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來吧,展示,接踵而至(2 / 2)

《紅海行動》的‘大觀園旅行’還沒有結束,來自《山行》的新一輪‘大觀園旅行’在暑期末端,炎熱的八月中下旬,正式‘開門售票’,迎接所有的客人參觀。

在劉天王的邀請下,在龍五的邀請下,魏濤在主創人員完成了香江的宣傳之後,在香江舉行了小型的首映禮,沒有廣發英雄帖,也沒有布置紅毯,隻是讓主創人員走進電影院,去在這裡麵對來自觀眾、媒體、影評人和同行的成績檢驗。

曾經的東方好萊塢,早已走向了衰敗,演員導演以及創作團隊,都在內地的龐大市場去繼續自己的電影事業,本土的影片,除了傳統題材,再無開拓新市場的資本,隻能是希冀每一年都一到兩部的影片,還能保留香江電影的原汁原味,然後得到相應的好評和好票房,呃,或許,隻要有好票房,也可以接受。

原版是泡菜國的作品,拍攝上映時間線的提前,使得其中很多的設定,在目前都是原創獨創領先於世界同類型影片。

原版本裡麵故事情節的一些硬傷,也在盡量彌補,除此之外,更好的團隊,更好的演員,更優質的拍攝,更佳的後期特效,都使得有著參照對比的魏濤看過之後,都不禁豎起大拇指。

【我看過,卻依舊在整部影片過程中,全程情緒隨著電影變換,始終處於緊繃緊張的狀態去被電影帶動。】

影片原本對於人之本質的考量,對於愛情親情的演繹,沒有繁冗的篇幅,在情節推動之中沒有一點拖遝,以非常少且完全契合劇情推進的篇幅,完全演繹,當初看的時候,魏濤就不得不佩服這樣的設定,不想承認也必須承認,那幾年泡菜國的電影,在整體水準上是逐年升高,每年都會出現能夠讓人深思的作品,別人不知道,好幾部至少在魏濤這裡,是值得刨除一些其它因素去單純欣賞稱贊的。

《山行》在亞洲範圍內多個國家同步上映,尤其是東南亞,更是非常受追捧。

劉天王和祝喜春,都有相應的知名度,前者是多年積累,後者則是一部《惡人傳》讓大家認識了他,影片在多個國家大賣,也為他贏得了相應的知名度。

多數人看電影,‘識臉’是一個先入為主的興趣點,如果全都是不認識的人,需要天花亂墜的宣傳和引人入勝的預告片,才有可能吸引人在電影剛上映就走進電影院。

為什麼電影要產出明星,為什麼會有明星,癥結有一部分是在這裡,當年一部《天若有情》,讓劉天王在泡菜國直接一躍成為超級偶像明星,多年後依舊如此,長時間的重復在影院上映,多少人不止一次的走進電影院,這也使得之後的劉天王作品,在泡菜國先天有著明星效應,看到是他主演,會相當程度吸引一部分的觀眾不需要考慮其它因素的走進電影院去觀看。

香江就不必說了,劉天王一人的知名度就可以了,加上預告片裡麵特效的炸裂,‘喪失’題材自帶的話題熱度,多少人都覺得國內拍不了這樣的片子,到時候肯定是要撲街,裡麵的‘喪失’命題要麼是偽的,要麼在視覺效果上一定塌房。

預告片拉回了一些期待值,卻依舊難以讓多數觀眾有信心,宣傳又少,給人一種感覺要不行了所以宣傳不行,演員都不出來,光靠各路途徑的鋪設宣傳,這不是明晃晃要割韭菜的行為嗎?收割一波首映的票房,之後口碑如何不管了。

主創所在的電影院,自然不愁觀眾,光是劉天王的粉絲,足以填滿十個放映廳,還有那麼多的影評人、媒體和同行呢,各路朋友過來捧場,劉天王朋友不多,可龍五身份帶來的圈內朋友很多,他力捧,使得很多業內人士也過來捧場。

在上映問題上,這個題材有很多麻煩,如若不是背景放在國外,完全沒可能上映。為了保留應該有的畫麵感,迫使預告片收斂很多,且在預告片的後麵,以及所有鋪設的電影院,都提示且售票拒絕十八歲以下觀看。

都清楚,即便你提醒太多,一旦真有那些混進去的,看了以後害怕的,出來還是會抨擊電影,道理這種東西可以講,碰到無賴沒辦法,他們以本位思維模式來判定行為模式。

你憑什麼不讓我看,我就看。

嚇到我了,你這影片太恐怖,不應該播放,應該禁止播放。

為此魏濤其實也想好了,真的被禁止播放了,那也就認了,隻收外麵的票房。

這部片子內核的親情愛情友情,那股宣揚真正暖的感覺,非常非常有能量,在絕望之後的希望,立意非常好,避免了直接教育模式的講述故事,是在足夠精彩緊張刺激的影片之中,以非常濃烈的方式傳遞給每一個觀眾,堅持看完的人,會覺得這是一部披著末世‘喪失’題材的正能量作品。

也因為如此,才會通過審核予以上映。

演員們在現場交流,魏濤則是後進場,坐在第二排的邊緣,真正在大熒幕觀看這部影片。

劉天王飾演劇中男一,他演技爆發時,是能夠駕馭的,拍攝這部片子,他在鬆江跟魏濤聊天時說過,自己都難以置信,被引發演技爆發的契機,竟然是飾演女兒的小子風給帶動的,剛剛十歲冒頭,表演可圈可點,情緒爆發戲份時,真的能夠爆發出能量來。

