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登記造冊(1 / 1)

張平略微沉吟後說道:“老先生,還請節哀,不過目前天下紛亂,想要千裡迢迢歸家,幾無可能,不如老先生暫時在我們魯山寨落腳,暫時教授孩童們幼學,待有合適時機再做打算如何?”   陳洽也明白張平不會如此輕易的放其離開,隻能點頭應道:“那就叨擾了。”   隨後張平倒是也沒有久留,很快就和管亥一起離開了這裡。   在回議事大殿的路上,管亥對張平開口問道:“少將軍,難道你還真的要放陳洽離去?”   張平略微沉吟後開口說道:“潁川陳氏的影響力非同小可,陳洽如果能夠為我們所用,天下世家必然會被分化,這對於我們黃巾軍來說,是難能可貴之事。”   “隻要他留在我們黃巾軍中,終究有收服其心的可能,不過此事不能太過於逼迫,要從長計議。”   管亥頓時微微一笑道:“隻要少將軍不放其離開就好,其餘之事你自己決定就好。”   張平微微點頭後說道:“陳洽雖然現在不能為我們所用,但是黃巾部眾中的文人要盡快征召,畢竟屯田之事還需要他們配合。”   “已經在征召之中了,我會督促各個山寨的將領盡快完成這件事,隻是不知道你要如何用他們。”管亥應了一聲後,又開口問道。   “我們黃巾部眾人口眾多,一旦屯田開始,就要將他們進行管理,不僅要對他們登記造冊,還要在他們之中設立屯田使者,而這些文人就是要做這些屯田使者的副手。”張平語氣深長的開口說道。   管亥頓時明白了張平話語中的意思,很顯然屯田這件事張平不會全部交予他手,這些屯田使者和文人既是他的幫手,也將會是他的權力分割者。   這讓管亥的心中忍不住多了一絲涼意,因為張平的每一步走的都是堂堂正正之道,即便是其中有所算計,他都無法反對,而他手中的權力也在悄無聲息的不斷流失著。   張平卻是不知道管亥是怎麼想的,他也沒有想通過屯田使者和文人來對管亥手中的權力進行削弱,他隻是想著盡快的將屯田之事實施起來,畢竟早一日屯田,黃巾軍的根基就會早一日穩固,這對於黃巾軍來說是至關重要之事。   一上午的時間很快過去,而魯山寨各個山頭山寨中能夠識文斷字的文人也被陸陸續續被送到了魯山寨剛剛搭建好的營帳之中,對於這些文人的到來,張平是十分歡迎的。   為了表示自己的重視,張平專門在巨大的營帳之中設了宴席,專門宴請這些到來的文人。   見到張平如此鄭重其事的招待自己,所有到來的文人都忍不住對張平好感大增。   畢竟他們這些能夠識文斷字的文人之前在黃巾部眾中其實並不怎麼受重視,而現在終於有人重用他們,這讓他們有揚眉吐氣的感覺。   張平朝著眾人拱手一禮道:“多謝諸位長者前來,平在此有禮了。”   眾多文人連忙起身回禮,對於張平的尊重受寵若驚。   文人中為首的中年男子侯玉此時率先開口說道:“少將軍,我們同屬於黃巾部眾,有事還請吩咐,我們必定盡心盡力完成。”   張平微微一笑道:“諸位長者,咱們黃巾部眾不能長居於山中,畢竟這裡的土地貧瘠,物產不豐,而劫掠四海又不是長久之計,所以我打算讓一部分黃巾部眾去山外的鄉野無主之地進行屯田,彌補我黃巾部眾不足之事。”   “而諸位長者都是識文斷字的文人,所以我希望諸位長者能夠對這些外出的黃巾部眾進行登記造冊,便於管理。”   “善,此事宜早不宜遲,遲則會耽擱農時,我們一定會盡快對所有的黃巾部眾進行登記造冊,並對外出屯田之人進行挑選。”侯玉連忙開口答應道。   張平見侯玉如此的識趣,忍不住微微一笑道:“既然如此,那就拜托諸位長者了,我會讓各個山頭的將領和兵頭配合你們行事。侯先生,登記造冊之事我就交予你負責了。”   “多謝少將軍,我必不負您的期望。”侯玉見張平對他如此重視,連忙開口應道。   接下來的宴席也熱鬧了起來,這也讓張平鬆了一口氣,有些這些文人的配合,登記造冊之事必然會快速推進,而隨後的屯田之事也將會更快的進行。   宴席結束之後,張平帶著侯玉去見了各個山寨的將領和兵頭,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畢竟具體的實施還要他們配合。   侯玉對於張平如此重視他,忍不住有些受寵若驚,在見過十二位將領和兵頭之後,連連朝著張平拜謝。   張平將侯玉扶起後,鄭重的開口囑咐道:“登記造冊之事意義重大,是我們黃巾軍的根基所在,所以一定要準確無誤,不僅要記錄每一個人的籍貫生平,還要記錄他們的親人信息以及擅長技藝。”   “除此之外還要注意保密,不能向外透漏,畢竟每一位人員的信息都十分重要,涉及到方方麵麵。”   “我明白,我知道該怎麼做。”侯玉連忙答應道。   “那你去忙吧,就從魯山寨的主營地開始,不要漏過一個人。”張平拍了拍侯玉的肩膀說道。   侯玉連忙躬身退去。   看著侯玉離去的背影,張平倒是覺得侯玉是一個有故事的人,而目前黃巾部眾中必然還有很多人才未被發掘出來。   不過張平相信,隨著登記造冊的進行,必然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才冒出來,這對於黃巾軍未來的發展意義重大。   接下來的時間裡,張平除了訓練演武場的一千多名戰兵之外,更多的精力是配合管亥挑選第一批出山屯田的黃巾部眾。   畢竟屯田也是要循序漸進的進行,不可能一窩蜂的讓所有黃巾部眾出山屯田,在魯山山脈之中,依舊是要留守一批人來耕種這三年來開拓出來的田地。   除此之外,所有的老幼還是要呆在山中,畢竟一旦有了戰事,這些老幼麵對兵鋒是沒有可戰之力的,而這些老幼都是黃巾軍戰兵的家人親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