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忠義杜洩維護家族(1 / 1)

豎牛完全掌握了整個叔氏家族。   當然,叔孫豹被他活活餓死的事是最高機密,除了他和自己的幾個親信外,是沒人知道的。   此時的豎牛雖然得到了魯國季氏家族、孟氏家族、仲叔氏家族等大家族的支持,但他連叔孫豹的私生子都不是,完全沒有資格擔任宗主。   操辦著叔孫豹的喪事的同時,豎牛立了叔婼為叔氏家族宗主,以後叔婼就該被稱為叔孫婼了。   當然,叔孫婼也不食言,任命豎牛繼續擔任叔氏家族內務總管。   對叔氏家族來講,此時最重要的事,就是操辦叔孫豹的喪事。   喪事是由叔氏家族家宰杜洩來具體負責的,杜洩很清楚,叔孫豹臨死前曾要求他殺死豎牛,隻是自己勢單力薄,實在辦不到。   想起叔孫豹,杜洩非常難過。此時的他,就想著一件事,先將叔孫豹的喪事給辦好。   要知道,此時的杜洩自身難保,因為豎牛想方設法要乾掉他,杜洩當然有所察覺。   隻要自己在操辦喪事上哪個環節出了差錯,那就有可能被豎牛抓住把柄,從而攤上殺身之禍。   喪事是嚴格按照魯國卿大夫的標準辦理的,杜洩不敢有絲毫大意。   按理根據叔孫豹生前為魯國作出的巨大貢獻,一切不會成問題。   但幺蛾子還是出現了。   先是一個陪葬品的事。這個陪葬品,就是天子賞賜給叔孫豹的那輛大輅乘車。   這是天子賞賜的,代表著叔孫豹一生最大的榮譽。   現在叔孫豹去世了,大輅作為陪葬品,這是對叔孫豹的尊重,彰顯著叔孫豹的榮耀。   豎牛冷笑一聲,他去見了季氏家臣、魯國大夫南遺。   南遺這段日子發了大財,經常得到豎牛送來的賄賂,現在又來了發財的機會。   果然,豎牛請求南遺向執政上卿季孫宿去告杜洩的黑狀,理由就是叔氏家族的家宰,居然違反有關禮製規定,擅自將叔孫豹生前沒有使用過的大輅用作陪葬。   原來,叔孫豹是一位小心謹慎的人,整個魯國,也就是他得到了這份來自天子的賞賜。   如果自己使用這輛大路,那極有可能招致其他卿大夫尤其是季孫宿的忌妒,所以他一直沒敢使用。   叔孫豹低調為人,這是君子。但豎牛、南遺卻是小人。   小人總喜歡以己之心度君子之腹,你叔孫豹居然放著這麼榮耀的大輅車都不用,那隻能說明一件事:國君不同意你使用。   既然不同意叔孫豹使用,那現在叔孫豹死了,你杜洩居然拿來給叔孫豹陪葬,這豈不是違背了國君的命令?   你杜洩這下攤上大事嘍。   豎牛、南遺越想越得意,南遺立即求見季孫宿,對季孫宿講了杜洩居然敢用大輅車給叔孫豹陪葬。   季孫宿本來對此事不以為然,覺得你南遺小題大作,閑來蛋疼去攪和叔氏家族的事做什麼?   要知道,叔氏家族最近連連發生大事,叔孫豹死了,他的兩個嫡子一死一亡,夠可憐了,別去折騰人家了。   但南遺卻道:“主公,臣的意思是連您這樣的人都沒有大輅,憑什麼他叔孫豹就可以使用大輅?   這個不是小事,而是關係到在魯國,到底是季氏的地位高還是叔氏的地位高的問題。臣是主公的家臣,當然得替主公、替季氏家族考慮了。”   季孫宿一聽,這個太對了,雖然自己與叔孫豹同為執政上卿,但自己主內,叔孫豹主外,季氏家族無論是地位還是地盤,無論是財力還是軍力,都遠遠在叔氏家族之上。   如果叔孫豹死了用大輅這樣的寶器作陪葬品,那自己百年以後拿什麼跟他比?   季孫宿立即下令,禁止叔氏家族用大輅為叔孫豹陪葬。   杜洩知道攤上了事,但他並不慌亂,求見季孫宿,道:   “想當年,夫子接受先君襄公命令去王室朝見天子,天子念及夫子和先人的功勛而賜予大輅。回國後,夫子向先君襄公復命,並將大輅交給襄公。   先君襄公不敢違背王命,將大輅又賜給了夫子,允許夫子使用大輅。   當時,共有三官記錄此事,司徒記錄了夫子的名字,司空記錄了夫子的功勛,司馬記錄了天子賞賜的車服。   當時,您季孫擔任司徒,仲孫擔任司空,夫子擔任司馬自己不便記錄,就讓工正記錄了功勛。   這些,難道您季孫忘了嗎?當時的記錄還在宮中,如果您忘了,那就請去查閱一下有關檔案吧。   如今,夫子去世,您作為執政上卿,居然不允許用大輅陪葬,這是在違背先君之命。您確定你要下這個命令嗎?”   季孫宿被說得臉一陣紅一陣白,那還有什麼話可說?   就這樣,杜洩光明正大用大輅為叔孫豹陪葬,戳穿了豎牛和南遺等人的陰謀。   但事情還沒完,到叔孫豹正式下葬時,又出了一隻幺蛾子。   叔仲帶出來搞事了,當然他也是再次得到了豎牛的賄賂。   當時,杜洩主持著葬禮。送葬隊伍按卿大夫規製,先是三辭於朝,即靈柩放在朝堂大門口,這是向國君辭行,然後再從朝堂的大門口出發去墓地。   這本來完全沒有問題,但叔仲帶卻對季孫宿道:“暴斃的人下葬,不能從朝門走,而要從西門走。杜洩故意違反規定,應當懲處。”   季孫宿想想也是,親自去乾涉,命令杜洩從西門走。   杜洩義憤填膺,道:“卿大夫的葬禮從朝門開始,這是魯國一貫來的禮儀。   如今,季孫執掌國政,沒有正式修改法度卻要隨便調整禮儀,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是哪門子的道理?   夫子壽終正寢於府上,何來暴斃一說?既是暴斃,為何你季孫不詳細調查?”   當時送葬的除了叔氏家族外,還有很多其他士大夫以及敬重叔孫豹的國人,人人都憤怒了。   季孫宿一看,再搞下去要出群體性事件了,趕快按原來的程序完成下葬吧。   杜洩終於為自己的家主叔孫豹辦了一個體麵隆重合禮合規的葬禮,這是他為叔氏家族做的最後一件事了。   此時的他,已經完全得罪了季氏家族。在叔氏家族更是被豎牛所不容,不由長嘆一聲,悄然離開了魯國。   杜洩,生卒年月不詳,史料未記錄其源於魯國何邑何族。   但杜洩在魯國的春秋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令人印象深刻。   除了前麵已講過的外,還有他代表叔氏家族在魯國軍事改革上的據理力爭,我們在後麵會講到。   據說,杜洩後來逃亡去了楚國。   值得一提的是,杜洩有一個曾孫叫杜赫,是一位青史留名的謀士,西漢著名文學家賈誼的《過秦論》有這樣一段:   “於是六國之士,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之徒通其意,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倫製其兵。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   能與這些人物齊名,杜赫也不辱此生了。   但在這個時候的魯國,我們敬仰的是杜洩,一位在亂世中既保全了自己又維護了職責的叔氏家族忠義家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