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時,沒有兒子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叔梁紇繼續努力了幾年,但施氏非但生不出兒子,到後來連女兒也生不出來了。 叔梁紇無奈,隻好娶了一妾。目的隻有一個,生個兒子。 這裡就有疑問了,如果叔梁紇一直是陬邑大夫,按照當時大夫的俸?水平,叔梁紇早就可以多娶幾個女人了,哪需要等到四十多歲了,自己有了九個女兒後才娶妾? 所以,極有可能叔梁紇原本不是陬邑大夫,他隻是陬邑的一個士。 因為祖上曾經是大夫級別的貴族,所以能夠得到孟氏家族的重視,成為孟氏家族的家臣。 直到公元前563年叔梁紇在偪陽之戰中因作戰勇敢,是當時魯國三勇士之一,故被提拔為陬邑大夫! 有了大夫級別的叔梁紇,就有了娶妾的資本。 也就是說,原本孔氏家族在陬邑就是一個士的級別,而非大夫級別。 這有兩種可能,或者說兩種說法都有可能。 一種說法是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在宋國內亂中身死後,逃亡至魯國的兒子木金父根本不是孔父嘉的嫡子,而隻是一個庶子,無法繼承大夫爵位。 另一種說法就是逃亡到魯國的,不是木金父,而是木金父的孫子孔防叔。 而且,孔防叔也並非是在公元前710年華督弒君這場內亂中逃亡的,而是在後來的宋國另一場內亂中為避禍而逃亡去的魯國。 那個時候的孔防叔,在宋國已經不再是大夫級別了。到了魯國後,就單純一個士的級別。 所以,孔防叔僅僅是一個陬人。 反正兩種都有可能,但這不是我們要說的重點,也不是叔梁紇關心的重點。 叔梁紇關心的重點問題是,他娶的這個妾不辱期望,很快就為叔梁紇生了一個兒子。 叔梁紇高興壞了,他將兒子取名為孟皮。 孟,代表老大。 叔梁紇的願望就是,自己的妾將會為自己繼續生兒子,然後按孟仲叔季這樣排下來,最好是在自己擁有九個女兒後,再擁有九個兒子! 但很快就令他不高興的事來了,生了兒子不久後的那個妾,居然不明不白去世了! 也就是說,叔梁紇隻能擁有一個兒子,孟皮。 有一次叔梁紇外出征戰,結果等他榮立新的戰功回來時,卻遭遇到了晴空霹靂般的打擊:寶貝兒子孟皮居然摔成了重傷! 據夫人施氏哭訴,是孟皮太頑皮了,趁家人不備,一個人爬到樹上玩,結果摔了下來,直接將兩條腿給摔斷了! 當時醫療條件不好,孟皮傷愈後,就落下了殘疾。 叔梁紇簡直要發瘋了,因為孟皮成了殘疾人,按當時的規定,殘疾人不能繼承家業,當然也不能繼承陬邑大夫之職! 此時的叔梁紇已經六十多歲了,不要說自己如果再娶一妾還有沒有能力再生育,估計也沒哪個姑娘願意嫁給自己啊。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個後,必須是有資格繼承自己家業的兒子。 自己辛辛苦苦拚搏,好不容易掙得了一個大夫職位,難道搞到最後,自己連一個合格的兒子都沒有,從而將源於大商王朝天子的這個血脈給斷了? 叔梁紇鬱悶極了,但他不放棄,他真的不甘心。 叔梁紇不顧夫人施氏的強烈反對,決定再娶一妾。 此時的叔梁紇雖然年過花甲,但他的英雄事跡傳遍了整個曲阜。聽說叔梁紇有意娶妾,曲阜的顏氏家族動了心。 當然,動心的是宗主老顏,老顏有三個女兒,都已經及笄,但都未曾許配。 老顏把三個女兒叫到麵前,直截了當問道: “聽說了嗎?陬邑的叔梁大夫有意娶妻,他可是我們魯國的大英雄,被孟獻子贊為《詩經》裡所說的如老虎一樣有力的人,且出身富貴。你們仨姐妹都到了婚嫁年齡了,有誰願意嫁給他?” 老大和老二對視了一眼,各自從對方的眼神中感覺到了鄙夷的味道。 在她倆看來,叔梁大夫雖然是大英雄,但誰都知道那可是一個花白胡須的老頭子了,能嫁嗎? 小女兒顏徵在卻道:“一切聽憑父親的安排。” 老顏大喜,於是主動托人去對叔梁紇講。 叔梁紇更是大喜,就這樣,叔梁紇與顏徵在喜結良緣。 那一年,據說叔梁紇已經六十六歲,而顏徵在僅僅十六七歲。 顏徵在並沒有見過叔梁紇,她雖然聽說過叔梁紇的事跡,也知道陬邑大夫的地位,也聽了父親講過孔氏之血統高貴。 但這些都不是她嫁給叔梁紇的理由,她隻信奉一條:父親有意讓顏氏家族與孔氏家族結為姻親,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作為女兒,不能違背父親的意願! 這是顏徵在所知道和必須遵循的禮!一種包括了孝和義在內的禮! 也就是說,顏徵在與叔梁紇之間,一開始並沒有愛。 其實,在當時,貴族之間的婚姻,從來都不是因愛而開始的。 但是,婚姻,可以以愛來維持,以愛來升華! 如陪伴、扶持、體貼、思念! 由於叔梁紇和顏徵在兩人年齡相差太懸殊,尤其是叔梁紇年過六十而娶妻,所以在當時被認為是不合禮儀,史稱“野合”。 有人說,叔梁紇是在野地裡遇到了美女顏徵在,一個是英雄,一個是美人,互生愛慕之意。 然後,該發生的事就發生了,據說是在野地裡就那個了。 十個月以後,顏徵在生下了孔子,所以史料記載“野合”。 這個說法,至少筆者是嘿嘿嘿。 叔梁紇娶了顏徵在後,對顏徵在非常疼愛。 同時,叔梁紇還專門請人占卜,挑了個好日子,赴陬邑的尼丘山禱告,求神給自己降下一個兒子。 叔梁紇的赤誠打動了神靈,他的努力也有了回報。 終於在三年以後,顏徵在有了!十月懷胎後,公元前551周歷9月28日,顏徵在為叔梁紇生下了一個大胖兒子。 看著兒子虎頭虎腦的樣子,叔梁紇高興壞了,他太感謝尼丘山神了,當即為兒子取名為丘,以仲尼為氏。 當時,誰也不會想到,七十多歲的叔梁紇和二十多歲的顏徵在,生下了一位曠世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