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伯禦謀位(1 / 1)

魯懿公沒想到自己會這麼早當上國君,其實他是不想的。   他與哥哥公子括的關係非常好,他也知道父親的這個國君之位,理應先給哥哥公子括,再給自己。   這是魯國一直來的習慣,這個習慣確保了兩百多年來魯國公室的團結統一。   公子括卻非常鬱悶,他沒想到天子居然會來乾涉魯國內政。   但天子出麵了,自己就算是頭上長角又能怎麼辦?   算了吧,那就好好過自己的公子哥日子吧。   但這畢竟是一國之君這樣的高位,公子括雖然認了命,但總會時不時在心裡想起。   每次想起,公子括便是一陣鬱悶,然後便是茶飯不思,喝著悶酒嘆著氣。   公子括的嫡長子是公子禦,史料稱其為伯禦,這個伯字,說明他是老大。   這是按伯仲叔季排下來的。   伯禦很難過,他知道父親德才兼備,而且本應該就是國君,可以為魯國人民作出偉大貢獻的。   但現在沉淪至此,伯禦很替父親鳴不平。   魯國人民也非常同情這位魯國公子,許多士大夫也經常到公子括府上談起此事,很多人對此非常不平。   大家的不平更增添了公子括的鬱悶,一個人總是鬱悶,那健康問題就來了。   公子括鬱悶了十年,終於在公元前807年鬱鬱而亡了。   伯禦辦著父親的喪事,他又能怎麼辦呢?   好友張三,是魯國一個大夫,平時與公子括一家走得非常近。   如果公子括當上國君,張三一族肯定會得到不少好處。   但現在公子括非但沒有當上國君,反而死了!   張三非常生氣,他一邊幫著伯禦操辦公子括的喪事,一邊不斷發著牢騷。   伯禦黯然神傷,他很感謝張三這樣的好友。   已經不止一人來勸慰過父親,也不止一人來勸導過自己,但這種勸導勸慰根本無法消除父親和自己內心的鬱悶。   “難道就這樣算了?國君之位本就應該是你父親的!   公子戲算什麼東西,他已經當了十年國君了。這十年,他作為國君又為魯國做過什麼?魯國上下都不滿啊。”張三紅著眼對伯禦道。   伯禦嘆了口氣,看了看張三,無奈道:“算了吧,事已至此,禦就當作認命吧。”   伯禦真的認命了嗎?   不,他早就想做點什麼了!   父親公子括在世時,伯禦便慫恿過父親把國君之位給奪回來,但被父親狠狠訓斥了一番。   現在,父親去世了,這個家由自己在主持大局了。父親軟弱自己沒辦法,但自己可不能再這樣軟弱下去!   搏一把,也許就搏出個一片江山來!   伯禦早就下了決心,推翻當今國君、自己的親叔叔!那就由自己來彌補父親的遺憾吧。   伯禦不動聲色,他一邊操辦著父親的喪事,一邊仔細觀察著各大夫家族對自己家的態度。   很快,他手頭便有了一份名單,一份支持自己的朝中公卿大夫們的名單。   公子括的去世令魯懿公非常不安,兄長公子括無論是德才還是韜略都勝自己一籌,先君武公也是非常看好他。   而且,按魯國慣例,先君武公去世後,這個國君之位首先應該屬於兄長公子括的。   兄長公子括現在去世了,這肯定是多年積鬱導致的病亡。   自己當了十年國君了,這十年來,自己幾乎都不敢麵對兄長。   兄長也對朝政心灰意冷,這些年來,兄弟倆從原來的親密無間到形同陌路。   這一切,都是因為自己搶了兄長的君位啊。   魯懿公當然是心生愧意的,而且他很清楚,朝中大臣以及曲阜的士大夫們對此議論紛紛,這令他非常不安。   那就善待哥哥一家吧。甚至,魯懿公還在想著,等自己百年以後,就將國君之位讓給大侄子伯禦吧。   對了,得親自去兄長府中吊唁。到時,就將自己的打算告訴大侄子伯禦吧。   