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四月末,這件事才算是完完全全的處理好,魏濤和劉大龍也成為了興隆鄉村民眼中的‘當家人’。
‘天然居’刨除在外,采摘園也刨除在外。
剩下的養殖基地,蔬菜大棚,開春後用來種菜的土地,這些規整為一個公司名下的產業,其中家禽類養殖,從公司內分出來,跟諸多農戶家養的部分,再單獨成立一個家禽養殖場。
前者,魏濤和劉大龍各占30%股份,鄉裡‘投資’占10%股份,剩下的30%,按比例分放到各個村,至於村民如何占比,村裡研究完以後登記造冊,公司內部歸檔。
後者,魏濤占10%,劉大龍占50%,其它比例不變,剛開始村民們還好奇是怎麼回事,為什麼要單獨分開,這一看才明白,原來是兩位老板的投資比例不一樣了。
已經參加了幾次洽談會,與興隆鄉緊鄰的東順鄉,看到兩位老板的租地行為,已經蔓延到了站在自己土地上肉眼可見的區域,這小一年,興隆鄉吃的飽,大會小會上都受表揚,不就是傳統產業之外,又多了這麼一個招商項目嗎?
我們也來做。
操作了幾個月,效果一般,他們又將視線盯在了劉大龍的身上,‘天然居’找人介紹一下,去吃幾回飯,劉大龍對各位領導是態度很好,對於一些想要招商引資的意向,也都表現的很感興趣。
鎖定興隆鄉,必定會受製於興隆鄉,兩個地方,那可回旋的餘地有了,可操作的空間也隨之大了很多。
魏濤在這件事上,也表現的很積極,相比較於朱峰、喬新華這種時代印記下的不得不為,能夠搭上官方渠道,那才是未來做生意的首選。再忙,類似的事情他都表現的積極。
投不投資的先不說,魏濤和劉大龍以公司的名義,先給東順鄉的小學捐獻了三百套的課桌椅。
個人社會形象的樹立,非是一朝一夕,臨時抱佛腳幾乎沒有什麼作用,需要常年日積月累。
拍個照片,拿個錦旗,得個獎狀,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魏濤在旁人眼中顯得‘很虛榮’的照單全收,而對於任何一個接觸到的官方人員,哪怕是很基層的,他也都表現出對人家十足的尊重,認真結識每一個人,在有可能的條件下,認真去結交。
在當前這個時代,你如果主動一些,對方十有八九不會抗拒,而一些私下裡的吃請之後,魏濤會選擇對口的事情,請人幫忙,事情肯定不會很大,為表感謝,再多聯係,私下裡送禮,將彼此的關係更拉近一些。
閻王好過,小鬼難纏,你做實體生意,避免不了會在日常生意往來之時,遇到一些溝溝坎坎,找對人用對人,可以很簡單的處理,而這些人脈,魏濤要比劉大龍看重得多,後者,更看重頭頭腦腦。
從二月末到四月末,可能也就公司的財務能知道六七分,畢竟魏濤的錢不是從一處來。
除了日常花銷,除了日常投資,兩個月的時間,魏濤將承包鬆江劇場的錢,賺了回來。
一樓大賣場和飛躍雙雄並舉,成為手機市場在整個鬆江的品牌賣場,沒吃到小靈通的紅利,摻和不進運營商貼牌機的大蛋糕,那我就安安穩穩做正常手機,一臺手機的利潤降到了一二百塊,但在‘量’上,真如魏濤所謂進入到了一個瘋狂銷售的時節,加上配套收益,拿著財務報表,他自己都嚇一跳。
二樓組裝機流水線生意火爆,壟斷整個二樓,朱峰和喬新華的作用突顯出來,幾個商家看到這塊利潤不錯,卻也不敢輕易去拂魏濤的虎須,隻敢偷偷摸摸的弄點小動作。
三樓電影院到不怎麼盈利,熱鬧是很熱鬧,人氣聚攏起來了,因為配套商品和VIP觀影廳,魏濤都沒想到,竟然能讓看電影成為一個小資行為。
五樓網吧是大賺特賺,幾乎是天天爆滿的狀態,光是網管,莊哲白班晚班又分別雇了五個。
六樓隻有零星幾個鋪位空著,剩下都全部招租成功,正如魏濤所言,看似賺不多少錢,實則這幫女孩是有一定消費能力的,一旦處對象了,電影院這邊可能不是第一站,必定是其中一站消費場所。
魏濤查看銀行卡裡,看到裡麵有二百萬的存款時,有那麼短暫十幾秒鐘的恍惚,這錢,可不是之前掏盡所有的孤注一擲。
正常到貨源地進貨的本錢,德信通訊給手機廠家打款的日常流動資金,德信配件給配件廠打款的資金,都已經根據日常的經營狀況,有了一個相對準確的輪廓,財務方麵在各個賬戶都預留出來,魏濤銀行卡這二百萬,是他可以隨時隨地都花了不影響整個生意運營的真實收益。如果張建和祝喜春帶隊去南方進貨,有三十萬左右的本錢即可,跟馬建平等貨車司機合作多次,對方也都知道兩位老板不差錢,也沒有再去提前付定金的習慣,到了地方,一次結清,真若是偶爾貨物多了,這邊臨時打款也沒問題。
臨近五一,德信通訊開始做活動,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魏濤沒有具體參與,而是看了看楊姍姍等人遞上來的活動策劃方案,將活動福利的回饋提升了一些之後,讓他們去進行操作。
多留一百萬的進貨款,大麵積的囤積各品牌手機,以備五一期間進行銷售。
他則帶著雷平和袁海龍這位技術宅,前往燕京,走之前,讓祝喜春壓著袁海龍,剃頭刮胡子,從內到外收拾了一下,不求你多麼精神,至少別一副邋裡邋遢的樣子。
“雷總,這一次的事,我不參與,你來談,你來定,資金方麵我會提供一些,但更多的,你跟咱們劇場的商家去談,讓他們提供一些資金,共同拿下新的價格,亦或是,你去談一個品牌代理……”
魏濤說的很籠統,隻是一個方向,這是他的重生知識盲區,盡管這段時間也在學,對於實際操作,他還是希望具體的事具體人來做,他在後麵以‘查漏補缺’的態度看著,讓手下的人以為老板是在歷練員工,實際上,他也需要讓別人去趟路,他在後麵學習,一旦某個點觸動了他埋藏在重生記憶裡的熟悉點,他可以做一些提前量。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