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即將回京!(1 / 1)

不,準確的說,他就像是一尊戰神一般,以一人之力,將敵人團團圍住!   不管是什麼兵器,隻要有一塊玉佩,就不會有任何損傷!   他的每一次反擊,都會讓對方死傷無數!   “不知道有一天,我也能變得這麼厲害。”朱高煦眼睛一亮,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瞻塘說了,如果我們兩個不鬧出什麼幺蛾子,三年之內,他就能帶我們走上修煉之路!”朱高燧一臉的嫉妒。   除了豆子兄弟。   另一邊的阿魯泰亦是目瞪口呆,似乎也發生過類似的事。   讓他想起了被魔鬼統治時的恐怖!   尼瑪!又是一個人單挑!   我……我特麼就是害怕這樣蠻不講理的戰鬥方式!   轉身想要逃走,但君大少爺已經在後麵緊追不舍,長刀一揮,直接將他攔腰斬斷!   “嗬嗬!痛快!”   整個戰場上,隻剩下他們的狂笑和慘叫!   很快,剩下的敵人不是全軍覆沒,就是投江自盡!   這是他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戰鬥,讓他沉迷其中。   即便是回到自己的隊伍中,他的嘴角也帶著一絲笑意。   他有些不甘心的將手中的長刀遞回朱瞻塘,有些惋惜地問道:“要不,我們繼續向北進發,多滅幾個小國試試?”   “不,我們已經解決了草原上的威脅,是時候回去了!”   “等著看基哥?”   “別等了,我們走吧,小基的事情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解決,等他解決了烏斯藏人,再解決三個女真族!”朱瞻塘沒有理會老人幽幽的目光,趕忙返回了天府。   北伐勝利。   而且是歷朝歷代從未有過的超級大勝!   除了幾名士兵因為水土不服,病逝在了草原上,撇開這幾個倒黴蛋不算,二十萬大軍,竟然毫發無損的收服了整塊草原!報紙已經賣脫銷了,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販夫走卒,都在瘋狂的慶賀!實在是這條消息太振奮人心,就像是做夢一樣!   自古以來,草原部落的威脅,日直屬於是臣原皇朝的心腹天愚!漢之匈奴,唐之突厥,宋之遼金!   遊牧民族不僅消滅不掉,反而還發展得越加強悍,演變成了蒙元統治中原百年的黑暗局麵!每個朝代最渴望就是,徹底掃除草原勢力,卻始終無法做到。但,這般困難滔天的事情,現在被我大明解決了!   聽說皇帝陛下和武王殿下,甚至為其更名為蒙州,要建造城池,設立三司,直接納入大明的管建範圍!   朝廷內,也是一片喜氣洋洋!   開疆擴土固然開心,可更令眾人興奮的是,皇帝出征前曾經說過,此戰之後,退位讓與太子!   相比起喜怒無常、脾氣古怪的永樂皇帝,諸位大臣顯然更喜歡沉著穩重、寬厚仁慈的太子朱高熾!   群臣們心裡麵熱淚盈眶,以後再也不必天天擔驚受怕的了!   “太子殿下,匿臣已為殿下以定出年號、”禮部嗇書巨廈出列稟罟道。   “啥?你年號都給我想好啦?“朱高熾一臉發懵。   雖然他也對老爺子的承諾,打完仗就退位的事挺期待的。   但你們不能表現得這麼急躁啊!要含蓄一點懂不懂?   畢竟承諾這種東西,在沒有落實到具體之前,就隻是一句隨口空話而已!   知父莫若子,老爺子那性格他太清楚不過了,做事經常不靠譜,田爾反爾的重王得還嫌少了麼?   “有興福、宣文、洪熙三個年號供殿下選擇。”呂震沒注意到他的臉色。   繼續詳細解說道:“興福的含義是國家興旺,皇帝賜福,宣文則是宣揚國威,文治河山,洪熙代表著太祖庇佑,天下豐熙!“   “……呂大人,這個問題以後再談,你們還有什麼事嗎?“朱高熾感到心累,並未多作責罵。   怎麼說別人也是一番好意,是在替他考慮。   若他不管不顧的厲聲訓斥,臣不是康了人心?   “臣有事奏告,昨日兵部接到陛下傳來的信報,言太孫率領十萬精兵前去攻打兀良哈,是否有失妥當?”兵部尚書方賓出列說道。   “咦?陛下不是準備班師回朝了嗎?為何又分兵去招惹兀良哈?“   “兀良哈不是朵顏三衛麼?“   “兀良哈在洪武年間便投靠了我大明,名義上屬於寧王朱權管轄,當初陛下還是找對方借了三千騎兵,才有了算...繼位的基本兵力。“   “老臣倒是覺得把兀良哈一並解決了也好,這些年來,兀良哈部落時常與韃靼保持聯係我木明的政令越發的陰奉陽違。”“說得對,似這種搖擺不定的蠻子,還是清除了為妙,否則萬一哪天我大明國力稍降,他們大概率要趁機鬧事!““問題是太孫獨自帶兵?臣沒記錯的話,他好像是首次參與戰爭,哪來的帶兵經驗?“   “……“   聽到朱瞻基去剿滅兀良哈的消息,眾臣各持不同的意見,互相爭論了起來。   “諸位,你們給我說沒用啊!那是父皇拍板做的決定,我無法乾涉。”朱高熾兩手一攤,很無盔的回應道。老爺子給朝廷傳回一封信報,可不是讓大家提建議的。隻不過是例行公事,通知各位一聲罷了!至於派朱瞻基領兵.   哎!別說有些大臣覺得不靠譜,連他這當父親的都覺得不靠譜!   那娃貪玩任性,威為修真者之後性格又委得玻逆無氏。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安全方麵他並不擔憂,但不知道為何,心中總有一種會搞出什麼幺蛾子的感覺?   或許是想多了!   反正這些事,身為太子的他也沒辦法去管!   “臣還有一事,陛下的信裡同時提到,武王獨自飛往察合臺汗國,摧毀別人的王宮,卻搶回了元庭遺失的傳國玉璽,敢問太子殿下怎麼看待?“兵部尚書方賓接著又提及另一件事。   “……這是好事啊!”“對!失散多年的傳國玉璽找回,應該普天同慶才是!“   “我劉某人無法茍同,雖然拿到了玉璽,但卻因此得罪了察合臺汗國,恐怕會引發兩國交戰!”   ”劉大人多慮了,他們沒那個膽子,武王殿下的手段回想至今,讓我都感到後怕不已,區區見識淺薄的番外蠻夷,估計要被嚇得尿褲子了吧!“   與剛才對待朱瞻基的態度不同。   朝廷上除了刑部尚書劉觀,其他大臣們哪怕在背後,也不敢說一句朱瞻塘的壞話,以免遭到報復!   武王為人霸道,氣量狹小,偏偏實力超凡。   絕對不能惹!這是群臣內心公認的想法!   “我……我能怎麼看待?尋到了傳國玉璽,一切代價都算值得的!“朱高熾捂著額頭,顯得有些疲累。   劉觀這家夥,看來對之前暗塘的行丙有忍氣呀!   還有那兵部尚書方賓,莫名其妙問出這麼一句,搞不懂又是在發什麼瘋?   六部中,工部是堅定的武王黨,戶部的夏原吉是老好人,吏部蹇義是保皇黨,禮部呂震看似憨厚,實則小心思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