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天下之大,無人能及(1 / 1)

“天下之大,無人能及,我提議,將這座倭島劃為大明的領土,這樣我們才能出征,奪回屬於我們自己的東西,名正言順!”   “......”   而這一點,從武王的口中得知,自然不會有任何的疑問!   這可是三十億兩銀子!   這是一筆多麼巨大的財富!   真是讓人欲罷不能啊!   朝堂上的氣氛陡然一變,文武百官都是兩眼放光,想要找出一個大義凜然的借口,根本不費吹灰之力。   “咯咯咯!好的不好的,都被你說了。”朱棣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將軍們在前麵拚命廝殺,文臣們則在後麵做著後勤工作。   隻要我們齊心合力,誰也別想占到便宜,誰也別想占到便宜!   哈哈一笑,朱棣神采飛揚,神采飛揚的下令:“列一份作戰表,以我為領,領三軍!”   “朱瞻塘,武王,太子朱瞻基,執掌神機營!”   “五部,漢王朱高煦,趙王朱高燧!”   “張福,英國公,朱勇,成國公,陳茂,寧陽侯,李彬,豐城侯,柳升,安遠侯,各自統,十幾萬大軍。”   “兵部準備足夠的補給,工部準備足夠的武器!”   “這一次,我們會全力以赴,一定要拿下倭島!”   “你能答應我,半月之後,你就出發嗎?”   大殿中一片寂靜,時間雖短,卻也不是不可能。   畢竟打劫……呃,拿到自己的東西,還是早點拿回來比較好。   文武百官們沉吟片刻,在六部大臣和兩大將軍的帶領下,齊聲回答:“我等自當全力以赴,確保此戰不會有任何問題!”   “這座倭島,我們一定要拿下!”   就在大局已定,所有人都齊心協力的時候。   一位大臣上前一步,一臉為難的說道:“這個……我叫楊士奇,我有一句話想要問你。”   朱棣看了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不悅。   老楊一向很穩重的一個人,這次好像有點糊塗了?   “楊閣老,你想說什麼就直接說吧,不要繞圈子。”   “諸位似乎忘了一件事,殿下,我們沒有船隻!”楊士奇搖了搖頭,臉上露出一絲笑容。   “一年多以前,那些可以航行的船隻,都被鄭和和王景弘兩位使者,從那以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   在海上作戰,船隻才是最重要的。   這可不是在地麵上打一場仗,隻需要儲備充足的糧食和必要的補給就可以了。   因為方法的差異,所有人都還停留在過去的思路上,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   就連朱瞻塘都沒有察覺,隻是點了點頭,誇獎道:“哈先生說的不錯,否則,我們還沒有意識到,豈不是成了一個天大的笑柄?”   “哈先生?”楊士奇一怔,“我是不是叫武王,我叫楊先生?”   “對不起,我說錯話了。”   “……”既然武王都這麼說了,楊士奇也不好太過計較,隻好解釋道:“現在隻剩下幾艘小舟了,它們隻能在淺水區活動,如果繼續往前走,它們就會沉沒!”   文武百官一臉懵逼。   朱棣更是目瞪口呆!   不對,你乾嘛不早點告訴我?   那個該死的楊士奇,簡直就是個惡人!   為什麼偏偏要在這個群情振奮的時刻,給他潑一盆涼水?   “……該死!”朱棣忍不住爆了句粗口。   他猛地站起來,一腳將王座上的銅鶴踹飛。   三寶太監執掌大權,他也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強拿到這個位置。   現在他心中的怨恨無處發泄,這是上天對他的怨恨,但這怨不得他。   “鄭和的艦隊,目前在什麼地方?”   大殿中的文臣和將軍們拋開了之前的恩怨,麵麵相覷,想要得到一個答案。   兩人暫時結盟,現在是站在同一陣線上的盟友。   兩人麵麵相覷,久久無語。   他們從來沒有離開過大海,也不知道外麵會發生什麼。   當年我們勸你朱棣,你就是不聽,仗著自己是個帝王,我行我素,現在知道後悔了嗎?   本來,隻要登島,就能得到大量的物資,但現在,他們沒有船隻,隻能眼睜睜的看著!   