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探查(1 / 1)

一日,諸葛亮登高,望著蜀軍的軍勢也是相當滿意,這時陪著他一同前來的趙雲道:“伯約和雪漪在你帳下表現的如何呀?”   薑維和陸雪漪由於帶的都是騎兵,故而在編製上都屬於趙雲帶的騎兵部隊,而實際上二人卻是被諸葛亮調用到了他自己的帳下。   諸葛亮聽到趙雲這麼說也,是難得的開玩笑道:“你是不滿我調用了你的兩員大將啊。”   趙雲卻也是哈哈一笑,不置可否。   他和諸葛亮一同隨劉備創業,建立了蜀國,如今劉關張均已不在,當年的老兄弟們也沒剩下幾個。   故而兩人私底下的關係非常好,一向嚴肅的諸葛亮也會在私底下和他開開玩笑了。   諸葛亮轉頭,再次望著遠處的蜀軍,嘴角卻是微微上揚。   “伯約,我就不多說了,我自出茅廬以來,遍求賢者,欲傳授平生之學,恨未得其人,如今遇到伯約,吾願足矣。   雪漪自從到了我這以後,除了會多看多問外,其他倒也沒做出什麼出格之事,規規矩矩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訓練本部兵馬也十分認真。   每次我問計於她時,總能出乎我的意料,給我滿意的答復。   我交給她的軍中事務也完成的井井有條,我觀她的聰明才智不在伯約之下,隻是經驗稍缺而已。”   趙雲也是點了點頭,能得到諸葛亮的誇贊也是不易。   “經驗這東西,多加鍛煉就有了。”   “是啊。”   諸葛亮點頭贊同道:“假以時日,無論是伯約還是雪漪都是我軍獨當一麵的大將。”   二人正聊之間,卻見馬謖小跑過來。   “丞相,丞相,緊急軍情。”   諸葛亮見馬謖是跑著過來的,也大致猜到了對方的目的。   “可是查探出了魏軍動向了?”   馬謖點了點頭道:“曹睿拜曹真為大都督,張郃、郭淮為副都督,王朗為軍師,曹遵、朱贊為先鋒,起兩京二十萬大軍,如今已經過了長安。”   諸葛亮聽後也是麵色凝重起來,之前打敗了夏侯楙的二十萬大軍,如今又來了曹真的二十萬,魏國的底蘊果然深厚。   趙雲道:“曹真此來定會收攏夏侯楙的敗兵,兩下加起來恐怕不會少於三十萬。”   馬謖也道:“而且如果戰事拖下去,關東的援軍也會源源不斷的抵達,我軍又存在糧草問題,恐怕拖不起啊。”   諸葛亮點了點頭。   “你二人說得對,走,我們回軍營。”   陸雪漪獨自一人坐在草堆上,閱讀著一本由諸葛亮贈予的一本兵書。   “不乾活居然在這裡偷懶。”   薑維這時抱著一大批文件路過,看著陸雪漪這麼悠閑不由得調侃道。   “我在這裡看書就是丞相給我的任務。”   說著陸雪漪也是揚了揚手中的兵書。   “那丞相可是偏心了啊,給了你這麼好的任務。”   薑維話音未落,卻聽到軍中鼓起。   擂鼓聚將議事。   “聚將了,我們快走。”   薑維招呼了一聲,連忙把手中的文件交給隨從,往諸葛亮的軍帳而去。   陸雪漪也是將她的兵書交給那名隨從,囑托他放到她的帳內。   隨從自是點頭答應,隻是當他低頭看向陸雪漪的兵書時,臉上的神色卻是不自覺得變了變。   這本書竟是早已失傳的《項王兵法》,兵家“兵形勢”一脈的代表作,而其作者不是別人,正是大名鼎鼎的西楚霸王,項羽。   陸雪漪與薑維到達諸葛亮中軍帳之後沒多久,魏延、高翔等其餘將領也陸續趕到。   諸葛亮等人齊後,將魏軍情報告知給眾人,但是更加具體的卻沒有了。   “如今曹真率大軍過來,我軍急需知道魏軍更加詳細的情報。”   諸葛亮說著環顧帳中諸將道:“不知哪位將軍願意帶兵前往前哨探查。”   帶兵去前哨探查乃是偵察任務,兵必然不多,而曹真至少有二十萬大軍,此行的危險係數自然不小。   過了一會後,軍帳中卻是無人答應,有這個膽識的諸如趙雲、魏延、關興、張苞等都是位高權重,明顯不適合,但職位低的卻也沒這個膽量。   諸葛亮見無人答應,臉色也快要沉下來,剛想點將時,陸雪漪突然站出來請令道:“末將願往。”   此時此刻在這落地可聞的軍帳中,這一聲清脆女聲顯得格外的突兀,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她。   陸雪漪也是微微低下頭,但卻依舊雙手抱拳,沒有絲毫退縮的意思。   “好。”   諸葛亮隨後又環顧了一下眾將道:“想不到我軍三十萬男兒,臨了卻需要女將出來頂在前麵,真是巾幗不讓須眉。”   眾將聽後也是羞愧的低下了頭。   隨後諸葛亮下令陸雪漪率領兩名騎將三百餘突騎前往渭河之西探查。   趙雲、薑維等與陸雪漪關係不錯的人將她送出了蜀軍大營。   “路上一切小心,千萬不可魯莽,該撤就撤。”   “我知道。”   陸雪漪答應了一聲,率軍而去。   望著遠去的陸雪漪,薑維的臉色不由的濃重了起來,他心中莫名的升起一股不妙感。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怎麼了?”   趙雲看到薑維擔憂的樣子,不由的問道。   薑維搖了搖頭沒有說話,他心中那不祥預感沒辦法告訴別人。   這時一名士兵跑過來對趙雲道:“將軍,丞相叫你。”   “丞相叫我?”   他剛剛從諸葛亮那出來,不明白為什麼還要叫他回去。   渭河是黃河的最大支流,南有秦嶺橫亙,北有六盤山屏障,西為黃土丘陵溝壑,東為關中平原,千百年來養育著關中人民,使關中成為國家大統一的奠基地。   而在渭河的眾多支流中有一條不知名的小支流,這一天卻是出現了一彪人馬,旗幟上鮮明的寫了一個“陸”字,這正是陸雪漪率領的三百哨兵。   “羅延,這一帶巡視好我們就去別的地方吧。”   陸雪漪看著手中的地圖對一旁的將領道:“找了一段時間,還是沒有找到魏軍的蹤跡。”   羅延拿出水囊喝了一口水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本來就看運氣,運氣好,一下子就能找到魏軍的蹤跡,還不用和魏軍見麵。   運氣不好,沒找到魏軍蹤跡就碰到了魏軍主力。”   陸雪漪點了點頭。   “也是,這種事確實強求不得,我們再找一段時間,如果還找不到就再深入一點,終歸要帶點什麼回去。”   兩人正聊天休息時,卻突然感到地麵一陣震動。   地震了?不,不對,是有大部騎兵靠近,這個時候蜀軍騎兵不可能在這裡,那就隻能是......   魏軍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