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孔子離開魯國前夕,我們將春秋江湖的局勢粗略理一理。 孔子為什麼要出走,為何要去衛國,他還想著去哪裡,為何要去陳國,去楚國,為何又要回衛國,等等,這些都與春秋江湖的局勢息息相關。 此時晉國仍舊是中原諸侯聯盟盟主,但這個聯盟已經不穩固了。齊國甚至還出兵討伐過晉國,衛國和鄭國都有反心,魯國也對晉國不滿。 楚國還在休養生息,隻要恢復過來,就一定會向吳國復仇。 西方大國秦國,最近露臉的事是出兵幫助楚國打退了吳軍。 公元前506年冬,吳楚柏舉之戰,二十萬精銳楚軍被三萬吳軍擊敗。吳軍迅速攻占楚國都城郢都,楚國幾乎滅國。 第二年春,秦國在楚國的請求下,出兵楚國,幫助楚軍一舉擊退了吳軍。 秦楚聯盟的穩固性,達到了歷史巔峰。 宋國,一直是晉國最忠心的跟班,此時也一樣,緊緊抱著晉國大腿,在地區事務上也發揮著老牌中原強國的作用。 但宋國與鄭國這對世仇,一直會有紛爭,甚至戰爭。 宋國是孔子的祖籍,對宋國,孔子有著強烈的好感。隻是宋國奉行的是商禮,而孔子推行的是周禮。 都是禮,但一字之差的禮,不是鬧著玩的。 宋國人認定,商禮才是完整意義上的禮儀。周禮嘛,嘿嘿,是剽竊了商禮且未得其真諦的不入流的禮。 所以,宋國人認為孔子推行的周禮,不過如此。 於是,孔子如果想要在宋國推行周禮,那基本上是肥皂泡。 現在最關鍵的是衛國,因為孔子已經決定了要去衛國。 衛國的關鍵人物當然是衛靈公,一位衛國歷史上英明神武的國君,偏偏在死後得了一個“靈”的惡謚,是整個春秋歷史上最令人唏噓的事件之一。 公元前535年衛襄公出世後,年僅6歲的衛靈公稚嫩的肩上,承擔起了春秋史上最牛逼諸侯國衛國的全部責任。 所謂最牛逼諸侯國,是站在自西周以來大周王朝所分封的列國諸侯中,誰最後亡國這個角度講的。 衛國是最後亡的一個諸侯國,直到公元前209年,連秦國都沒了,變成了大秦帝國了,皇帝秦二世偶爾有一次看大秦帝國版圖,驚訝地發現居然還有一個衛國在。 想想列祖列宗不知滅了多少國家,輪到自己,怎麼著也得滅一個,於是就向衛國發了個通知,命令其滅國,衛國這才告別歷史舞臺。 到戰國時期,衛國更是以出產人才名滿天下,商鞅、吳起、呂不韋、聶政、荊軻,都是衛國人。 孔子即將前往衛國,此時的衛國牛人主要有衛靈公、南子、孟縶、孔悝、彌子瑕、祝佗、王孫賈、公叔發、公叔戌、趙陽、北宮結、蒯瞶、公孟驅、端木賜、蘧伯玉、顏濁鄒等人。 這些都是什麼人,我們不急,以後見到一個介紹一個即可。 首先出場的當然是主角衛靈公。 衛靈公的得位可以說是天意之作,首先他並非嫡子,父親衛襄公的夫人宣薑無子。然後是衛靈公的哥哥孟縶生來就犯了小兒麻痹癥,早早領取了殘疾證。 按當時規定,殘疾人不得當國君。於是,衛國國君之位就咣地一聲落到了衛靈公頭上。 孟縶雖然不是衛國國君,但他卻是衛靈公的哥哥,而且如果不是有點殘疾,那衛國是屬於他的,哪輪得到弟弟當國君? 整個衛國,如果說衛靈公最大,那第二大的當然是孟縶。甚至孟縶認為自己應該是太上國君這樣的存在。 這樣的身份地位,這樣的自我感覺,讓孟縶無論是說話做事,甚至吃飯走路,都顯得鶴立雞群般另類。 這讓當時衛國大司寇齊豹很看不慣。 於是,孟縶就沒給齊豹好臉色。 孟縶把衛國卿大夫齊豹當成了玩具,好好玩了一把: 撤職,奪其封地。 齊豹司寇之職被撤後,國內不安穩。於是,孟縶運作了一把,讓齊豹官復原職。 齊豹認真履行了兩年司寇之職,國內又穩定了。於是,孟縶又運作了一把,再次罷免齊豹之職。 玩蛇螺一樣,就玩死你齊豹! 齊豹能甘心受此等屈辱嗎? 大夫褚師圃、北宮喜等朝中重臣也經常被孟縶欺侮。 於是,矛盾越積越重。 另一個人是太後宣薑,因為自己不會生育,所以雖然貴為太後,但國君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自然也得不到多少關注。 於是,宣薑很鬱悶,因為寂寞而鬱悶。 好在宣薑的小叔子公子朝是一位懂得安慰寡婦的好男兒,他經常入宮安慰宣薑。 於是,兩人搞到了一起。 偷情時是興奮的,但激情過了就擔心了。公子朝很擔憂。 況且,那個孟縶對自己的親叔叔公子朝根本沒有半分小輩敬重長輩的感覺。有一次,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公子朝剛從後宮出來,就被孟縶給看到了。 公子朝害怕了。 宣薑很冷靜,與其擔心害怕著,不如搏一把:更換國君,讓公子朝當衛國國君。 公子朝不敢。於是宣薑又認為,搏一把,達到讓國君同意兩人甜蜜愛情的目的。 吹了兩次枕邊風後,公子朝終於心動了。 於是,衛國亂了一把。 公元前522年,在太後宣薑的策劃下,衛靈公的叔叔公子朝趁衛靈公參加晉國的聯合國軍軍事行動之際,聯合齊豹、褚師圃、北宮喜等衛國大夫突然發動叛亂,乾掉了孟縶。 當時衛靈公得知消息後,急率軍回國。 衛靈公是一位有著相當智慧的國君,他冷靜分析了形勢後,認為叔叔公子朝、大夫北宮喜是不可能真正反叛自己的。 罪魁禍首其實就這幾人,一個是齊豹,以及與齊豹一條心的褚師圃;一個是太後。 於是,衛靈公采取了分化策略,並在齊國的幫助下,一舉平定了叛亂。 這場衛國內亂,最後的結果是胡作非為的孟縶以被叛軍刺殺、齊豹在衛靈公平叛中被殺、宣薑被賜死、褚師圃叛逃至晉國投靠了趙鞅等方式告別歷史舞臺。 在這場內亂中,齊國國君齊景公抓住機會幫助了衛靈公,在緊急關頭,幫助衛靈公救了自己,也救了衛國,所以衛靈公對齊景公非常感激。 於是,原本是晉國最忠心之一的衛國,倒向了齊國,加入了以齊國為首的反晉聯盟。 衛國在衛靈公的鐵腕領導下,迎來了一個良好的政治生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