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封帝,冠號無上(1 / 1)

最新網址: 靈山,一片沉寂。 許久過去,觀音大菩薩輕聲嘆息: “萬年前彌勒佛祖入滅,今日琉璃光如來又隕落.” 諸佛麵麵相覷,菩薩沉默,羅漢寂然,金剛顫栗。 又是半晌,端坐在最上的釋迦如來睜開雙眼,沉凝道: “藥師之死,有大蹊蹺,吾看見道果插足的跡象。” 群佛駭然,道果? 普賢大菩薩沉聲道: “世尊,您的意思是說那個喚做玄黃的始皇仲父,與道果有關?” 釋迦如來笑了笑,目光深邃,並未回答,而是道: “中央天庭,天帝派遣了太白金星與三壇海會大神赴人間招安,汝等誰願意走一趟人間鹹陽,與那位玄黃議和?” 頓了頓,他繼續道: “畢竟若是始皇真行滅佛之舉,人間信徒恐遭重創,我佛門運勢亦將一落千丈.” 諸佛、諸菩薩錯愕,卻無人發聲,都在沉默。 那位始皇帝才下了滅佛的令旨,且那個玄黃藏有大恐怖,伸手一撫,叫一尊【諸天境】的古佛都徹底寂滅. 猶豫了片刻,觀音大菩薩輕聲道: “世尊,大菩薩或古佛前去,恐怕會有遭災遇劫的可能,靈山先後隕落一位【大羅】和一位【諸天】,再經不起大損失了。” “有理。”釋迦如來頷首,端在一旁鼻青臉腫的燃燈古佛心頭忽然騰起不好的預感,警惕側目。 此刻靈山中,【大羅】層次的佛祖隻剩下他和釋迦了 果不其然。 釋迦如來含笑道: “那便勞煩燃燈佛祖再走一趟,可否?” 燃燈嘴角抽了抽,半晌,無奈開口: “世尊既已相求,吾怎好拒絕?” 他施施然起身,嘆道: “吾去也,吾去也。” 說著,燃燈佛祖心有戚戚,邁步而前,朝著大雷音寺外行去,每一步都夾雜著悲愴。 其他古佛、菩薩不清楚,但他作為【大羅】,可遊歷歲月前後,焉能不知? 再根據那位【神女】的敘述,這玄黃恐怕就是玄清了。 太上一脈,元始嫡傳,上清愛徒,還和太一之謀劃有關聯,還被神女視若親子. 這玄黃真有大恐怖! 與這種人物產生因果糾纏,一個不好,身死道消都是尋常! 悲悲乎! 燃燈古佛心一橫,徹底走出大雷音寺,又一步,踏出億萬萬裡,佛衣迎風獵獵,頗有風蕭蕭兮易水寒的韻味在。 “阿彌陀佛。”大雷音寺正中,釋迦如來雙手合十,微微一笑。 ……………… 鹹陽,秦皇宮。 此時尚未上朝,朝臣們都等候在殿外,議論紛紛。 李斯沉吟道: “卻不知這泰山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折返的十萬黑甲都一言不發” 一旁,呂不韋若有所思道: “陛下也未敘述此事,那泰山又是雷擊又是暴雨,我大秦國運亦歷經大動蕩.武安君您當時似便在泰山?” 武安君抬了抬眼瞼,淡淡道: “陛下既然未曾宣揚,定然有陛下的道理,國丈還是不要打聽的好。” 呂不韋神色一滯,卻不好多說什麼,隻是強笑了片刻,又問道: “唔吾還聽說,陛下在泰山與其仲父相逢,這當不是什麼隱秘了吧?” 武安君古怪的看了眼呂不韋,道: “確有此事。” 呂不韋、李斯對視了一眼,神色一沉。 武安君輕輕咳嗽: “我勸二位還是不要動什麼歪心思的好,陛下對那位大人很敬重,我等和那位也並非一個層次的。” 他隱晦警告,怕這兩人爭權奪利爭到了玄黃的頭上去. 一尊古佛可都入滅在泰山,那位大人一聲嗬問,叫得群仙諸神都做鳥獸群散! 