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彌子瑕(二)(1 / 1)

根據計劃,第一部分,是列國諸侯出錢、出糧、出兵,幫助衛戍周王室。   士彌牟是代表當時中原諸侯聯盟盟主在主持著這宏大的周王室防禦計劃,列國諸侯誰敢不從?   但有一個諸侯國表示了不滿,宋國。   宋國認為自己是大周王朝的貴賓,而不是屬下。   你們大周王朝內部出了事,卻要讓咱老宋這樣的貴賓出錢出力出糧出兵?   宋國不願奉晉國之命。   士彌牟站在正義的高度,加上以著強大的祖國晉國為後盾,對宋國予以了嚴厲批評,最後使宋國不得不低頭。   列國諸侯出錢出糧出兵衛戍成周後,大周王室很快穩定了局勢,以王子朝為首的叛軍遭到了沉重打擊。   士彌牟為大周王朝立下了赫赫功勛,受到大周王朝上下以及整個春秋江湖的肯定。   所以,士彌牟被提拔為晉軍司馬,並受封為晉國鄔邑大夫。   接下來,士彌牟著手實施大周王室防禦計劃的第二部分:築城成周。   所謂築城成周,就是列國諸侯均派出民夫、工匠和軍隊,幫助周王室修築成周城墻。   築城成周是一項浩大的建設工程項目,該工程項目總指揮為士彌牟。   史料記載,公元前510年冬,士彌牟親自負責了成周城的總體設計,“計丈數,揣高卑,度厚薄,仞溝恤,物土方,議遠邇,量事期,計徒庸,慮材用,書餱糧”,展示了超強的管理能力。   具體講,就是城墻的長度、高度計算,墻體厚的度,護城河和防護溝渠的深度,從哪裡取土,以及土方測算和運輸遠近,以及開工日期的選定和計劃竣工日期的預測,總共需要的人力、材料,需要用到的糧食以及工錢開始,均由士彌牟一手操持完成!   這就是總設計師的風範。   這樣的人才,列國諸侯,尚有幾人?   然後,士彌牟還要將一切都公正公平公開地分攤給列國諸侯,再報至大周王朝卿士劉文公那裡獲得初步批準,再報至晉國中軍元帥韓起那裡審批。   據說,韓起還親自現場監工,由於士彌牟超強的計量、管理能力,成周築城工程非常順利。   但是,幺蛾子又來了。   又是宋國。   按理,士彌牟已經將列國諸侯應該承擔的工作任務都明確了,各國都沒有意見,但宋國大夫仲幾卻認為,宋國吃虧了。   理由很簡單,因為宋國認為滕國、薛國、郳國本就是宋國的附庸,所以不能按士彌牟給列國諸侯分派的任務承擔工作。   這三國的任務,應由宋國從領到的任務數中分派。   這是什麼道理?不用說列國諸侯都在暗地裡對宋國指指點點,連滕國、薛國、郳國都對宋國不滿。   薛國大夫薛宰當場就對宋國表示了不滿,與仲幾理論起來。   根據士彌牟的方案,滕國、薛國、郳國這些小國,都是大周王朝的諸侯,與宋、衛、齊、魯等大國是平起平坐的。   滕國、薛國、郳國等國之所以出錢出力幫大周王朝修築都城,正是基於這個政治地位。   而且,這個政治地位,是由中原諸侯聯盟盟主晉國確定下來的,滕國、薛國、郳國舉雙手歡迎。   你宋國卻想要剝奪這個地位?   士彌牟真的火大了,又是你宋國搞幺蛾子,這不是討打嗎?   於是,士彌牟作為工程現場負責人,建議當時在現場監督的晉國中軍元帥魏舒懲罰宋國。   魏舒很敬重士彌牟,對宋國這種小人行徑也非常不齒。但看在宋國也是老牌中原大國,且是晉國一直來的忠心小兄弟份上,下令逮捕宋國大夫仲幾以示懲戒。   最後,宋國無條件按照士彌牟的成周築城方案辦事。   士彌牟此舉,得到了列國諸侯的一致肯定,可謂是上符天道下合民心。   衛靈公就對士彌牟非常欣賞,當時衛靈公就感慨,士彌牟這樣的人才,怎麼偏偏不是衛國人。   但令衛靈公沒料到的是,成周築城工程完工後不久,士彌牟居然跑到衛國來了!   原來,宋國在成周築城工程中既失了麵子,又失了裡子,國際威望一落千丈不說,大夫仲幾還居然被抓到晉國坐牢了。   為了營救仲幾,宋國人祭出了超強武器:重賄晉國執政元帥範鞅!   原中原元帥魏舒就是在這次築城成周中一次意外事故身亡,晉國中軍元帥一職就落到了全世界最貪的範鞅頭上。   範鞅一上臺就狠狠打擊了魏舒一派,並下令釋放宋國大夫仲幾。   範鞅還甚至下令魏舒不得享用卿大夫規製的喪事。   士彌牟受到了牽連。仲幾被釋放後,第一時間向範鞅告了士彌牟的狀,意思就是士彌牟慫恿魏舒加害自己。   為了培植家族勢力,範鞅的執政理念就是怎麼對自己的範氏家族有利,就實施什麼樣的政策。   士彌牟本就不是範氏的人,但偏偏在晉國的威望非常高,於是就受到了範鞅的排擠。   這一次加上有了仲幾舉報,士彌牟就慘了。   但士彌牟絕非那種伸著脖子挨刀的人,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他見勢不妙,乾脆逃亡去了衛國。   放眼整個天下,士彌牟認為,衛侯是值得自己報效的諸侯國君。   衛靈公喜出望外,天降大才於寡人,寡人當然得重用之。   衛靈公任士彌牟為大夫,並將渠邑封給士彌牟。   士彌牟到了衛國後,有史料稱其為彌之瑕、渠牟。   衛靈公對彌之瑕是充分信任的,但絕對不是因為彌之瑕是什麼美男子,而是因為彌之瑕確實是那個時候的名人、大才。   要知道,彌之瑕比衛靈公還年長至少十多歲,此時的衛靈公年近三十,而彌之瑕已經四十多歲了。   為何有人非得把兩位那個年代的風雲人物給扯成不清不楚的關係,真的很無語。   也許,是許多史料說彌之瑕是衛靈公的嬖人有關。   嬖人,從字麵上理解就應該是男寵這個樣子的。   但其實,那個時候的嬖人,與男寵真的沒有多少關係。   楚國賢臣伍參,還是楚王的嬖人哩。   但衛靈公真的很信任彌之瑕,就是因為衛靈公是那個年代最愛才惜才的國君。   孔子之所以選擇到衛國來,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衛靈公識才、惜才、愛才。   衛靈公是一位不拘小節的國君,對於他欣賞的人,他表現出了用當時的話來說是匪夷所思的那種另類。   彌子瑕對衛靈公的個性也非常了解,用當時的話來講,在衛靈公麵前,彌子瑕不拘小節到了匪夷所思的那種另類。   唯有惺惺相惜,才能有這樣的君臣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