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圍剿?(2 / 2)

黑日高懸 零醫生 6271 字 2024-03-19

然而這些宮廷侍者們所未能預料到的是,“背叛”暗淵宮廷的可不僅僅隻有一頭兇猛的獵犬,同時還有一個比它們更加強大,也更加陰險的高等存在。

一段復雜的思緒傳入了修格的腦海,那是鏡中使者所發出的“申請”,它希望能夠得到修格的批準,從而使用那副隻服務於修格本身的黑色麵具。

剎那的思考後,修格批準了這一申請。

在這個微妙且特殊的時期,他也很想看看這些服從於自己的暗淵造物們究竟能夠迸發出多大的力量。

於是,佇立於迷霧中的鏡中使者對著修格微微躬身,它的形象與外貌已然徹徹底底地變成了修格本人的樣子,緊接著,它抬起手掌,在迷霧中輕輕一晃,那蘊藏了無數亡者知識與記憶的奇異麵具當即出現在了鏡中使者的手裡。

它無聲地將麵具送往自己的麵部,於是下一瞬,二者融為一體。

在這一瞬之間,鏡中使者對於周邊暗淵迷霧的影響力達到了極致,原本處於動態的無形迷霧徹徹底底地被它納入了掌控的範圍,而那些藏身於迷霧當中,正準備逃竄的暗淵宮廷侍者們,則當場成為了被凍結起來的無助魚類。

迷霧開始不斷收緊,龐大的暗淵力量之網立即將一切隱藏於其中的存在揭示了出來,而這些重要的訊息則細致地傳遞給了那極度兇殘的狼犬。

對於此時仍舊受困於迷霧區域的人們而言,眼下的情景顯得詭異且陰森。

那些正在追獵自己的怪物似乎停止了行動,然而附近的迷霧當中卻開始不斷地傳出痛苦且悲涼的扭曲嗚咽,而這些聲響往往持續不了太久,就會被當場消弭,與之相隨的,則是一種令人更加恐懼的聲音,它聽起來既像是某種兇殘野獸啃咬獵物時發出的響動,又仿佛是有龐大的無形之蟲正在快速地跳躍、爬行。

對那些不明所以的士兵與官員們而言,這裡的每分每秒都顯得極度難熬,而對於那些原本就在試圖對抗襲擊者的法師們來說,這樣的情形卻令他們心情振奮。

因為就在那些聚集起來的魔法光球照耀下,一個身影正在以極高的效率“處理”著那些危險的敵人。

他們看見,一個披著深色風衣、握著手杖與槍械的年輕人正在不斷地將一頭又一頭被迷霧包裹著的重傷獸類從陰影中拖出,而這名年輕人的身份很快便得到了在場人員的確認。

有人認出了他,那是來自拂曉社的修格·恩斯特。

那柄金屬手杖被某種魔力所包裹,這讓它直接化作了一把擁有致命殺傷力的鋒銳之劍,而那把被他隨手從地上撿起來的結晶銃則會時不時地發出一聲轟鳴,由魔力構成的子彈總是能夠精準地命中那些怪異獸類的身軀或頭顱,緊接著,這些扭曲的身形便會被他強行從迷霧當中拽出,並狠狠地摔打在空地之上。

在他的身旁,則有一頭行動迅捷的三尾巨鼠相隨,那些受到重創後仍舊想要逃竄的野獸往往會遭到這巨鼠的二次攻擊,而這些無比連貫、流暢的處理手段則令那些野獸虛弱不堪。

它們頭顱兩側的紅色眼瞳變得無比黯淡,原本隱藏在迷霧內,根本看不清輪廓的身軀也變得像是破布一樣扭曲,但即便如此,這些野獸仍舊沒有死去,它們似乎擁有著超乎想象的生命力和韌性,即便到了這種地步,仍舊在不斷地掙紮,試圖再次發起反擊。

然而,它們的行動終究是徒勞的。

趁著這些野獸陷入虛弱狀態的當口,數層由魔力構成的堅固牢籠被薇琳快速地構建了起來,這些魔法牢籠與常規狀態下的囚籠並不相同,作為一個擁有細致觀察力的施法者,薇琳已經注意到了這些怪物們特殊的行動規律。

因此,她憑借著自己對魔法的控製力,強行地調整了這些魔法囚籠內部的魔力結構,讓它們盡可能地圓潤、光滑,並強製性地抹去了那些用於彌合魔法線條的鋒利棱角。

很快便有更多的法師加入到了這一工作當中,其中,擁有河穀級與湖泊級實力的法師並不少,因此大量特殊的魔法囚籠被臨時塑造了起來,所有那些被修格重創的怪物也都遭到了囚禁。

除卻薇琳之外,並沒有人知道,真正扭轉了局麵的並非修格本人,而是一頭藏身於陰影且更為兇殘的猛獸。

隨著狼犬與鏡中使者聯合發起的一次次撲殺,混亂的場麵很快便得到了控製,而在最後一頭試圖襲擊此處的普通獵犬被鋒銳的螯肢貫穿了軀體後,修格便在腦內無聲地下達了撤離的命令。

於是,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沉浸在殺戮中的狼犬用力甩動螯肢,將自己曾經的同類從迷霧中拋出,自己則快速地隱沒在了原地,而一直在不斷壓迫、控製著宮廷侍者們的鏡中使者則選擇在此刻“收網”。

迷霧開始收縮。

存在於精神層麵的尖嘯不斷傳來,那是宮廷侍者們湮滅於迷霧中時所發出的哀嚎,緊接著,修格便感受到一股股冰冷的“水流”淌入了自己的精神世界,與過去不同,這些被吞噬、同化而來的力量並沒有被粗暴地堆積起來,而是被鏡中使者非常細心分類堆放,成為了等待被查閱、翻看的訊息以及隨時能夠被吸收和分配的力量資源。

在迷霧即將散去的那一刻,鏡中使者摘下了黑色的麵具,它再一次恭敬地向修格行禮,隨後便隨著迷霧一起消失在了原地。

於是,所有的結晶燈具重新亮起,在散落一地的血色以及不同色彩的魔法囚籠之間,修格·恩斯特的身影似乎變得更加引人矚目了。

(本章完)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