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目前皇甫狗賊率領的漢軍距離牟縣隻有一百五十裡,據斥候來報,漢軍數量應在五萬左右!”孫海神情嚴肅的匯報道。 “從漢軍的旌旗上可以看出,隊伍裡不僅有皇甫老賊從洛陽帶過來的精銳漢軍,還有兗州各軍的郡兵,以及世家豪強募集的兵馬,其中一部應該是曹操所帶的兵馬!” 張平皺了皺眉頭,這不是一個好消息,無論是皇甫嵩還是曹操都是用兵極強的統帥,而不出張平所料的話,曹操很可能作為先鋒軍率先前來。 再加上五萬以上的漢軍已經和張平麾下的黃巾戰兵數量相持平,即便是其中有一定數量的輔兵,卻是依舊不容小覷。 如此一來想要快速的將漢軍擊敗,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此戰又不能拖太長的時間,畢竟一旦拖得太久,秋收之前鯨吞青州的計劃必然會被耽擱,影響張平的戰略布局,這是張平最不願意看到的一幕。 張平看著已經搭建好的輿圖,仔細的觀察著牟縣四周的地形。 牟縣通往黃石關的這段道路,地勢較為崎嶇,東南方和北方都是矮山,呈東高西低的走勢。 而在這裡還有一條河流汶水流過,現在正值汛期,張平很快就找到了皇甫嵩所率漢軍的必經之路! 張平略微沉吟後說道:“張闓,張饒,何遠。” “屬下在!”張闓、張饒和何遠連忙躬身應道。 張平指著輿圖上的一點開口說道:“你們三部,明日四更造飯,五更拔營,午時之前何遠的騎兵要在此處先行紮營,張闓部最遲下午未時趕到。” 張闓等人低頭看去,隻見張平手指的地方正是牟縣的西北方的紅石山周圍的丘陵一帶。 “皇甫嵩得知我們率主力出關,必然會提兵東來迎擊,我要在此處將皇甫老賊斬落馬下。”張平慢慢的抬起頭,環視著堂中一眾將領,咧嘴一笑道。 雪白的牙齒在火焰的照耀下,閃耀著冰冷的白色光芒。 門外的山風呼嘯著灌入堂中,將大堂中的燈火吹的忽明忽暗,顯得格外的陰冷。 “我要在這裡築一座漢軍的‘京觀’,以報當年廣宗之仇!”張平冷哼一聲道。 此刻雖然正值七月,是一年中最為炎熱的時候,但是一眾將領此刻卻是有一種渾身發冷的感覺。 中平五年七月初十,張平親率張闓部和張饒部共計兩萬五千戰兵,朝著牟縣北部的紅石山而去。 而何遠也率領三千訓練初成的黃巾騎兵趕往紅石山前方的丘陵。 剛剛拔營繼續朝著牟縣行軍的皇甫嵩接到斥候的報告:“將軍,黃巾軍於今日寅時三刻左右從黃石關出發,向牟縣北部方向行軍!” 風塵仆仆的漢軍斥候手持著令旗站在皇甫嵩的馬車前麵,向著坐在馬車裡的皇甫嵩稟報著前方傳來的軍情。 馬車裡的皇甫嵩輕咳一聲,放下了手中的竹簡,從馬車上下來,讓親兵打開輿圖,看了一眼後,冷笑一聲道:“真是無知者無畏,知道我皇甫嵩率兵前來,竟然還敢出關迎戰,簡直是不知死活。” 周圍漢軍的一眾將校頓時哈哈大笑了起來,畢竟皇甫嵩被稱為朝中第一名將,其赫赫威名正是從黃巾賊身上取得的。 皇甫嵩站在輿圖的一旁,一拍牟縣北部的那處山脈,臉上露出一絲笑容,冷聲言道:“既然這些黃巾賊一心求死,那我們就要成全他們。” “請將軍下令,隻需要一天的時間,我們就可以趕過去將他們乾掉!”曹操朝皇甫嵩拱手一禮道。 “請將軍下令!”其他將領也都紛紛開口說道。 “孟德,這次你來打頭陣,你今日趕往此處後安營紮寨,一定要將大量的斥候撒出去,探明周圍黃巾軍的情況!”皇甫嵩一指地圖上的一點,對曹操開口說道。 “諾!”曹操立刻開口應道。 隨後曹操翻身上馬,帶著自己的五千部曲朝著皇甫嵩指定的地點而去。 隨後皇甫嵩又向其他部曲一一下達了命令。 皇甫嵩的將令一下,周圍的諸將頓時齊聲應諾,而後邁步離開。 隨著皇甫嵩一聲令下,早已就做好了行軍準備的漢軍頓時紛紛離開,朝著已經布置好的方位快速的離去。 隨後漢軍的速度陡然增快,而為首的是一桿繡著“曹”字的火紅軍旗率先脫離了大隊。 曹操身著一身連環甲,罩著一身血紅的戰袍,頭戴盔甲,騎著一匹戰馬馳騁在騎兵的最前方。 一揮手中的長劍,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曹操頓時怒吼一聲,身後的兩千騎兵無不歡呼相應,身後則是三千步兵,快速朝著紅石山的方向奔去。 而隨後的漢軍各部也都紛紛開始趕路,漢軍中軍位置,皇甫嵩那一輛華貴的車駕也快速的駛出,無數紅衣黑甲的漢軍甲兵環繞在車駕的周圍。 皇甫嵩的帥旗也緊緊跟在車駕後麵,隨著車駕一起快速的朝著東方而去。 一路上曹操麾下的漢軍沒有絲毫的停留,直到抵達了預定的地點才緩緩的停下,開始安營紮寨,而斥候卻是已經四散開來,朝著四方打探消息。 而張平率領的黃巾大軍,在未時四刻也到了預定的地點,這是位於紅石山東側的丘陵地帶。 張平下令開始安營紮寨,而何遠的三千騎兵早已經在前方五裡處的丘陵處紮好了營寨,並且派了傳令兵前來報信。 而此刻曹操麾下漢軍的營寨與張平的黃巾大營間隔不過三十裡,距離何遠的騎兵營寨更近一些。 如此短的距離,敵我雙方的斥候毫不例外的已經開始碰麵了。 漢軍的斥候與悍不畏死的黃巾斥候碰麵之後,立刻開始了廝殺,雙方都是死戰不退,不僅是為了在氣勢上壓倒對方,更是為了占據戰場的主動權。 畢竟一旦失去了斥候的耳目,就像是聾子瞎子一般,會被對方玩弄在鼓掌之中。 隨著雙方斥候的人數越來越多,由原本是以什為單位的斥候小隊廝殺,逐漸變為了以隊為單位的隊列沖殺。 漢軍和黃巾軍雙方的斥候猶如火星撞地球一般,一發就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