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夾穀會盟二(1 / 1)

收到齊國邀請書的魯國當然不敢隨便,魯定公很淡定,這種事都是由三桓說了算,那就交給三桓處理。   三桓召開了緊急會議,商議具體對策。   其實也沒有什麼好商議的,因為齊國發出邀請,而且是奔著兩國友好的目的而來。   你魯國敢不參加?   不參加,意味著主動放棄與齊國友好,那齊國分分鐘可以發兵討伐。雖有晉國撐腰,但晉國總不可能將整支軍隊留下來幫你魯國應付齊國侵犯吧?   所以,魯國最終達成的意見是積極參加齊國主持的這次盟會。   需要商議的是如何參加的問題。   這下令季孫斯、仲孫何忌和叔孫州仇頭大了。   國君參加是板上釘釘的事,但誰負責參與盟會的一應事務?   這個一應事務,包括外交、禮儀等具體事務。   魯定公隻是參加過了就行,但真正發揮作用的,是陪伴魯定公的魯國卿大夫。   這樣的魯國卿大夫,季孫斯、仲孫何忌、叔孫州仇?還是另外那個本就是擺設的子叔還,或者是剛剛入卿不久的公鉏極?   公鉏極的資歷實在不夠了些,他本是季氏家族別宗,由於季氏家族權大勢大,臧氏家族沒落後,這個卿位就閑置了。季氏借機將大司寇之職給搶到了手。   子叔氏是屬於魯國公室的,不能讓子叔還這樣的人過多露臉於魯國政壇,否則,魯國公室力量一旦強大起來,對三桓不利。   那就隻能是季孫斯、仲孫何忌、叔孫州仇中的其中一人!   但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很顯然,誰都不想參加!   如果齊國在盟會上提出過分要求,那答不答應?如果答應,就可能被魯國人罵為賣國賊,如果不答應,極有可能當場被齊國人逮捕!   歷史上,無論是楚國,還是晉國,都有過在盟會上逮捕他國大臣甚至國君的歷史。尤其是晉國,更是無法無天。   如今的齊國,那位齊侯也是一位不可捉摸的主。   而且,如今齊國與鄭國、宋國、衛國、邾國、莒國等國交好。這次盟會,極有可能是齊國設下的一個陷阱,是一個逼迫魯國讓出許多國家利益的陰謀!   其中最大的國家利益,就是答應齊國之請,脫離晉國,加入以齊國為主導的新時代諸侯聯盟圈!   本來,在三桓看來,晉國是不可挑戰的。但是,強鄰齊國卻已經對晉國發起了挑戰。   去年秋,齊國居然直接出兵,打著替衛國鳴不平的旗號,悍然進攻並占領了晉國重鎮夷儀!   這場勝利,讓齊國信心爆棚。   如今,齊國已經將一大堆傳統中原諸侯給籠絡到了麾下,魯國該如何選擇?   答應齊國,意味著背叛晉國。   不答應齊國,意味著隨時遭到齊國打擊。   從長遠看,也許不該背叛晉國。但從現實看,不答應齊國,魯國吃不了兜著走!   無論是何種選擇,最終是需要魯國的執政卿大夫們來決策的。而這種重大事項決策的結果,最終定然會有責任追究!   背叛晉國,那萬一晉國最終勝利了,今天作出決策的三桓,勢必受到晉國的無情打擊,甚至將魯國三桓從魯國的政壇上給抹去!   不背叛晉國,那非但可能立即遭受齊國打擊,而且看齊國現在的勢頭,萬一齊國最終將晉國給乾趴下了,那三桓將麵臨著遭受齊國無情打擊的命運,甚至在齊國強力乾涉下,攤上被滅族的大事!   魯定公這一次赴夾穀參加與齊國的會盟,意味著答應與齊國交好,這也就意味著魯國背叛了晉國。   魯定公本就是一傀儡,但誰陪國君參會,誰代表國家在會盟上發出聲音,意味著誰將要為與齊結盟承擔責任,而且是終身追究的那種責任。   三桓誰都不想去參會,但你三大家族執掌魯國政壇這麼多年,國君早已無實權,你三大家族一個也不去?   這才是問題核心所在!   也就在這個時候,剛剛提拔不久的孔子在司空一職上,采取了許多有效措施,成績顯著,政績斐然!   季孫斯眼睛一亮,有了主意!   季孫斯道:“要不,就讓孔仲尼去?”   仲孫何忌嘆了口氣道:“孔夫子雖精通禮儀,但並未入卿,級別太低了點。”   仲孫何忌雖然被孔子逐出師門,但在內心上仍舊將孔子當老師。   畢竟,孔子的名聲越來越大,門下弟子越來越多,而且先後在中都宰和司空的位子上乾得相當不錯。   孔子已然成為魯國最耀眼的政治明星,三桓家族,誰真正將孔子納入自己的勢力,那誰就是真正的魯國掌舵人!   一聲老師,可以拉攏自己的孟氏家族與孔子的關係,更是似有似無地排擠了季氏和叔氏對孔子的爭奪。   叔孫州仇聽兩人一說,頓時來勁了:“問題解決了,就讓孔夫子入卿!”   是的,眼前的難題從派人與國君參加齊國主導的盟會,變成了同不同意讓孔子入卿的問題!   問題簡單了!   讓孔子入卿,三桓完全有權力作出。   雖然孔子原本僅是一士級人物,但魯國的政壇貌似已經開始廢棄了世襲製,陽虎何嘗不是一士級人物?但還不是最後成了魯國執政大夫,執掌了魯國?   魯國本就是五卿製,孔子入卿,那就要讓季氏排擠掉一個卿吧,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難道要讓剛剛入卿不久的公鉏極給降級?   季孫斯犀利的眼光瞄了瞄叔孫州仇,   公鉏極配合著用疑惑的眼光瞄了瞄仲孫何忌。   叔孫州仇和仲孫何忌頓時心領神會了:讓孔子入卿,這不可能。   子叔還呢?   子叔還一直不想多管閑事,但魯國公室就剩下這一個卿了,三桓難不成還要排擠掉這個卿?   沉默了一會,仲孫何忌開口道:“隻是,孔夫子入卿還不夠,畢竟在齊國眼裡,我們三大家族才可以真正代表魯國。所以,何忌的意見是讓孔夫子行攝相事!”   季孫斯本就是最擔心自己要陪著魯定公前去參會,如今自己不用去了,早就將心放下。至於給孔子多少權力,他根本不關心。   反正此時的魯國,一切三桓說了算,三桓則以季氏為主。   在季孫斯看來,給予孔子足夠的權力,也有利於他的下步重大行動。   這個重大行動,我們在前麵講過了,那就是解決盤踞在費邑的公山不狃的問題。   “孔夫子一生遵循周禮,他絕對不會叛亂,也不會專權,那就讓孔夫子行攝相事吧。隻要不損害咱們三大家族的利益,魯國,就由孔夫子來輔政吧。”季孫斯一錘定音。   就這樣,孔子榮升大司寇,行攝相事!   就這樣,孔子行攝相事以後的第一個重大差事就來了,陪伴魯定公赴齊國的夾穀參加由齊景公主導的會盟!   夾穀,今山東萊蕪縣夾穀峪。孔子從政史上一場亮瞎整個春秋江湖的驚艷表演,就在齊魯邊境的夾穀上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