呂不韋與李斯又對視了一眼,前者神色略顯陰鬱,但卻笑著道: “武安君何出此言?某隻不過好奇陛下何時多出來一位仲父罷了.” 話音未落,殿外等候的朝臣們聽見有腳步聲傳來,連同呂不韋等人都齊齊側目, 卻是看見了一個戴著麵具的青年與一位看起來很古板的沉默道人,不知何時已至,正踏著白玉階梯而來。 “爾等.”李斯剛想皺眉發問,卻看見武安君身形一晃,迎了上前: “見過大人。” 在朝臣錯愕的目光中,武安君朝著那個戴著麵具的青年做禮一拜,畢恭畢敬。 群臣麵麵相覷,就在他們迷惑此人是誰的時候,卻見皇殿內,始皇疾走而出,甚至未著十二珠玉冠冕,當著無數朝臣的麵做了一禮: “仲父!!” 群臣嘩然,呂不韋和李斯齊齊色變。 陛下這.是不是過了?? 旋即,卻見得那戴著麵具的青年頷首,攜古板道人走上前,笑道: “這是吾師兄,喚為羅喉,在深山老林清修許多年,第一次入世。” 頓了頓,他又含笑道: “行了政兒,無需如此大禮,入殿吧。” 政.政兒?? 群臣再色變,自從始皇陛下大一統後,除了秦穆公,誰敢直呼陛下為政兒?? 就連呂不韋這麼個國丈都不敢! 然而,始皇卻直身,依舊又行了一禮: “是,仲父。” 群臣嘩然。 旋後,始皇帝迎陸煊與玄都入殿,朝臣沉寂半晌後,亦都依次走入大殿, 人流最末尾的嚴煌與劉邦、張繼豐和王之瑤彼此對視,劉邦嘆謂道: “始皇陛下親出大殿而相迎.” 嚴煌苦笑: “卻也正常,理應如此,不是麼?” “也是。” 他們不再言,各自暗藏心事,旋而又都有些激動了起來,入始皇之朝堂. 劉邦從未想過,嚴煌三人更是不提,他們都來自後世,心頭生出激蕩之情,亦有惴惴不安之意。 入得大殿後,始皇帝令人在側邊安置兩張大座,陸煊、玄都端於其上,看的呂不韋雙眼有些發紅。 他都沒這個待遇! 旋即,伴隨群臣山呼之聲,始皇神色一肅,沉道: “今日上朝,唯有三事。” 大殿安靜了下來,都在靜聽。 “其一,泰山封禪已畢,封禪之時,有惡佛做擾,罪大惡極,傳朕旨意,收天下佛經典籍,付諸於一炬,凡不還俗之僧人,盡坑殺之,此為” “滅佛。” 此話一出,群臣嘩然。 李斯站了出來,擔憂道: “陛下三思,焚書坑佛,或會惹怒靈山,那時” “又如何?”嬴政冷眼道:“朕封禪時,那藥師王佛從中作祟,斬朕之大秦一萬又八千年國運,此已是死仇。” 群臣又嘩然,顯然是才知道這一件事,泰山之變,親歷之人都諱莫如深,尚未傳開。 頓了頓,始皇又道: “這第二件事。” 他看向側邊大座上的‘仲父’,臉上浮現出笑容: “朕欲加封朕之仲父為【帝】,諸愛卿以為如何?” 此話一出,朝臣無不色變,整個廟堂都沸反盈天! “不可!” 呂不韋站了出來,神色難看: “陛下,此事萬萬不可,古來今往,哪有加封他人為帝的事?天下唯可有一帝,便是陛下!” “是啊陛下!”李斯亦急了:“可加封為侯,甚至可加封為王,但帝.過了,過了!” 除了武安君,所有大臣都明顯急眼,都在規勸。 “肅靜。” 始皇淡淡開口,大威嚴橫掃而出,壓的群臣都噤聲。 “朕意已決,朕為皇帝,仲父卻為王,何來此般道理?” 頓了頓,他看向陸煊,聲音放緩: “仲父以為如何?” 陸煊輕笑: “皆可。” “善。”始皇頷首:“傳朕旨意,仲父玄黃,平泰山為亂之仙佛,功高蓋世,當予‘帝’號,冠之以‘無上’。” “此是為” 嬴政含笑起身: “玄黃無上帝。” 