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孔子會見南子(一)(1 / 1)

但衛靈公並沒有急著召見孔子,他實在很忙,如今晉國內亂已經到了白熱化階段了,中行氏、範氏和邯鄲趙氏的軍隊被分別包圍在朝歌和邯鄲,其盟軍北狄武裝被擊敗於絳城,情勢非常危急。   之所以說情勢危急,是因為以齊國為首、衛國為重要支持力量的反晉聯盟,支持的正是中行氏、範氏這樣的所謂晉國叛軍。   齊國國君齊景公三天兩頭與衛靈公聯係,衛靈公三天兩頭與齊景公會麵。世子蒯聵刺殺南子之事以後,國內還有一大堆事要處理。   一句話,衛靈公忙得團團轉。   衛靈公夫人南子著急了,她在得到衛靈公的允許後,決定代國君召見孔子。   此時的孔子也著急著,他急需要得到衛靈公以的任命,正式在衛國出仕為官,在這個春秋江湖展現自己非凡的從政風采。   但是,女子怎可乾政?南子欲替國君召見孔子,這是非禮的動作。   那如果是孔子求見君夫人呢?嗯,這個可以考慮。   公元前496年的孔老夫子,已經56歲了,作為一位名滿列國的大儒級別的老人家,以一介士人身份去見一見君夫人,絕對與女子乾政這樣的非禮無關。   於是,有一句話傳到了孔子耳朵:衛侯對君夫人南子非常寵愛,一般各國士人欲在衛國出仕,往往會先見見君夫人。君夫人見了各國士人後,會及時向國君提醒和建議。   孔子很驚訝,這算什麼邏輯?憑什麼自己要通過一介女流之輩獲得官位?   這個女人很問題。突然,孔子想起了蒯聵之事。世子蒯聵為何要行刺南子?聽說因為南子此人很放蕩。   放蕩的女人,況且是一國君夫人,自己能隨便去求見麼?   孔子根本不予理睬!但孔子非常失望。   你衛侯不是召見自己了嗎?怎麼自己回到帝丘已經好多天了,還沒召見?卻放出這種風來,讓自己去求見君夫人?   男女授受不親,知道麼?國君不在國內,自己怎麼可以私自去求見君夫人?   南子見孔子無動於衷,嘆了口氣,心道這真是一位老學究吶。   但南子並未放棄,她無論如何都要見一見孔子。說起來,原先放出的風有些不妥當,畢竟人家孔夫子的名聲在那裡擺著,自己居然以列國士人欲在衛國出仕最好先見見君夫人這樣的理由,引導孔夫子求見自己。   這樣的理由,實在太低級了。   這樣的理由,對於一般的列國士人可能會有些作用,但在孔子那裡,完全無效。孔子,不愧為大賢!   南子思索了幾天,終於有了主意。   於是,又有一句話傳到了孔子耳朵:君夫人南子聽說孔夫子先祖是宋國人,大家都是子姓後人,非常高興。   孔子終於坐不住了,他長嘆一聲,也不與眾弟子解釋,出門而去。   仲由追至門外,問孔子要去何處。孔子無奈指了指衛宮,仲由急了,質問孔子道:“夫子難道真要去見君夫人?這實在不妥!”   孔子頓住腳,盯著仲由道:“君夫人兩次命令丘會麵,子路認為可以拒絕麼?”   仲由急道:“什麼兩次命令?哪來的命令?夫子,君夫人名聲不潔,夫子難道不惜自身名節麼?”   仲由的聲音很大,顏回等人在屋內聽得兩人爭吵起來的樣子,都跑了出來。   顏回一把將仲由拉到旁邊,小聲道:“子路,你小點聲!這可是在蘧府,你那麼大聲做什麼?夫子是何等人也?夫子曾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夫子自身潔好,又何必在意?難道你還以為夫子會心生邪念?”   此時,蘧伯玉也走了出來,他低聲對孔子道:“夫子還是去見一見君夫人吧。君夫人是一位奇女子,雖然世人有流言汙其名,但老夫觀之,君夫人有見識,亦有謀略,國君甚為信任。如今君夫人已經幾次暗示夫子求見,老夫以為君夫人必有用意。夫子見了君夫人後,定然會對君夫人有所改觀。”   孔子輕聲嘆了口氣,也不再理睬仲由,徑直一人赴衛宮求見君夫人南子。   一路上,孔子心頭起伏不定。從內心來講,孔子真的真的不想去見君夫人南子,畢竟這不合禮數。國君不在家,自己一堂堂九尺男兒,去見一女人做什麼?   難怪子路會非常不高興。唉,子路啊子路,你是真性情中人,但你可知道,如果得罪了君夫人,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那咱還能在衛國立足嗎?   人在屋簷下,哪能不低頭?   但是,如果君夫人真如民間流言所傳那樣,為人放蕩,真要對自己非禮,自己怎麼辦?   孔子胡思亂想著進了衛宮。   早有宮人引導著孔子入內宮,南子早就等候著了。她非常興奮,因為她即將麵對的,是舉世聞名的大賢人孔夫子。   南子很清楚,國君為何不敢重用孔子,一開始是因為世子蒯聵等人的阻撓,而國君在反晉大業麵前,必須維護國內團結,這才冷落了孔夫子,最後使孔夫子萌發退意,離開衛國。   如今,蒯聵等人已經被清除,國君雄才大略,又欲重用孔夫子。但齊國早有話傳來,說孔夫子雖然賢名遠播,但他在魯國推行改革,結果導致了魯國內亂。   至少,齊侯不希望孔夫子在衛國得到重用。   唉,國君不得不考慮齊侯的意思啊。畢竟,衛國已經與晉國撕破了臉,最值得倚仗的力量是齊國。不能得罪齊侯啊。   更何況,一旦孔夫子是那種名聲華麗實則胸無治國良策的人,那國君豈不是虧大發了?   這世上,有名無實的人多了去了。   想想國君,這些年真心不容易。衛國,不但有內亂,還有外患。每日總見國君憂國憂民,國內一些所謂賢大夫,講講道理每人都能講一大籮筐,但要解決實際問題的能人,卻少之又少。   國君的身體也一日不如一日了,自己作為君夫人,難道就不能幫助國君做點實事嗎?   但願,孔夫子能夠為衛國帶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