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由因為前段時間剛惹惱過孔子,此時見孔子悶悶不樂,上前替孔子倒了一杯水,沒再吱聲。 一連三天,孔子將自己關在屋裡,不見客,亦不與眾弟子討論學問與時事。 眾弟子均知道,孔子受了極大的打擊! 但大家都以為孔子隻是自尊心得到了極大的挫傷,顏回、仲由、冉耕、冉雍、顏刻、閔損、漆雕開等眾弟子當然也參加了這次巡視,但他們都在人群中,也在人群裡看到了衛國民眾對君夫人南子的狂熱歡迎! 大家本以為,衛國民眾應表示出對老師孔夫子的狂熱,但很顯然衛國民眾讓孔子受到了冷落。 見老師如此消沉,仲由再也忍不住了,他帶著顏回等人推開了孔子的房門。 孔子已經收拾好了行裝! 三天了,孔子已經思考了三天,他終於下了決心。 看著眾弟子,孔子喟然嘆道:“罷了罷了,丘在衛國,找不到如推崇美色一樣推崇德行的人。走吧,我們去宋國。” 史料原話,子曰:“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不需要多言,眾弟子都明白孔子的意思。 孔子的本意是回魯國。但從魯國傳來的消息,國君魯定公貌似身體欠佳。 消息是端木賜帶來的。 前麵說過,端木賜與冉求奉孔子之令去了魯國。現在,端木賜回到了衛國,正巧見孔子決定要離開衛國。 魯國,終究是孔子心心念及的故國。 但端木賜一回來就告訴孔子,魯國國君可能不久於人世。國君一旦薨了,朝局勢必不穩,實在不合適孔子這個時候回魯國。 這是怎麼一回事? 原來,端木賜這次去魯國,除了按孔子的意思去了解並傳遞國內相關情況外,還著重了解整個孔子墮三都失敗之事。 魯國墮三都,最順利的當然是叔氏家族的郈邑。季氏家族的費邑最後雖然也拆毀了一部分城墻,但中間發生了費邑叛亂之事,最後也正是季氏徹底斷了孔子在魯國的從政之路。 而孟氏家族,哼,別看仲孫何忌和南宮閱兩兄弟都號稱是孔子的弟子,但端木賜心裡很清楚,正是孟氏家族陽奉陰違,使孟氏的成邑最終沒有按規製拆毀城墻,這也標誌著孔子墮三都之策功敗垂成。 仲孫何忌和南宮閱,早就被孔子逐出了門墻。這種人,端木賜當然不想再接觸。 端木賜接觸的是叔氏家族,此時的宗主是叔孫州仇。 叔孫州仇對孔子其實是有著相當好感的,畢竟正是孔子幫叔氏家族解決了郈邑問題。 此時見端木賜前來拜訪,叔孫州仇想起孫子在魯國從政的點點滴滴,非常感慨。 “孔子夫子在衛國,一切安好吧?”叔孫州仇對孔子的問候,並沒有半點虛偽之意。 端木賜有些感動,他雖然剛拜入孔門,但對孔子非常敬仰。此番來魯國,見叔氏家族宗主、魯國上卿之一的叔孫州仇主動問候起孔子,端木賜對叔孫州仇的好感度大大增加。 一直到後來,魯國三桓中,端木賜對叔氏是有著相當好感。 端木賜將孔子在衛國的情況向叔孫州仇作了介紹。端木賜的口才極好,對時局分析也非常到位,再加上從商經歷,讓叔孫州仇對端木賜起了愛才之心。 端木賜告訴叔孫州仇,孔子將在衛國出仕,衛侯將對孔子委以重任。 叔孫州仇嘆了口氣,道:“孔夫子實乃大賢,國君棄之,著實可惜。幸虧如今魯衛齊為同盟之國,州仇也希望孔夫子能為魯衛兩國關係作出貢獻。” 如今三桓中,季氏一家獨大,叔氏、孟氏內部人才凋零,叔孫州仇有意聘用端木賜為叔氏家臣,所以也有意讓端木賜參與一些國事層麵的活動,從中考察一下端木賜的才能。 機會來了,公元前495年春,剛過了年,邾國國君邾隱公來魯國朝見。 邾隱公真的非常非常想與魯國搞好關係。聽說天子都專程向魯國送來了祭肉,魯國又與齊國、衛國、鄭國等國結成了同盟,想想上百年來,邾魯關係一團糟,如果不趕快向魯國示好,說不定魯國就趁機將邾國給一把滅了。 去年的時候,邾隱公就親自押運著大把的財物前來魯國朝見過一次。要知道,這是朝見,是把魯國當成自己的老大。 隻是,去年邾隱公前來朝見魯定公時,魯定公正好在參加魯國的比蒲大閱兵,根本沒有完成朝見之禮。 所以,過了年,邾隱公又來了。 這讓魯定公非常感動,你邾子有德啊,那就舉辦一場隆重的歡迎並朝見儀式吧。 這場隆重的朝見儀式,叔孫州仇邀請了端木賜一並參與觀禮。 朝見之禮,是當時絕對高大上的一種外交禮儀。朝見時,邾隱公要將自己帶來的一塊玉璧獻給魯定公,用現在的話講,就是要給出見麵禮。 那魯定公呢?收了見麵禮,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當然得有回禮。 但這個回禮,可不是我們現在這樣,另外拿出禮物回禮。回的禮,是魯定公先前接受的這塊玉璧。 筆者在小時候聽過一個事,說是有一人家裡非常窮,但春節必須要走親戚,走親戚必須要帶禮物。 那人從村裡小店賒了兩斤白糖先去了大姨家,在大姨家吃了中飯,走時大姨將這兩斤糖還給了他。 他帶著糖又去了二姨家。就這樣,春節幾天四姨兩舅仨姑一圈親戚走下來,他回到自己家,將這兩斤糧還給小店。 臉皮厚嗎?不厚。 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農村,這樣的事屢見不鮮。 家境稍微好一點的,是自己走親戚帶去的兩斤糧並非從小店裡賒來,而是實打實的買來,最後走了一圈親戚回來,這兩斤糖自己吃。 小時候,筆者經歷的走親戚是這樣的:大家不厭其煩地各自帶著禮物,約好去同一家親戚。 在親戚家裡吃了一頓,再帶著這些禮物去另一家。一圈親戚走下來,自己帶去的禮最終回到自己家。 如今的零零後可能看不懂,這簡直就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既如此,何必帶來帶去? 於是,有許多地方與時俱進的春節走親戚規定出來了:今年過節不收禮。 隻是很多人沒有意識到,不收禮的新規,完全將三千年來的中國傳統禮儀文化給拋棄了! 而且,就在我們這個時代! 這到底是進步還是倒退? 扯遠了,我們回過頭來講魯定公接受邾隱公朝見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