龍家不備,一鼓作氣,憑之前大勝之威,趁夜攻城。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但沒想到遭遇到斥候,行蹤暴露,偷襲已成泡影,不可取。 而他又不甘心白跑一趟,隻能率軍來肅州,尋找戰機。 但他沒想到,城外竟有一座營壘,與肅州城互相呼應。 在張延禮登高臺觀回鶻軍容的同時,夜落紇也帶親信巡視這座營寨,最後的結論是,不好打。 雙方都給對方很高的評價,這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戰鬥。 眼見無法速勝,夜落紇也安排眾軍在城外紮營,回鶻人的營壘比較簡單,隻用簡單的帳篷,但大營外側,卻同樣布置拒馬,隻是沒有挖掘壕溝。 這座營壘雖然簡單,但張延禮卻看出了不少門道。 對方沒有挖掘壕溝,是因為對方騎兵更有優勢,沒必要束縛自己。 營壘簡單,但頗有章法,最外側布有拒馬,亦有許多空帳阻隔,有不少戰兵巡視,而內側,各部隨時準備出擊。 這座營壘的作用的是阻攔敵軍的騎兵沖擊,同時能讓己方快速出擊。 這是一個知道己方優勢,並且會善用己方優勢的將領。 張延禮對對方的評價又上了一個臺階。 而過程中,張延禮也率諸軍出營襲擾,但每次都被早有準備的夜落紇擊退,二次互有損傷數十人,見沒有機會,張延禮不再冒險,夜落紇得以紮好營寨。 在此期間,龍家始終龜縮在城內,未有參戰。 接下來的兩天時間,三方均在休整,未有戰事,但大家都知道,這隻是大戰前的平靜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