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公子遂的刻意打壓?(1 / 1)

公孫敖頓時傻眼了,在一乾公卿大夫們的竊竊私語和指指點點中,公孫敖感到了無比的恥辱。   想想自己數十年來,為魯國盡心盡職作了那麼多貢獻,卻不料這一次,因為自己朝見晉侯失禮,差點讓國家處於亡危的境地。   難道是自己老了不中用了?   公孫敖怏怏不樂。   叔孫得臣平時與公孫敖交好,見自己這位伯父輩的上卿煩惱,晚上就專程赴公孫敖府裡,帶了點酒,有意替公孫敖分憂。   “上卿大人一向知禮,這次怎麼犯了糊塗呢?”兩人一邊喝著酒,一邊叔孫得臣無意問起這事。   “敖以為晉侯既然在戚邑,那去戚邑朝見晉侯,不是可以為國家省下不少開支?   誰想晉侯居然會因此而發怒?自古至今,也沒哪條規定,朝見諸侯非得去都城啊?”公孫敖喝了一大口酒,吐著槽。   “是啊,如此說來,上卿大人還不如不知道晉侯就在戚邑,直接去絳城,辦完事,還可以在絳城到處走走。”叔孫得臣道。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了。還不如不知道晉侯就在戚邑,讓自己知道晉侯就在戚邑消息的,正是公子遂親口對自己說的。   難道,公子遂這家夥暗中在害自己?   公孫敖把自己如何得知晉侯在戚邑的事對叔孫得臣講了,叔孫得臣聽後默然不語。   臨走時,他對公孫敖丟下一句話:“上卿大人,防人之心不可無。”   公孫敖感到了背脊陣陣寒意,難道,真的是自己的堂兄弟公子遂要害自己?   想想這些年來,魯國除了國君外,就是自己、臧孫辰、公子遂三人執政,自己也沒怎麼得罪過他啊?   對了,現在臧孫辰已經老了,對一些禮儀方麵的事會多管一點,其餘的重特大事項,都是由自己和公子遂為主決定的。   如今國君新立,也沒多少主見。看來,肯定是公子遂有意打壓自己,好獨攬大權。   果然,公元前625年冬,本是一直由自己在負責的與齊國聯姻的事,就被公子遂給搶去了。   原來,與齊聯姻,是魯國既定的基本國策。   自魯桓公以來,魯國如今可謂是代代與齊聯姻,魯國歷代國君都要娶齊國公族女子為夫人。   魯桓公夫人是文薑,魯莊公夫人是哀薑,魯閔公是個孩子沒討老婆不提了,魯僖公夫人是聲薑。   這一次,魯文公要娶的夫人是出薑。   當然,這個出薑也是我們後人說說的。   本來,這事一直由公孫敖主管的。去年自己還出使齊國,向齊國下了聘禮。   但今年納吉,卻由公子遂主管了。   公子遂肯定在打壓自己!   公孫敖非常氣憤。但氣憤是解決不了什麼問題的,公孫敖碰到的問題貌似越來越多了。   轉過了年,即公元前624年春,晉國通知組織聯軍去討伐倒向楚國的沈國。   魯國派出的是叔孫得臣率軍參加由晉國、宋國、陳國、鄭國、衛國、魯國組成的六國聯軍。   連出兵討伐諸侯,居然也不乾自己這位掌管軍務的大司馬什麼事?   而且,這種率軍隊參加晉國這樣超級大國組織的聯軍,討伐一個小小的沈國,沒有半分風險,這大把的功勞,自己居然又沒份?!   還沒完哩。   當年冬天,為徹底整改魯國朝見晉侯不夠及時主動問題,魯文公專門赴晉國朝見晉襄公。   跟隨魯文公赴晉國的,又沒有公孫敖什麼事,這次還是叔孫得臣!   據說,這次本來國君有意讓自己陪同,但公子遂提出了反對意見,說自己不大守禮,朝見晉侯這樣的大事,必須要知禮守禮的卿大夫陪同。   叔孫得臣還真的在這次魯文公朝見晉襄公的重大外交活動中露了臉,因為晉襄公畢竟是一位英明神武的晉侯,他得報說魯侯又來朝見自己,心中大為感慨。   這位魯侯,去年剛來朝見過自己,今年又來了,列國諸侯,也就數這魯國對自己是最為尊重的。   晉襄公想想自己去年的時候對魯國也著實過了分,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居然派出個大夫級別的陽處父去與堂堂魯國這樣大國的國君盟誓,這完全不平等。   不行,千萬不能冷了魯國這樣對晉國完全順從的諸侯了。   晉襄公下令,厚待魯文公一行人,並重新安排自己與魯文公的盟誓。   晉國和魯國兩位國君盟誓,這就等於告訴天下,晉國與魯國是親密的兄弟之國,是堅強的同盟之國。   不但如此,晉襄公還專門安排了隆重的宴會,親自招待魯文公和叔孫得臣一行人。   在宴會中,晉襄公還吟詩贊美魯文公是一位謙謙君子,非常講究禮儀。   魯文公沉浸在喜悅之中,完全就是被晉襄公的熱情和禮遇給陶醉了。   如果不是叔孫得臣的提醒,他都忘了,當晉襄公贊美自己時,自己應該走下臺階拜謝,即降階而謝。   陪魯文公朝見晉襄公,晉襄公與魯文公兩位國君,互相彬彬有禮的對話,符合禮儀的舉止,惺惺相惜的神情,出口成章的馬屁,宣告這次魯文公朝見晉襄公,是一次成功的、順利的、收獲豐富的外交活動。   於是,叔孫得臣又立了大功。   這讓公孫敖非常眼饞,自己真的好久好久沒有立功了。   他絕對不怪叔孫得臣,自己的孟氏與叔氏,那是世代交好的,自己雖然沒有得到功勞,但讓別人得去,寧可讓叔氏得。   但他相信,這一切都是公子遂在搞鬼。   哼,你東門氏不要撞到老子的槍口上,隻要有機會,老子就玩死你東門氏!   公孫敖對公子遂忿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