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這些酸溜溜的東西,以及列國諸侯國內的一些事,我們還是放一放,抓緊來看看齊國借晉國內亂之際主動進攻晉國以後的事吧。 根據晉國的指示,公元前549年春,魯國卿大夫仲孫羯率魯軍討伐齊國。 咦,怎麼出了一個新人了? 以仲孫為氏,這個仲孫羯當然是孟氏家族宗主了。 是的,就在去年,魯國上卿仲孫速病逝,其子仲孫羯繼位為孟氏家族宗主。 這個事,我們放在後麵再講。 作為魯國政壇新的一位卿大夫,仲孫羯一上場的表現就是率軍討伐齊國。 當然,魯國的軍事實力也就那樣,這一次,仲孫羯也無非是率軍搶了一把齊魯交界的齊國邊邑。 反正齊國此時正擔心晉國的大規模報復,也無暇來管。 在晉國的授意下,中原列國諸侯聯盟圈的各國,紛紛出兵。 如鄭國出兵教訓了一把楚國盟國陳國。據說,衛國、宋國、莒國、曹國等國也都在厲兵秣馬。 晉國就是試圖讓齊國害怕起來,至少不要隨便亂動。 畢竟,晉國確實沒作好報復齊國的準備,還要幾個月的準備。 但齊國怕了麼? 齊國貌似不怕! 首先,是齊國抱上了楚國大腿。 第二,齊後莊公認為,此時的齊國必須不能表現出絲毫懼怕的樣子,因為晉國就是欺軟怕硬的東西。 公元前549年,注定是一個列國諸侯必須加強外交活動的重要一年。 因為去年發生的事,即齊國居然趁晉國內亂、出兵討伐晉國之事,勢必引發更激烈的戰爭。 每個諸侯,都必須為接下來更重大更激烈的戰爭作些準備。 如晉國,加強了與吳國的聯係,對吳國提出了要求。 看來,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已經從巢邑之戰失敗中恢復過來的吳國將繼續牽製並騷擾楚國,這就是晉國的疲楚之策。 楚國,則是果斷接過齊國送來的好意,派出大夫蒍啟強赴齊國聘問,將去年兩國達成的結盟初步意向給落實到位,具體是確定兩國結盟的時間。 楚國的意圖是,真正建立起穩固的齊楚同盟,讓齊國在東線將可惡的吳國給管住看死,從而使楚國騰出手來北上中原與晉國爭霸。 看來,兩國結盟的事很快就可以成功。 齊後莊公專門安排了一次大規模的閱兵活動,向楚國大夫蒍啟強展示了雄壯的齊國軍威。 然後,派出大夫田無宇隨蒍啟強赴楚國聘問,以確定兩國結盟一應具體事務。 晉國終於完成了對齊國軍事行動的準備。 公元前549年秋,魯國接到了通知,與衛國、鄭國、曹國、莒國、邾國、滕國、薛國、杞國、小邾國等諸侯赴晉國夷儀參加國際會議。 夷儀,在今天的河北邢臺市西部漿水鎮附近。會議的議題隻有一個,全中原諸侯聯合起來,共同討伐萬惡的齊國佬! 齊國仍舊不怕,因為此時的齊國與楚國結盟之事貌似已經鐵板釘釘了。 齊國立即還之以顏色,齊後莊公把臉一沉,對齊國將士道:“那就一戰吧,既然你晉國佬組織眾嘍羅商議著要來討伐大齊,那寡人就先發製人,先動手!” 公元前549年秋天,齊國趁晉國召集中原諸侯在夷儀開會,乾脆主動出兵教訓了莒國。 對莒國,齊後莊公可謂是恨得牙癢癢的。去年齊軍侵入晉國失敗,回國時居然被莒軍截斷退路,導致齊軍損兵折將。 這一次,齊軍大舉進攻莒國,攻占了莒國原都城介根城,燒殺搶掠了一把後,揚長而去。 夷儀會盟非常成功,以晉國為首的十一國聯軍很快組建,由晉國中軍元帥範匄擔任聯軍統帥。 魯軍名義上由國君魯襄公率領,實際上的統帥則是執政上卿叔孫豹。 此外,新晉級卿大夫的仲孫羯也參加了,唯有上卿季孫宿留守國內。 咦,魯國不是還有兩位卿大夫臧孫紇和子叔老嗎? 沒了,都不在了。 其中子叔老於公元前551年7月去世。而臧孫紇則於公元前550年10月份,因卷入孟氏家族內部矛盾糾紛而攤上大事,居然逃亡去了齊國。 關於魯國內部這點事,我們先放一放,此時還是討伐齊國一事更重要。 魯襄公也好,叔孫豹也好,都非常高興。 看來這一次,一定會將齊國給結結實實再揍一次。 打齊國,魯國是一百個開心。 春秋江湖有些諸侯就是這個心理,如魯國每天都盼望著齊國、邾國倒黴,鄭國每天都想著教訓宋國,吳國總念著將楚國給揍趴下,秦國恨不得晉國馬上去死等等。 魯襄公想起了上次跟著晉國討伐齊國時的情景,那真是一個字,爽。 當時,聯軍浩浩蕩蕩侵入齊國境內,齊軍哪有還手之力? 列國諸侯圍著齊國都城臨淄猛攻,齊國國君齊靈公嚇破了膽,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據說差點丟下國家逃亡去了。 那一次,曹國先君曹成公還戰死於平陰。 唉,那位曹伯真是好人吶。 也因為如此,所以魯國對曹國非常友好。 畢竟平陰之戰,說到底是晉國組織聯軍替魯國出頭,是為了教訓齊國不斷侵犯魯國。 隻是可惜,由於晉國中軍元帥荀偃得了重病。此外據說楚軍也北上了,所以最後沒有把齊國給扁殘了。 這導致了齊國肆無忌憚起來,居然趁晉國內亂主動進攻晉國。 齊國佬喂,這一次,不把你扁得滿地找牙才怪哩。 魯襄公躊躇滿誌,叔孫豹也誌在必得。 魯國的發展環境,離不開齊國隱患的消除。 齊後莊公你應該怕了吧? 不,反正已經與晉國撕破臉了,那乾脆就撕得再徹底一些! 齊後莊公下了血本,給了楚國大筆財物,提出齊楚兩國盡快結盟的要求。 齊國最不缺乏的是錢財,齊國不僅漁農工商業都很發達,而且自齊國前相國管仲改革以來,齊國可謂是全世界最富足的諸侯了。 隻是,齊國過一段時間便要亂一次,然後整個國家就虛弱一點。周而復始,導致齊國盡管是一個經濟大國,但國力卻總是無法提到當年齊桓公時代的水平。 楚國剛剛經營了一下東線,與吳國打了一仗,雖然沒能取勝,但與齊國結盟符合楚國國家利益,有利於楚國北進中原方略。 如今齊國提出結盟要求,且送來了大把財物,楚國二話不說,立即組織了楚、陳、蔡等軍北上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