一個職場精英,自私自利。

一個職業摔跤手。

一個校園棒球隊的棒球手。

一個主角光環戰士,一個坦,一個刺客,陌生人之間的組合,形成了劇中最強戰力,這裡出現的每一個人物,都有著鮮明的特點,都能讓人看過影片後牢記於心。

大寶貝飾演的女高中生,出場就是花瓶的增光添彩,這個角色的戲份,一點點來,不猛,卻很生動。

老徐飾演的孕婦,可圈可點。

兩位老太太,不催淚,卻讓每一個觀眾都覺得無比過癮,對,就該這個樣子,這才是真‘老太太’,一下子將影視劇中老娘角色對於整部影片的推動價值,做了完全的改變。

黃博飾演的流浪漢,沒有支線劇情,隻有相應戲份,卻賺足了很多觀眾的眼淚,這樣一個身份的人,卻真正爆發出了人性的光輝,真善美的傳遞,沒有以大篇幅去設定角色推進角色,隻是順應劇情,更無需多做介紹。

這流浪漢,單純的善良不可以嗎?在感受到了別人對他的幫助之後,感知到了女主角和男一女兒的純善之後,也予以回應,有問題嗎?需要單獨拿篇幅拖遝的去介紹嗎?不介紹會損失這個角色和整個劇情的閃光點嗎?

鄧超飾演的火車司機,是英雄嗎?不是,他隻是一個平凡人,戲份很少,也沒有炸裂的設定,可看過這部影片之後,會覺得這隻是一個無用的工具人嗎?

從火車第一次停下來,到更換車頭,到救反派被坑害,他是普通人,一個擁有著普通人正常思維邏輯下的好人,沒有給這個角色做出完全無腦風險的偉光正,單純的,換成你,你會怎麼做?

劇中大反派,是整部戲最大的亮點,原版本是一個一眼壞的形象,而在這裡,魏濤在劇本初始階段,找來那麼多的編劇做劇本的時候,就讓他們給這個角色,注入了新的模版,上來就耀武揚威一副壞人麵孔的設定被推翻,包括最開始堵住火車之間的車門,他也不是直來直往的展現自私自利,而是暗中煽動別人。跟火車司機之間,也是單獨亮出身份後的小範圍醜惡嘴臉。

大蜜蜜來飾演,反差很大,她能不能演好,對這部戲的影響非常大,魏濤讓導演單獨拍她的戲,找演員搭戲,演不出來,那對不起,換人,床上跟我撒嬌也沒用,想要走進大熒幕,想要擺脫偶像女藝人的頭銜,不來一個大顛覆且成功的角色,對不起你的野心。

………………

魏濤坐在電影院內,能夠感受得到觀眾們的反應。

在視覺聽覺和感官層麵,做到了,‘喪失’水準一點不弱目前熱播的美劇《行失走右》,戰鬥力更是完爆,效果拉滿,抹掉了一部分讓人惡心的特效化妝,注重沒有了靈智的變化。

第一次停車後的畫麵,那是山崩地裂的‘喪失’集群出現,畫麵感超燃,現場觀眾也給出了低聲驚呼的下意識集體反饋。

前麵是特效,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後半程的催淚,賺足每一個觀眾的眼淚。

祝喜春飾演的摔跤手,原版本也是最討喜的一個角色,影片播出之後,演員爆火。

現在先有了《惡人傳》,再有此刻的摔跤手,祝喜春的路人緣在全亞洲範圍內,在這一夜,又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真漢子,純爺們,地球最後一個好男人。

嫁人就嫁這樣的男人。

這個角色的死亡,加上老奶奶的報仇,徹底點燃了全劇的不斷隕落催淚。

別的戲,主要演員一個個死亡,那是絕對自討苦吃的劇本設定行為,末世題材,就給了觀眾心裡接受程度的拓展,希望喜歡的角色都活著,又能夠在催淚效果淚下之後,接受對方死亡的結果。

摔跤手,亡。

流浪漢,亡。

女高中生,亡。

棒球手,亡。

男一,亡。

反派,亡。

一首兒歌,作為最終的BGM,從隧道開始響起,直到影片字幕出現,轉換成為片尾曲,由小子風演唱,到後期,才搭配一些童聲的合唱,兩個聲音,三個聲音,一群人的聲音,也預示著最終活下來的兩個人,重新回到了至少暫時和平的世界裡,遇到了更多的人,不再是孤單單的兩個人,不再是害怕後麵突然出現‘喪失’的無依無靠。

從劇本故事,到劇情節奏,到特效畫麵,到配樂,再到人物設定,演員表演……

在各地的電影院內,觀看這部電影的業內人士,再一次感受到了‘新’的成功,成功的‘新’。

總是被詬病沒有創新的老生常談,解釋、不認可觀眾類似的說法,卻依舊老套路的拍,有些人還暗諷沒有好的觀眾我們創新也是死,我拍的東西沒有相應層次的觀眾去看,怎麼拍?

眼前的‘新’嗎?

新舊不是解讀的方向,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看過了的觀眾,哪怕是不喜歡恐怖片,不喜歡類似題材的觀眾,看過這部電影,尤其是那些之前還覺得很不高興陪著男朋友來看這樣電影的女觀眾,妝哭花了是標配,劇中主要角色中的男人,全員YYDS。

大蜜蜜,成了唯一一個被罵的人,且是被瘋狂的罵。

她做好了心理準備。

被罵的越慘,證明她演的越好,對比如何擺脫這樣一個反派標簽,她更怕自己在電影圈沒有代表作,沒有進入這個圈子在一些足夠級別項目裡成為女一女二的敲門磚。

《紅海行動》的‘大觀園’還是雲山霧繞,靠著噱頭和未來吸引著大量的業內‘劉姥姥’。

《山行》是全麵開放景區,來吧,各位姥姥們,陸續進場吧。

(本章完)