魯懿公胡思亂想著,他的大侄子伯禦則在精密謀劃著,謀劃著一個弒君行動。   時間,當然是父親喪事期的某一天。   這一天,應該是國君會親自前來吊唁的那天。   地點,兩個,一個是宮裡,一個是自己的府上。   宮裡的事,就交給張三吧。   張三是自己最要好的朋友,也是最希望魯國變天的大夫。   他的任務就是在國君前來自己家吊唁的那天,在魯國後宮動手。   宮中不少侍衛都是自己的人,那一天守衛內宮的人應該都會換崗。   張三要向哪些人動手?   首先當然是國君全家!斬草必須除根!接下來是先君武公的眾庶子們,統統殺掉。   伯禦還專門囑咐過張三,先君武公的幼子公子稱也不要放過。   張三猶豫道:“公子稱不過十一二歲,一個少年公子哥,也殺?”   伯禦陰著臉道:“既然要乾大事,那就要乾得徹底,絕不能留下任何根根草草!公子稱現在就在宮中,不能放過!”   公子稱,魯武公幼子,是魯武公去世前一年才出生的。   平時隻知道在書房讀書,許多公卿大夫幾乎都不知道先君武公還有此子在。   伯禦早就在準備了,要麼不乾,要乾,就乾得乾凈徹底!   張三與伯禦再次明確了任務:由張三負責宮裡的清洗行動,除掉國君全部兒子,除掉先君武公幼子公子稱!   那府裡的行動呢?   伯禦負責接待國君,分分鐘跟國君在一起。隻要國君一入府,一切就妥當了,甕中捉鱉的事。   他已經安排好了府裡家臣,那些個已經被自己考察了多次的最忠心的家臣,他全部用上,以二比一的兵力迅速乾掉國君的侍衛們。   這夠了麼?   不夠,還有兩步要部署妥當。   一是要控製忠於國君的那些大夫。名單都有了,當天隨國君來吊唁的當然在府裡可以拿下。   那些當天未參加吊唁的大夫們,由邾國國君率軍,逐府包圍。   隻要自己登上國君之位,這些都不成大事。   邾國是魯國的附庸國,一個自建國以來便沒有爵位的小國。   此時的國君是邾武公,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邾武公以及歷代邾國國君夢想著的一件事,就是能夠提升一下邾國的爵位。   魯國是周王朝的宗邦國,跟著魯國,肯定會有這個機會的。   除了是魯國的附庸國外,邾國與魯國還是姻親關係。   邾武公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魯武公,邾國公主為魯武公生下了嫡長子公子括。   所以邾武公正是伯禦的親外公!   伯禦很清楚,外公對這次周天子下令由公子戲繼任魯國國君也相當不滿。   因為公子括的母親邾國公主去世後,魯武公另娶了夫人,這才生的次子公子戲。   邾武公多次在伯禦麵前表達過邾國的不滿,如果是親外孫公子括擔任魯國國君,那邾國隻要努力一把,極有可能通過魯國向天子爭取到一個爵位。   哪怕是子爵,那也可以擺脫魯國附庸的尷尬地位。   現在倒好,周宣王一個強勢乾涉魯國內政,指定了魯國儲君,將邾武公的強國之夢擊了個粉碎,邾武公當然是火大的。   現在親外孫有誌氣了,要奪取魯國國君之位,豈有不幫之理?   二是輿論宣傳工作要跟上。   自己一旦登上君位,就要宣傳當年公子戲與父親公子括跟先君武公朝見天子時,用了很多下三濫手段如賄賂天子近臣,導致天子起了乾涉魯國儲君人選的事之類的輿論。   還有,十年來,國君如何排擠、打壓原本應該是魯國國君的哥哥公子括,最終導致公子括憂憤而亡等等之類的輿論也要大肆營造起來。   一切準備就緒,那就等國君上門吊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