蘑菇!   但這話他們可沒膽子說出來,畢竟有武王在啊!之前的告誡猶在耳!   身為一國之君,最重要的就是自保!   見眾位大臣都沉默了下來,朱棣也是無奈,隻能轉過身來,向朱瞻塘問道:“瞻塘,你那裡可有可以聯絡鄭和的仙家法器?”   在他看來,自己這位寶貝孫子,一向有一套詭異的方法,可以解決任何問題。   久而久之,他們就有了一個錯誤的想法,那就是有什麼事情,都要找瞻塘!   “老實說,我現在還在修煉,還不是真正的仙人!”   朱瞻塘簡直不知道該說什麼好,這位老人還真是把自己當成一隻機械貓了。什麼亂七八糟的事情,為什麼要讓我幫忙?   在這茫茫的海洋裡,我到哪裡找一個人呢?   哪怕是他的修為,哪怕是他的修為,也幫不上什麼忙!   還能禦劍?海上搜索?就算是把自己的靈力耗盡,也不一定能遇到一個!   遠程通訊?不好意思,這些都是高階的,我才剛剛入門!   更何況,就算他們煉製出了一張“千裡傳音”,也需要兩人都是修真者,將真元注入其中,才能互相交流。   除非是未來的衛星手機,但這東西本身就是一門高深而又復雜的技術,一般人根本無法理解。   反正在這個年代,是無法進行遠程通訊的!   “那我們就等著鄭和自己回來吧。”朱棣垂頭喪氣地說道。   他不願意接受這個結果,因為沒有人能預測鄭和何時歸來。   可能要六個月,也可能要好幾年。   雖說他每一次出海都會從海上弄回來些珍稀之物,運出去販賣後也能換來一筆小數目,但比起倭島上那巨量的財產來說卻又算的了什麼。   浪費時間和精力不說,還不如去偷來的方便!   他隻希望,這兩人的興趣,會隨著遊弋的疲憊,而消沉,然後離開!   “陛下,我覺得鄭和的艦隊,應該還在南洋附近。”漢王朱高煦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老爹一臉鬱悶,便站了出來,替老爹說話。   “......?”   朱棣聽到這話,恨不得沖上去給他兩個耳光!   這家夥到底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胡說八道,這一次鄭和出使南洋,又出了南洋各國,怎麼可能出使西方?   “住口!我還沒有和你算那顆金豆的帳呢,你管得著嗎?”   “呃???”朱高煦神色一愣,臉上露出了濃濃的恐懼。   完了,非但沒有得到誇獎,還被老爹知道了?   兇險!兇險!兇險!三個字,充斥在他的腦海中。   一時之間,竟不知該如何是好。   最後,朱高熾伸出一隻手,將他從人群中拽了出來,讓他和趙王兩個人一起,坐在一旁,享受著清涼。   “好吧!算了!“傳令下去,讓龍江造船公司與福州五虎門造船公司,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日夜不停地建造這艘大船!”   朱棣惋惜的嘆了口氣,卻也無可奈何。   話鋒一轉,又道:“接下來,我們來談談第二個問題。”   “傳令下去,挑選年輕貌美的女子,送入應天殿,挑選合適的女子,嫁給武王和他的孫子。”   “這件事情,是由內務府和後宮六部共同完成的,具體的過程,還請太子妃過目。”   “散朝吧!”李牧淡淡地說道。   ...   相較於前一次的波折,後一次卻沒有人有異議。   基塘兄妹身份特殊,又是皇帝的孫子,他們的婚事關係到國家的安危,關係到國家的興衰。   這麼好的機會,大臣們自然不會反對,紛紛點頭稱是。   一行人陸續離開了奉天殿。   朱瞻塘走在隊伍的末尾,看著那名端坐在寶座上的老人。   他寬慰道:“反正金山和銀山都是有腿的,就算等個一年半載,也來得及。”   “還沒來得及執行,就被打亂了節奏,這種寶藏就在眼前,卻得不到的悲傷,唉!你不懂。”朱棣垂頭喪氣的揮揮手。   “我怎麼不明白?”說白了,他就像是前世的垂釣者一樣固執。   如果抓不到大的,那就抓一些小的,抓不到的,就去抓一些蝦米,抓不著的,就在河邊找些草料,實在抓不到了,就去找幾條小溪。   無論如何,他都不能空手而歸,不然的話,他會鬱悶得睡不著覺。   “前輩,越是失望,越是能讓人欣喜若狂!”   “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