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子遂壓製3桓(1 / 1)

不過,公子遂也不要過於擔心,因為他不需要再管人世間這些煩惱了。   什麼天災人禍,什麼與季氏、叔氏、孟氏三大家族的矛盾,都不用管了。   因為,他已經安排好了一切,可以走了。   其實,早在魯國太後敬贏去世前不久,即公元前601年夏,魯國執政上卿公子遂去世。   公子遂的去世,說起來也算是卒於公乾的路上。當時他正奉命出使齊國,結果在路上得病,不治而亡。   公子遂是魯國歷史上鼎鼎大名的一代權臣,我們回過頭來,盤點一下這位仁兄所掀起的魯國春秋風雲。   公子遂,魯莊公之次子,人稱公子遂,因家住魯國都城曲阜東門,故以東門為氏,形成了魯國歷史上一大家族,東門家族。   由於公子遂去世後,獲謚號為襄,在兄弟中排名老二,即伯仲叔季的仲,所以後人稱東門襄仲。   應該說,公子遂是嚴格意義上的魯國公室派。當時魯莊公共有四兄弟,即魯莊公、慶父、叔牙和季友。   由於大家都是魯桓公的兒子,所以魯國的政壇就形成了四大勢力,即以魯莊公這一脈的魯國公室勢力,以慶父這一脈的孟氏、以叔牙這一脈的叔氏以及季友這一脈的季氏。   孟氏、叔氏和季氏就慢慢形成了魯國歷史上的三桓勢力,三桓一開始作為魯國公室的旁支,與公室的關係交錯融合,並不存在什麼直接的對立。   所存在的矛盾,無非是這四大勢力之間的矛盾。   矛盾當然會帶來權力鬥爭,任何一個諸侯國的權力鬥爭,最終都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經過大多數是血淋淋的人頭落地、家族被滅的那些慘劇。   魯莊公去世後,慶父跳出來亂了一把魯國,即相繼弒殺了即位的魯莊公之子公子班和魯閔公。   就這樣,孟氏家族牢牢把握了魯國政權。   後來,公子友在齊國的支持下,一舉平定了慶父之亂,並扶持了魯僖公繼位。就這樣,季氏家族牢牢把握了魯國政權。   此時的公子遂完全站在季友一邊,忠實地維護著以魯僖公為首的魯國公室利益。   季友去世後,孟氏家族的公孫敖跳了出來。但代表魯國公室的公子遂無情地打壓了他。   加上公孫敖此人確實也是一個亂來的主,搞了一出不愛江山愛美人的鬧劇,最後孟氏家族被徹底壓製。   就這樣,東門氏家族牢牢把握了魯國政權。   在公子遂把控朝政的二十多年歲月裡,一開始是孟氏家族與東門氏家族的矛盾激化,但孟氏家族最終被壓得喘不過氣來。   後來則是對魯國有著巨大軍功的叔氏家族以及叔仲氏家族起來反對東門氏家族。   結果公子遂憑著與敬贏的親密關係,並走了齊國的後門,最終在權力鬥爭中獲得大勝。   叔氏家族受到完全壓製,而叔仲氏家族則落得一個宗主叔仲彭生被殺、家族勢力完全退出魯國政壇的結局。   三桓勢力中,唯有季氏家族因為其宗主季孫行父為人小心謹慎,表麵上一切唯公子遂馬首是瞻,被公子遂視為自己人。   而且,公子遂憑著其深厚的權力鬥爭功底,一舉利用了季氏家族,最後將一般人看來不可能擔任魯國國君的魯宣公扶持上位。   從此,公子遂成了魯國歷史上響當當的一位權臣,一直牢牢把控著朝政,誰都不敢反對他。   直到公元前601年夏,公子遂去世了,東門氏的影響力仍舊相當巨大,具體就是在公子遂生前的安排下,其子公孫歸父進入了魯國卿級班子。   公孫歸父,東門氏,名歸父,字子家,魯莊公之孫,故稱公孫,東門氏家族宗主,於公元前601年進入魯國卿級班子。   當然,由於資歷問題,此時的公孫歸父在魯國政壇上的身份僅是卿大夫,而不是執政上卿。   執政上卿是季孫行父。   季孫行父是我們需要表示尊重的一位魯國貴族,他的故事我們前麵已經講了不少。   在接下來的三十多年時間裡,季孫行父將是左右魯國政壇最有力的力量。他所掀起的魯國春秋風雲,那是歷史性的。   現在的季孫行父雖然貴為執政上卿,但他很快就發現,自己的地位完全不能跟剛剛去世的前執政上卿公子遂比!   因為有一個關鍵人物在牽製著他,這個關鍵人物,當然是魯國國君魯宣公。   魯宣公是公子遂一手扶持即位的,而且,在當時魯文公去世後的魯國政壇權力鬥爭中,魯宣公母親敬贏更是與公子遂有著戰略同盟關係。   這種關係,甚至被後世戲說成兩人有著肉體上的關係。   公子遂與太後敬贏是否情人關係,這個我們不去摻和了。   反正公子遂是一個老謀深算的政治家,他知道要保證自己的魯國政壇上的地位,必須確保國君對自己的充分信任。   國君雖然是自己一手扶持上位的,但歷史上權臣後來被親手扶持的國君給乾掉的例子比比皆是。   在自己權勢已經傾天的基礎上,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再將國君之母緊緊拉攏在一起,那就可以確保自己無虞了。   敬贏當然對公子遂是非常非常感激的,她所擁有的一切,說到底都是公子遂給她的。   所以每次隻要魯宣公跟自己談起國政大事來,敬贏就一個態度:一切聽執政上卿東門遂的。   所以,魯宣公一直以來對公子遂言聽計從。   季孫行父當初當斷不斷,三思而過,結果讓公子遂的弒君立庶的陰謀得以成功,因而對公子遂早就不滿。   隻是苦於公子遂權大勢大,自己隻有隱忍。   更何況,在公子遂的輔佐下,魯宣公繼任國君十年來,確實為魯國取得了巨大的戰略利益,取得了向地,吞並了根牟,要回了濟西。   對魯宣公而言,這正是公子遂的功勞,這個功勞的根本,就是緊緊與齊國交好。   公子遂正是憑借這樣的功勞,掩蓋了其治理國政的不足。   前麵說過,魯宣公上臺以來,魯國人民真正得到過什麼福祉呢?   沒有,倒是天災很多次,許多魯國人的日子過得很苦。   但東門氏家族呢?   據說,公子遂本人以及他的家族子弟,過著窮奢極欲的生活。   一向崇尚儉樸的季孫行父非常看不慣,隻是無可奈何。   但季孫行父相信,總有一天,自己一定要將這段歷史公案給翻出來,從而給東門氏定罪。   而且,季孫行父也深知,孟氏、叔氏這兩大家族本就與東門氏家族有著深仇大恨。   團結這兩大家族,反對東門氏家族,就成了季孫行父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