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孔雀帝國(1 / 1)

“應該是吧。”   雖然這三人看上去明顯就是阿拉伯裔的,但畢竟相隔了兩千多年,他也不知道印度那邊是什麼情況,所以看著三人,嬴高的語氣中也充滿了不確定。   “應該?你不能確定嗎?”始皇帝眉頭微微皺起,顯然沒有想到得到會是這樣一個模棱兩可的答案。   “嗯,這麼說吧,他們那邊的情況應該和我們戰國的時候差不多,這些僧人呢,也和當時的儒家一樣,他們不歸屬於某個國家,所以具體情況我也不好說,對了,他們會說我們這裡的話嗎?”   三名僧人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這一趟走了幾萬裡路出來傳教,結果這裡的人對他們的教義沒有興趣,倒是對他們那邊的風土人情很有興趣,一個地方問完了還不算完,換一個地方接著問,短短一天的功夫就換了三四個地方。   聽到有人問會不會說這裡的話,三名僧人中年紀最大的那個連忙吵著明顯帶著口音的秦語說道:“會,我們會說一點點,我們對貴國並沒有惡意,我們隻是來這裡傳播我佛的教義,還請放了我們。”   聽到這三個和尚竟然會說這裡的語言,嬴高提著的心頓時放下去大半。   “你們來自哪個國家。”   “我們來自孔雀帝國,我們是最為虔誠信徒,我們來這裡是為了宣傳佛教,我們佛教……”   聽到三人喋喋不休,嬴高連忙打斷了他們。   “停停停,我對你們佛教怎麼樣沒興趣,從現在開始,我問你答,要是回答的好呢,我就放你們出去繼續傳教,要是回答的不好呢,我就送你們去西天見你們的釋迦牟尼,明白了嗎?”   “明,明白了,你問吧,我一定會認真回答。”那僧人嚇的連連跪拜,一臉惶恐之色。   “那我問你,你們那裡的天氣怎麼樣?會下雪嗎?”   “我們那一整年都很熱的,不會下雪。”   “你們那有海嗎?就是那種一眼看過去都是水的海。”   “有,不過離我生活的地方很遠,隻是聽說過,沒有見過。”   “你們那裡沒下雪的話,那一年豈不是可以種三次糧食?”   “嗯,確實一年種三次糧食,小兄弟很了解我們國家嘛,你是去過我們國家嗎?”   三位僧人見嬴高問的都是一些簡單的風土人情,漸漸的也放鬆下來,不知不覺間話也多了起來。   殊不知他們已經在一問一答之間出賣了最有價值的情報了。   “我沒去過,就是曾經聽一些人說過,我還聽他們說你們孔雀帝國很大,是這樣嗎?”   “對啊,我們孔雀帝國確實很大。”   “真的嗎?比我們大秦還大嗎?”   “大,我們孔雀帝國大滴很,就算是騎馬,從最東邊到最西邊都要至少一個月的時間。”   “哇,那還真是挺大的呢,說的我都想去看看了,對了你們是怎麼來大秦的啊?有地圖嗎?。”   “有啊,為了返回孔雀帝國,我們沿途都有畫地圖。”   “哇哦,你們真厲害,這地圖能不能借我抄錄一份?如此也方便我們去孔雀國拜訪。”   “好啊,你是個善良的人,孔雀帝國歡迎您。”   “哦,謝謝。”   在一眾瞠目結舌的目光中,那名僧人將一張整齊折疊的羊皮紙遞給了嬴高。   嬴高接過羊皮紙一看,在結合腦中的地圖,兩相對比之下,立馬就確認了這確實就是通往印度的路線圖,而且看這個路線與後世唐玄奘走的應該還是同一條。   看完後,嬴高又將地圖遞給始皇帝,“父皇,你讓人抄錄一份,然後將這個原件還給這位僧人,另外在準備一些沒有薑蔥蒜的菜好好招待一下這幾位大師。”   “好,那就依高兒的意思,趙高。”   “臣在。”   “按照高兒的意思,好好的招待這幾位來自異域番邦來的僧人。”   “諾。”   趙高等人離去後,原先還擠滿人的小院就剩下了嬴高父子三人。   始皇帝還想誇嬴高兩句,結果目光一下子就落在了鋪滿院子的簾席上。   “高兒,你這又是在做什麼呢?”   “回稟父皇,這些是皇兄和兒臣做的紙紙,做成之後有大用,隻不過現在還沒有做成工。”   紙?始皇帝覺得這個有點熟悉,仔細想了想,這才想起嬴高昨天在朝堂上提過這東西,“這東西有何用處?”   聽到始皇帝提問,嬴高也從地上拿起一張簾席,並且指著上麵薄薄的一層黃色纖維說道。   “看到這薄薄的一層了嗎?曬乾之後就是紙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紙用處很多,最常見的應該就是用來寫字和擦東西了吧!”   “哦?可以用來寫字?那可以代替竹簡嗎?”始皇帝聽說可以用來寫字,立馬就對其產生了濃濃的興趣。   “父皇英明,竟然一下子就發現了這紙張最大的用途,兒臣佩服。”   “少說奉承話,快告訴朕,這到底能否代替竹簡。”始皇帝嘴上雖然這麼說,但眼角的笑意還是泄露了他的真實的想法。   “自然是可以替代,不過這造紙術目前尚處於初步階段,紙的質量比較差,而且也夠不穩定,若要生產更優質的紙,還需深入研究。因此,我希望允許兒臣成立工程院,專門用來研製紙張。”   雖然秦朝有了工室,但那到底是服務於戰爭的地方,自己可沒權利讓他們聽從自己的命令,索性不如自己新成立一個部門,這樣一來自己受到的製約也小一些。   始皇帝聽到紙可以替代竹簡也為之一振,“那這紙造價幾何?比之竹簡如何?”   嬴高知道這是始皇帝和扶蘇一樣,都是在關心這紙張能不能將‘知識的門檻’打下來。   “回稟父皇,此紙張隻需灶臺柴火即可大量生產,成本極為低廉。而且,除了造紙術,高弟還掌握相關的印刷技術,兩者相輔相成,可大規模印刷書籍。而且兒臣還聽高弟說還有一種名為音標的東西,這音標標注在文字上,便可讓天下人學會閱讀書寫!”   “什麼?你說的是可是真的?!”始皇帝聽到扶蘇所言,頓時渾身一震,他甚至懷疑是自己的耳朵出了問題,聽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