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魯國殷聘齊國(1 / 1)

陳國被滅,著實刺激了魯昭公以及魯國公卿大夫們的神經!   什麼弭兵運動,什麼世界和平,隻要臥榻之旁有大老虎,那就存在著被一口咬了甚至一口吞了的巨大隱患!   魯國身邊的大老虎當然是齊國。   對了,齊國那邊得走動走動,千萬不要惹這頭大老虎!   公元前533年秋,魯國決定重修與齊國的關係。   代表魯國出使齊國的,是卿大夫仲孫貜。此次聘問齊國的規格,是當時較高級別的聘問規格,殷聘。   所謂殷聘,指的是帶去了特別豐厚的聘禮。   而提出殷聘意見的,正是仲孫貜!   仲孫貜對魯昭公道:“主公,魯齊兩國,已經有整整二十年未互聘了。根據禮製規定,多年未聘,今重修友好,必須殷聘。”   前麵我們講過,仲孫貜曾經在出使楚國時,作為魯昭公的隨行重臣,居然因為不知禮,在鄭國、楚國連應答郊勞的基本禮儀都不懂,犯了非禮之錯,丟盡了自己的臉,更讓魯國臉麵俱失。   仲孫貜深以為恥,但他是一位知恥而後勇的人。   回國後,不但自己強加學習,認真研習禮儀知識,更是專心尋訪知禮懂禮的賢士,有意納為己用。   據說,但凡是有點名聲的人,仲孫貜都會虛心求教,甚至拜為老師,在當時的魯國,被人們認為是一位謙虛有禮的人。   這一次,仲孫貜不但正確建議魯昭公對齊國要用殷聘之禮,更是作為魯國行人出使齊國。   在齊國期間,無論是應答郊勞,還是朝見會見,參加宴會,欣賞樂舞,接待齊國大夫等,無不嚴格遵照周禮,給齊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回國後,仲孫貜對家臣們感慨道:“一個人,隻要虛心學習,沒有改正不了的缺點,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你們也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活到老,學到老。   一定要向賢人學習禮儀,做到精通禮儀,守好禮用好禮!對了,但凡是有這樣的賢士,你們務必要虛心求教,並向貜推薦。”   要知道,此時的仲孫貜,還是一位年輕人!   雖然我們不知道仲孫貜到底是何年出生,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當時的仲孫貜,還沒有自己的兒子!   直到兩年後,仲孫貜才娶妻,然後才有兒子。   對於一位堂堂孟氏家族宗主、魯國上卿大人,魯國大司空,為何到那個時候才生兒子?   原因隻有一個,仲孫貜很年輕!男子及冠後才可以娶妻生子,這個及冠的年齡,是二十歲!   難道這樣的魯國大人物,就不能十七八歲尋點歡作點樂,再搞幾個私生子出來?   當然不能,至少對仲孫貜來講絕對不能!   因為就在兩年前的時候,具體就是公元前535年,作為剛繼承家業的仲孫貜,陪同國君魯昭公出使楚國,由於不知禮而犯下過大錯!   這都是因為自己不知禮不守禮導致的嚴重後果,仲孫貜決定痛改前非,所以回國後一頭紮入禮儀研究學習中。   如今兩年過去了,他的學業大有長進,已經成了魯國一位非常懂禮守禮並熟練用禮的卿大夫。   這樣一位把禮放在重要位置的人,怎麼會卻違反相關禮製規定,在自己及冠前就亂來呢?   好了,與齊國加強了聯係,表達了魯國對齊國的善意,希望兩國能永遠友好相處。這是全體魯國人的想法。   但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他國身上!   為了自身國土安全,魯國前番搞了一次大閱兵,震撼了一把周邊小國。   這一次,配套動作又來了,季氏家族決定修築自己的邊境重鎮郎邑。   當然,當時還剛入卿的季氏家族宗主季孫意如是打著修築郎邑自家的苑囿為名,實質上是修築城池。   世界和平的大環境下,你魯國敢在邊境修築城墻,這是犯大忌的。這擺明了是在搞戰備工程。   但修築苑囿,就沒什麼問題了。苑囿修築完畢後,有些多餘的石料用於修補一下城墻。這個理由說得過去。   季孫意如顯然很老到,他還特意選擇了秋季時分,這說明動用民工是合理且合禮的。   季孫意如,季氏家族宗主,前執政上卿季孫宿之孫、季孫紇之子,如今的魯國卿大夫、魯國大司徒。   苑囿,相當於獵場,主要用於貴族打獵遊樂。郎邑的苑囿,當然屬於季氏家族的私產。   季孫意如親自赴郎邑督工,催促民工雜役們要加快修築進度。由於自己經常往郎邑跑,所以有時誤了上朝參與卿級班子會議。   執政上卿叔孫婼搖了搖頭,對季孫意如道:“詩經有雲:‘經始勿亟,庶民子來。’您何必要如此親力親為去為一個苑囿修建工程勞心費力呢?   婼聽說,您總在催促要快點完工,難道那裡的民工雜役還不夠嗎?婼以為,苑囿得不到修建其實沒有什麼,但不能失去民眾,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請您務必三思啊。”   叔孫婼確實是好心,因為他對季孫意如的這次勸言,引用了一句出自詩經《大雅·靈臺》的“經始勿亟,庶民子來”。   這一句,直譯過來就是,一開始的時候,不要著急,因為民眾會象兒子幫助父親那樣踴躍前來幫忙。   這是有典故的。   商紂王時,花了巨資建造了鹿臺,結果民眾都罵他收刮民脂民膏,濫用民力,奢靡無度。   後來,周武王滅了商王朝後,修建了一個靈臺。結果民眾非但沒有罵他,反而積極前去幫助修建。   本來,按周武王的計劃,這個靈臺要修很長日子,但由於民眾齊心協力,很快就完工了。   所以,叔孫婼對季孫意如講的意思,就是你別著急。   你季氏修苑囿,如果得到民眾支持,那很快就會完工。如果得不到民眾支持,那你這樣親自督工催促,反而會失去民心。   季孫意如是何等聰明之人,哪有聽不懂之意?他謝過叔孫婼,但內心卻不以為然。   要知道,自己修築苑囿是形式,真正的內容是修築郎邑城墻!   正因為如此,所以要加快苑囿修築進度,將省下來的人力物力和時間,用於修築城墻上。   否則,一旦過了季節,自己還沒完成修築城墻的計劃,那才是真正的不合時令,誤了農時,導致濫用民力的非議。   所以,季孫意如一邊對叔孫婼表示感謝,一邊卻道:“感謝夫子教誨,但意如總想著要為主公早點修築完苑囿,讓主公早點赴郎邑遊獵,這也是作臣子的一片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