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諳一番吹捧,終於讓李世民壓住了火氣,沒有當場發飆。 出了王府之後,李世民一張臉雖然依舊有些發黑,但心中火氣卻並不像之前聽到李諳各種所作所為時那麼大了。 尉遲恭在身後老老實實地跟著,一直沒有敢說話。 好嘛, 六皇子竟然當著老子的麵,給老爹起謚號了。 這不是盼著老子死嗎! 算了算了,這都是他李家人的家事。 俺敬德什麼也沒有聽到,什麼也不懂。 俺就是個大老粗! 誰知李世民卻忽然停下了腳步,回頭看向他: “敬德,你覺得如何?” 雖然李世民沒有明指,但尉遲恭卻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 思慮了片刻後,尉遲恭道: “六皇子雖然性格有些率性而為,做事也有些出人意料,但無論是治理嶺南的施政,還是對匈奴的策略,以及對陣蠻夷的兵法膽略,都可以說是龍鳳之姿!” “率性而為?” 李世民氣的大罵: “老子還沒死呢,他就把老子的謚號都起好了,簡直大逆不道!” 尉遲恭一聽,就知道陛下雖然生氣,但並不否認李諳各種能力確實很強。 他笑了笑,道: “陛下,六皇子他今年還不過十幾歲,有些張狂,卻正是少年人本該有的心性。” 李世民嘆了口氣, 說起來也是,李諳今年也不過才十六歲而已,若在普通老百姓家裡,還是個屁事不懂的半大少年。 所以,做這些事情也算是情理之中。 不過,這小子在嶺南一直寫書信欺瞞朝廷,還不聽政令,實在讓他這個老子有些頭疼。 “說起來,嶺南這樣一個不毛之地,能夠讓六皇子治理的百姓富足,安定繁榮,功勞著實不小啊!” 尉遲恭由衷的贊嘆道: “別的不說,若非六皇子治理有功,隻怕嶺南每年不但不能向朝廷交納稅賦,朝廷每年都要撥發大批銀兩扶持此地,還得派駐大軍維持才行呢!” 聽到這兒,李世民也不禁點了點頭。 事情確實如尉遲恭所說的一樣,如果嶺南不是被李諳治理的這麼好,朝廷每年下撥的銀兩,派駐的軍隊人吃馬嚼,恐怕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尉遲恭嘆了口氣,道: “治理國家的事情敬德不懂,但俺就佩服六皇子麵對蠻夷強敵時,不過十五歲的年紀,就敢舉著長劍身先士卒的往前沖,帶著四千兵馬打的對方上萬人聞風喪膽!” “這樣的膽識武略,俺年少時也是沒有的!隻怕六皇子這方麵不輸於陛下當年啊!” 李世民聽了,默不作聲的點了點頭。 這小子,確實有兩下子! …… 幾天之後,李世民一行便離開了嶺南。 離開嶺南的柏油大馬路之後,車隊便開始走上了前往長安的破爛不堪的官道。 沒走一天,又碰上陰雨連綿, 道路上泥濘不堪,不時有馬車輪子陷入泥潭,許多人馬一起上都無法推出來。 李世民看到這裡,一張臉黑如鍋底。 離開嶺南,才知道嶺南的好啊! 若是天下的官道都修的如嶺南一樣,不就沒有那麼多鬧心事了嗎! 朕自從得天下以來,一直覺得治理國家的各項舉措還算不錯,百姓在治下也都安居樂業。 雖不敢說是千古明君,但文治武功也算是出類拔萃了。 但沒想到,在某些方麵跟李諳這個家夥似乎還比不了! 這個逆子…… 又走了好幾天,他們終於回到了長安。 一路顛簸,李世民也感到疲憊不堪,在皇宮內休息了一天之後,方才回到禦書房開始處理政務。 長孫無忌早已等在禦書房,等著皇上回來。 作為當朝皇上的小舅子,大唐一代名臣,長孫無忌也是一位奇才。 可以說,李世民治理天下,很多方麵都得益於他的助力。 一見到李世民,長孫無忌立刻拜倒: “皇上您終於回來了,最近北方頗不安穩,匈奴兵馬屢屢犯邊,微臣正等著皇上處理呢!” 李世民聽了,不禁想起了李諳的話。 他想了想後,道: “對匈奴朕已經有了好的方略,回頭實施之後,就能夠永遠消除這個心腹大患!” 看著他胸有成竹的樣子,長孫無忌不禁一愣。 沒想到皇上這麼快就想好了對付匈奴的辦法了? 不過,既然皇上已經有了永絕後患的好法子,那就先把匈奴犯邊的事情放在一邊好了。 “皇上,河洛連日大旱,黃河幾乎斷流,百姓嗷嗷待哺,微臣和朝中大臣商議了賑災事項,正等皇上決斷呢!” 李世民皺了皺眉: “這種事情何須等我回來,該賑災賑災,該撥款撥款,該撫慰災民就去做好了!” 長孫無忌猶豫了一下,道: “事情並不是這麼簡單,黃河幾乎斷流時,有人在河底挖出一塊石碑,上麵寫道什麼莫道石人一隻眼,跳動黃河天下反……” “什麼!” 李世民瞬間額頭青筋暴跳,騰地一下站起身來。 “皇上息怒!“ 長孫無忌趕緊說道: “以微臣看來,這不過是那些前朝餘孽和三十六路烽火餘黨在那裡趁著河洛大旱,百姓苦不堪言的時候,在挑動愚昧百姓想要生亂而已!” “微臣已經派人暗訪探查,一旦查出始作俑者,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定當言行逼供,殺之以絕後患!” 聽到這兒,李世民忽然好像想到了什麼,不自禁的搖了搖頭: “這不過是下策!” 下策? 長孫無忌不禁一愣。 難道…… 皇上有更好的辦法? 李世民笑了笑,道: “那些百姓之所以會被蠱惑,都是因為不知道朝廷政令,隻要我們辦一張報紙,作為朝廷喉舌,讓所有政令都能為百姓所知,讓他們知道朝廷是憂心百姓,一心為民的,他們自然不會輕易被賊人蠱惑了!” 聽到這兒,長孫無忌似乎明白了點: “可是,朝廷的邸報一直都有啊,那些百姓識字的又不多……” 李世民搖了搖頭: “朝廷邸報隻是官吏彼此傳閱的東西,遠不能為每一個百姓能夠看到,而且文字艱深難懂,我們要做的就是讓每個百姓都能買到看到的報紙!“ “你想一下,一份報紙中不但有天下大事,朝廷政令,還有各種民間趣聞,茶餘笑話,以及農桑技能,飼養牲畜的學問,百姓會不愛看嗎?” “就算他們識字的不多,但隻要有一部分識字的讀給他們聽,他們就會了解到其中的好處!” “而朕也可借此將朝廷主張與朕的意誌灌輸其中,讓老百姓無形之中受到影響,擴大朝廷的影響力!” 聽到這兒,長孫無忌不禁愣住了。 聽起來,皇上的辦法甚是絕妙。 但…… 真的有這樣一份報紙嗎? 而皇上又是從何處想來的呢?
第21章 離開嶺南,才知道嶺南的好啊(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