群臣再度嘩然,有老臣痛心疾首,有文官上前行死諫,有武將氣的直哆嗦,都不明白陛下到底怎麼了, 唯有最末尾與劉邦並肩站著的嚴煌三人,神色錯愕,瞠目結舌。 玄黃無上帝. 龍虎山所供奉的玄黃無上帝! 他們麵麵相覷,盡皆恍惚,都茫然,有寒氣從尾椎骨冒出,直達全身上下! “肅靜。” 始皇再言,冷冷道: “朕意已決,若有再勸者,斬立決,若有欲死諫者,可自撞死在這柱上。” 死諫的文官都默默退了回去,呂不韋和李斯亦收聲,但眼中還滿是驚疑與茫然,臉上寫著三個大字。 憑什麼?? 許久,見群臣都寂然,嬴政頷首: “此事便如此敲定,在論第三件事前” 他看向陸煊,輕聲問道: “仲父對於國策,可有指教?” 群臣齊刷刷的側目。 端在大座上,陸煊看了一眼身旁閉目養神、對之一切視而不見的師兄,旋而輕笑: “還真有。” “仲父請講。”始皇連忙道。 陸煊沉吟片刻,目光幽深了起來,國策. 正如他之前對玄都師兄所說,人道伐天,非一日之功,當徐徐圖之,或需耗費萬年,都隻道尋常。 當即,陸煊抬起頭,平靜道: “亦是三件事,此其一,極北之地有妖橫行,亦有兇神災星蟄伏,各自蠢蠢欲動,然亂象已現,當修鑄長城天關,為護我人族。” 群臣麵麵相覷,嬴政認真的點了點頭: “朕記住了。” “此其二,吾觀天數漸亂,劫氣四溢,當於八方鑄三百六十五座通天臺,以鎮天下劫氣,鎮我人族氣運。” “朕記住了。” “此其三,大秦初成一統,尚未安穩,當遣人行走山川河流,錄其中神祗之名,令諸地祗庇護一方,不可有旱、洪、澇、雪等天災,當保天下各方田地豐饒,民安且樂,若有不從之地祗,斬之示眾。” “朕記住了。” 嬴政嚴肅做答,呂不韋卻憋不住了,氣喘籲籲上前一步: “陛下,鑄長城便算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且還要同時鑄三百六十五處通天臺,這般工程,勞民傷財,恐會動搖國本啊.” 他有理有據道: “別的暫且不論,我大秦初行一統,國庫空虛,即便征集徭役,也難成此事,反而會叫八方民眾怨聲載道” “國丈勿慮。”陸煊淡淡道:“無論是鑄長城還是鑄通天臺,都非一日之功,萬年內修成既可,徐徐圖之。” “萬年??”呂不韋驚叫:“你帝君何出此言?耗萬年歲月,修建一關隘,鑄三百六十五通天臺,何其荒唐,何其荒唐啊!!” 群臣亦紛紛附和。 後方,劉邦聽著諸臣爭論聲,縮了縮脖子,側目小聲問道: “你們覺得那位的所謂行策如何?” 嚴煌從呆滯中回過神來,輕聲感慨: “三百六十五通天臺我不知,但那長城.絕對是利於萬世之舉。” “何出此言?”劉邦迷惑,而嚴煌隻是搖了搖頭,沒有進行解釋,隻是默默的看著爭論的群臣。 有文官憤道: “還有,錄神祗之名,強令神祗庇護風調雨順,這怎麼可能?這會觸怒所有地祗,會如同春秋歲月一般,各地起災禍!” “是啊!!” 呂不韋痛聲道: “春秋之年,神祗震怒,災禍四起,幸得陸聖行走八方,平災平難,可現在若觸怒諸多地祗,我們可沒有陸聖了啊.” 他話還沒說完,有侍衛匆匆而來: “報!” “有天庭太白金星與三壇海會大神親臨,求見玄黃帝君!” 爭論聲、勸諫聲同時一滯。 (本章完) 最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